查看原文
其他

崔元章:我的私塾生活

文化治要 2020-09-19

          按:崔元章老先生,1923年生,现在受聘担任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老师。他小时候断续读过七年私塾,背会了七本书。现在仍能背得滚瓜烂熟。小时侯的圣人之教,伴随他度过了当右派挨批斗的苦难岁月。



过去他在小学教书,从不敢说自己读过孔子的书,更不敢背出来。即使这样,仍然迫害不断。退休后赶上了"改革开放",他四处觅友,寻求同道,希望儒学复兴。

十几年过去了,“儒家”就像“珍稀生物”一样,真是难觅呀难觅。后来,我们发现了他,把他当作“国宝”敬重。他为我们背诵《大学》 《中庸》《论语》,我们听了,有的说是“中原古韵”,有的说是“河洛之声”。我们到他家里去,四壁空空,冬无取暖炉子,夏无电扇,但他和老伴却生活得很充实,平静而安适。我们问他夏天热了怎么办?他说“到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冬天冷了“去外边放风筝”。他在家里,或书法习字,或装裱字画,或关起门来朗声诵读《四书》《五经》。他住在四楼,从街上买回一袋面,用自行车驮到楼下,然后把大袋分成小袋,搬到楼上去。

“买小袋呗?”

“大袋便宜。”他说,“前几年还能一气扛上去,现在得上一层歇一歇了。”他又说。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儒家精神的顽强生命力和浩气正气。

崔元章:我的私塾生活

我从八至十四岁,断断续续上过七年私塾。

在私塾里,绝大部分时间是读书。凡读书必须背诵。每天上午,走进学屋,即向老师背诵前一天所读的书。之后,老师另教新的内容。其法是:师生同用手指着字,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其量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重复教四遍,学生就到自己的座位上读。读至会背,去向老师背,老师再教新的。背多少遍,因人而异。读到大约十一点左右,老师示意停止,开始写字,直到中午放学。

下午,仍是写字,老师看作业交得差不多了,示意读书。进行仍如上午,直到放晚学,学生吃过晚饭,复读一天所读的书。

第二天鸡叫头遍或二遍即起床读书,直到熟背。每天如此,除大小便外,不出学屋,也没有休息。在一个屋里,有十几个学生,或二十几个不等。老远就能听到书声琅琅,因为个人都在听自己的声音,用心记忆,彼此之间,没有妨碍。每一本书读到一半时,老师让返回复习。一次背初读时三天的量,每天共复习多少,也是依各人的能力,复习完,再复习第二遍,每次背初读时九天的量,复习完,再一次背完半本,读完下半本,仍如前复习。待背完下半本,要全本合在一起背。这次复习,一般要四天。这次背,老师要提,提到哪,都必须接着背下去。如提某章节的第一句,比较易接。如果提某节的中间一句,甚至末尾一句,则不好接,但都必须能接,才算背完这本书,接着再读新的一本。

