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跪坐养身又养心:早上跪坐30秒可治腰痛

文化治要 2020-09-18

跪坐其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种礼仪,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还有很好养生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跪坐又称“正坐”是中国儒家传统的坐姿,也可以说是儒家的打坐方法。跪坐(正坐)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非常简单。

跪坐姿势: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端庄大气,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也叫起。



古书中对于标准有礼的坐姿有一些记述,如西汉时士大夫宋忠、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由于这位学识渊博的卜者侃侃而谈,顺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带,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对这位学者的尊敬。


跪坐可修身养性


“跪坐”对自身内在是一种修养。古人凡事讲“正”,讲中和之气。“故始有礼仪之正,方可有心气之正也”。当人们端坐着,也是对自身内在的一种修养。


跪坐讲究的是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提升自身气质,内外调合,和气护身,寻求的是一种内心与身体的协调统一。


在古代,“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很讲究礼仪。当臣下礼拜君王的时候,君王严肃恭谨的正坐,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达,端庄严肃,表现中华古人处世严谨。若不跪坐,则是对大臣的不敬。



跪坐有益养生


跪坐不仅体现出修养,也是一种利大于弊的坐姿,是一种锻练,对身体存在诸多好处。习惯跪坐能减少驼背的发生,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比较低。


中医上说,膝盖是筋的汇聚点。《黄帝内经》又说“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跪膝法还具有养肝护目的效果。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跪坐减少对下肢的供血,加速了血液归肝,回心,然后心脏把血打到全身,濡养全身,当然包括眼睛、大脑,所以跪坐有利于养肝明目,增加脑供血,有利于精力充沛。




早跪坐30秒治腰痛


《黄帝内经》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腰痛也反映了腰部经络不通畅,常导致腰椎弯曲,而跪坐可以帮助拉伸直脊柱,推开尾闾,从而帮助通经络解决腰疼的问题。


每天早坚持跪坐30秒,当然次数和时间再多一些,也可以的哦。坚持108天相信大家都会看到效果。


跪坐能保持脊柱中正


跪坐更容易坐得直,垂足坐得时候自觉不自觉就会想驼背,但是正坐时坐直就比较自然。


跪坐对整个脊椎的生长发育和保养都是最佳的坐姿。弘南老师在佛医禅观共修课上也不曾一次的讲过,要是现代小孩从小时候就能养成跪坐的习惯的话,对他的一生都将获益。


《黄帝内经》上说:“粗守形,上守神”。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持形体端正。


人的脊柱上“挂着”人的五脏六腑,人的脊柱如果出现小关节错位或脊柱侧弯,就会导致五脏六腑不能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会影响相关脏腑的气血运行,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诸多脏腑病变。


而且跪坐的时候,还能有效减少对颈椎的压迫,纠正颈椎的自然弯度,对颈椎病人们来说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跪坐其实和站桩、打坐有相似的作用,都可以扶阳气,身体阳气足,才能更加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