读完几本书以后,为了不遗忘,老师要学生既读新书,有要带着复习已读过的书。有的带一本,有的带三本或更多。不仅带经书,有的还带古文唐诗等,以扩大知识范围。初上学的时候,觉得比自己大的学生,大学长、二学长、老师,读书背书都特别好听,并且轻松自在,那情景是怎么得来的呢?没见人问过也没听老师讲过。但当读完几本书后,自己就慢慢也成了那样子。速度快慢随己,声音高低随己,抑扬顿挫随己。所以常有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田野看庄稼的时候,就情不自禁放声背起书来。在私塾里,一直读呀背呀,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我们也不厌烦,并且越读越喜欢读,越读越聪明。本来有些躁气的人,读了几年书,竟能不自觉地沉静了。常听老人们议论学生说:“你看某某,满脸书色。”这可能是《孟子》尽心篇说的:“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脺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还有点象《易经》坤卦六五的文言说的:“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我记事的时候,我们家最多的时候是二十二口人,就是我们几个叔,婶子,堂兄弟等算一块二十二口人,种三家地主的地,我们一分开家以后,我们又搬到一个小村庄,现在叫后刘村,搬到后刘村是我曾祖这一支后裔,我曾祖和我二曾祖两大家搬到这个地方。二十二口人,种三家地主的地,那些地主都不大,有四五十亩地,都是小地主。因为我们种地种的也好,为人也正直,他们都认为自己高尚,把务农看成是很高尚的事情,把上学看成是偷懒。你要是好上学,老人就说那个孩子都不会做活等批评话语,所以都不愿叫孩子上学。因为他把上学看成是偷懒,所以我们这些小弟兄都迟迟不能上学,到我们家弟兄,我和我哥哥两个,到七八岁也不让上学,虽然家里不让上学,我外祖父、表舅都有文化,只有俺家没有文化,所以外祖父家喜欢上学。他们认为上学有用。外祖父给我爷爷说让我上学,我爷爷都不愿意。后来,我姥爷先让我哥到他家去上学,他说你不愿意让孩子在你那里上学,就让他去我家上吧。去他家上学,管吃管穿,还管上学用的东西。只剩下我不能上学,姥爷就想着让我也能上学,让我上学怎么上呢,就是说通我爷爷,让我爷爷同意我上学,同意我上学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上学的费用由我姥爷拿出来,比如买书、买笔买纸,就得我姥爷拿钱。因为我姥爷家里都是读书人,我记得我小的时候,除了读《三字经》以外,剩下的就是这本书读完了,正复习背包本书呢,就到姥爷家去了,需要什么书随便拿,所以我小时候上学的书就是在我姥爷家拿的,没有买过书。直到后来我们讲书的时候,到我姥爷家找书,没有找到《论语引端》。

再说这个私塾,是正月十八开学,上到豌豆开花,停学看庄稼。我那个时候是八九岁上学,我们那个时候庄稼种豌豆,种大麦。大麦地里套种绿豌豆,小麦地里套种白豌豆。据农民说,麦地里套种豌豆是“旷打”,什么是“旷打”呢?就是麦子不减收,豌豆是多收成的,并且豌豆可以吃豌豆角,过去农民不是穷吗,村里往往粮食接不上,豌豆角早长出来了,可以摘豌豆角吃。大麦子熟了,可以摘大麦穗子,在手里揉一揉,在锅里蒸一蒸,在磨上加工一下,叫吃年传,这就是种庄稼的情况。豌豆一开花,小孩都很喜欢,很好看。小孩摘个豌豆花,也好吃,也好看。不但怕小孩摘豌豆花,也怕把庄稼踩坏了。到地里不小心把庄稼踩倒了,不但庄稼长不熟,收成的时候还不好割。所以说就需要看着,每年豌豆开花时就开始看庄稼了。看到什么时候呢?看到开始收割的时候就不看了。割了麦子干什么呢?割了买就是打麦,打麦时候小孩就看麦场。为什么要看麦场呢?农村都喂鸡子,都是散养,也不圈起来。像鸡子、羊都喂养,羊还用绳子拴起来,可是小羊羔不栓啊,也是到处跑。打麦子时候,上午把麦子摊开,然后在太阳下晒到中午,就用石滚碾,小孩专门在旁边看场,看鸡子、猪、小羊羔等不让它们进场里。到麦秆垛起来了,麦秆就秋天冬天喂牲口。等麦秆垛好了,就又开始上学了,上到黄豆长出豆角,就又该看黄豆了。等到割了黄豆,等下霜时收了红薯,把麦子再种上,我记得是八月十六种麦,大概得有十来天,然后再去上学。上到冬至就又不上学了,上到冬至就要“解馆”了,我们那时候私塾叫“解馆”,现在叫放假。所以放假就叫解馆了,开学就叫开馆了,那个时候私塾叫馆,一年上学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每年上学不到半年时间,就这样断断续续上学上了七年多。我学了《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书经》。《书经》没有读完,四本《书经》读了三本。讲的书,四书是讲完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我们那个时候《论语》分《上论语》与《下论语》,《论语》二十篇,《上论语》十篇,《下论语》十篇。《孟子》分《上孟子》、《下孟子》和,《告子》。按现在来说,《论语》不分上论语与下论语。《孟子》就只有这一整篇,没有分开;也有分为《上孟子》、《中孟子》、《告子》。《孟子》有七篇,《论语》有二十篇,那时候讲书四书讲完了,《诗经》记得只讲了两本,《书经》只讲了卷一,到这里上私塾的内容就完了。

后来,就不上私塾了,一年多是上的洋学,在上私塾的最后半年请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有点特别,他不但精通五经四书,连新的学术他也会一点。他会什么呢?会数学,那个时候叫算术,实际上就是算账的,把数学和珠算联系到一起了。那时私塾里学打算盘,比如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也是天天让学生们背,三变九,九变九,一归二归一直到九归,这就是珠算,私塾里学珠算,不学数学。就是后来我们那个老师他还会点数学,他教我们了加减乘除四则,还加上托括号,这都叫学生学会了。那个时候我们一学,还觉得挺有意思的,觉得可好学。私塾你不但会那个字,还得会那个意思,这个数学都是些白话,一说是个啥字,算个啥帐,没多长时间,这些都学会了。所以后来我去考五年级的时候,一考考了个第六名,都觉得可稀奇,俺那个村子也不大,吃饭时,都到一个地方吃,听说我考上洋学了,就高兴的说:“噫,元章考上洋学了啊!考了第六名!”都当成新闻来宣传哩,都高兴的不得了。我也没想到我能考上洋学,谁知道一考考上了,这是小学的情况。

在私塾读书这个情况我说一说。在初读书的时候记不住,嘴里头也干,喉咙也哑。读一段时间,也能记住了,嘴里也不干了,喉咙也不哑了。现在人都认为一提起来读书,都不可以理解。这书会读的会背,咋会背的那么多?并且那些文言文又那么难记,咋能会背呢?这作为现在没有读过书的人认为不可理解,认为是个迷?实际上很好理解,也并不是个迷,也并不是高不可攀。还有就是初读书时记不住,假如说你不耐心,读一天两天不会,读一月两月不会,那么读两个月不会就读三个月,三个月不会就读四个月,继续读,把这一关过去,慢慢就会读了,本来记不住,慢慢就记住了,所以说读书不是什么难事。读的时候只管耐着心,一遍又一遍的读,在我看来,如果读书入了路以后,一般人一天读五百字绝不成问题。假如是稍微聪明点的人,一天读一千字不成问题。我记得我小时候,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一个同学就很特别,老师交给他一段或两段书,他坐到位置上读,别的同学才刚刚把句子读熟,他就能背了。所以说这个读书不是个难事,读到什么时候会背呢?你不要急,不要说,我读一遍还不会背,读两遍还不会背,千万不要急。我有一个体会,读书都是从开头开始一句一句往下接着读,往往先背会的不是开头,是后面或中间。读书读到一定程度,自自然然就会背了,谚语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那是说看书的,实际上你要读,不到一百遍就会背了。背书的方法就是《弟子规》上说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个是很正确的,写《弟子规》这个人他知道读书的方法。【心】就是读书时心里要专一,要记,不要读书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其他事情。就是读书时什么都不想,读一句,心里记一句,实际上就如同照相,照一遍又一遍,把书的内容都照到心里,把书的内容照的清清楚楚。比如书的字是一行一行的,你要是把书背熟了之后,你就会想着这一行的头一个字是啥字,后面的字是啥字,就会有这个印象。所以说读书的时候要耐心,不要着急,读到一定程度自自然然就会背了。等到你会背了,你越背越有兴趣,当背包本书(一本书全部都会背)的时候啊,我就有一个感觉,心里特别高兴,想到明天老师都叫我读新书了,这一本书包本了,就觉得心里非常非常的高兴。

我们那个时侯读书嘴里不干,不知现在在座的同志们读书嘴里干不干?在我认为,比方说我读书的时候,那些富家子弟最初上学也读书读的口干,回家家里喝点蜂蜜水,穷人家的孩子连开水也喝不上,但是嗓子哑几天就好了,这就说明嗓子哑、嘴里干开始是个过程。不用怕,读几天自自然然就不哑不干了,好了以后就永远不哑了,读一辈子书也不哑了。我们那个时候读书嘴里不干,嘴里不干的原因就是读着读着嘴里的唾液就出来了,就是人的口水就出来了,读着读着就一嘴口水,这口水怎么办呢?不是吐掉,就是读书时一停顿,把口水咽到肚子里,这样就润了喉咙,或者读书的时候,舌头一润嘴唇,嘴唇也不干了;一咽唾液,喉咙也不干了。我们那个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谁带过水,你看现在学生谁不带水?条件好的学生带纯净水,条件差点的带白开水,那么现在学生读书不读书呢?不读书啊。就是读点书,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嘴里崩出来,也不是读书。我们那个时候学生没带过水,连老师也没有带过水。有时候老师读书读得很长,在教室里来回走着唱着读书,像唱歌一样,把读书当成了乐趣。读书读出乐趣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背起来了,很有乐趣,读书不是苦,读书是乐。这个韵律从哪里来的呢?我的体会,五经四书,无论是哪一本,都有韵律。《书经》是不好读的,《易经》的卦辞也不好读,但是也都有韵律,你一读就读出来了。读出韵律,读书听着也好听,嘴里读出声音,耳朵听自己的声音,纵然是两个人坐在一起读书,两人也互相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只管自己读,在一起读书的人越多,越是互不妨碍,别人读书的声音入不到自己耳朵里,自己读书的声音也入不到别人耳朵里,声音就互相的阻挡住了,这样才能记得快。我们过去只要村里有私塾,一进到村头老远就听见读书声,像池塘里的青蛙一样哇哇齐叫。

圣人的话都是出口成章,圣人说话不像给咱一样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圣人说的话都是载道之文,可以垂范于后世,所以说出来就是经典,都有一定的韵律,读着读着你就和书合一了。孟子有一句话:“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你穿的是尧的衣服,你说的是尧说的话,你行的事是尧行的事,那么你就是尧!你就是大圣人!大圣人的圣德、大圣人的高尚存心,你读的时间长了,你自自然然就被大圣人的德行感化了,你就是大圣人,大圣人就是你。你与大圣人合一了,你想想你会有变化不会?肯定会有变化!你读书读的时间长了,你的气质不想变化也会自自然然变化。读书千万不要读邪书,要读圣人的经典,比如说除了经典著作以外,这些小书也很多,这些很多的小书都是唐宋元明清这些知识分子写的,和古大圣人的言语有些差别,要读就读圣经贤传,这样大圣人的德行才能感化到自己身上。因为大圣人的德行感化到你身上了,你被大圣人的圣德潜移默化了,你的心要变,心如果变了,脸就也变了,脸上的颜色也变了,不像杀人放火那些人一脸横肉,看着你的脸就是和颜悦色,别人看见你就想给说话,这就叫做【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所以我们就常听村上的邻居说话的时候都是说:“你看谁谁满脸书色。”上过几年学的学生跟没有上过学的同年小孩在一起比比,往那里一站,他们的一切动静大不一样,什么原因呢?就是学生被圣人的德行潜移默化了。所以说我就觉得读书对人的利益是很大很大。

下面我读几段书:(四书选段)略。我就体会到,读书不是喉咙在读,是从腹腔出来的声音,这样读书不累。所以像读这些书,要穷益坚,老益壮,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我们那个时候老师没讲书之前,就笼统的有一个体会,当君子好,做小人不好,都知道这个道理。在老师没有讲书的时候就知道君子好,小人不好,既然君子好就想当君子,小人不好就不愿意当小人。所以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就结交君子,不结交小人。想想读书没有好处吗?很有好处。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