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生死书》译者郑振煌:我选择这样面对死亡

文化治要 2020-09-18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结局,虽然很多人对此避而不谈,但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有一本关于死亡的书——《西藏生死书》,这是一本希望每个人都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的著作。这也是一本让许多人开始正视死亡这件事的书。凤凰网佛教在上海玉佛禅寺“生死学与临终关怀”国际学术论坛举办期间,对话了《西藏生死书》译者、中华维鬘学会名誉理事长、净觉僧伽大学大乘佛教研究所所长郑振煌。


提示:这是一次可能帮助你解决终极问题的对话。8分钟视频,内藏慈悲澄明的珍贵关怀。



郑振煌


关于死亡:


死亡在西藏人看来,是非常光荣的时刻。


平常就要准备死亡,晚上睡觉做梦也是生死的过程,观察日落日出,观察四季的变化,其实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过程。


一般人只注意到外在世界的生灭,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生死。


完整对话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78865jx6g


对话《西藏生死书》译者郑振煌:我选择这样面对死亡


以下为文字实录:


您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


郑振煌:生死大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般人只注意到外在世界的生灭,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生死。如果有修行佛法的话,就可以看到自己身心五蕴的生死,因而了解身心五蕴的无常、虚幻,解脱烦恼、痛苦、执着,大乘佛法它强调的不是外在世界的生死,不是身体的生死,而是内心的生死,经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生死。


我们要了解起心动念是我们真如性起用,因而从心的生死观到不生不死的佛性,如此,就是大乘佛法的殊胜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死亡初见:为何过世的人要去苏州卖鸭蛋


郑振煌:大约是小学五六年级,就遇到外祖母的过世。当然,那个时候不知道生死是怎么回事,只是感到好奇:外婆到哪里去了?大人都告诉我们,外婆到苏州卖鸭蛋了。为什么到苏州卖鸭蛋呢?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苏州,就是祝福她到天堂、到极乐世界去了。尤其在台湾,都是这么说。如果有人往生,就说他到苏州卖鸭蛋。


后来慢慢到长大,也陆续有亲友过世,那时的感觉是不会痛苦,因为已经学佛多年。我们都用念佛的方式祝福他们,在他们断气前后,我们都是24小时念佛,日夜不停守在长辈的身边,祝福他们。



后来又认识了更多佛法,尤其翻译了《西藏生死书》,对死亡有更彻底的了解,知道死亡在西藏人看来,是非常光荣的时刻。因为只有大转变,我们才有大机会,升到好的地方。我们现在是人,我们没有办法到天堂,可是在死亡的那一刻,是大转变,只有变好变坏两个途径。如何变好?就是生前多修行佛法,对三宝有信心,多修行发愿。如此在死亡的时候,就不是一种悲哀的事情,而是迈向佛的净土,迈向成佛的坦途。


《西藏生死书》是否存在误读的现象?


郑振煌:很多人是读不懂。因为里面涵盖了佛法的所有道理,从最浅的声闻教法,一直到菩萨教法,再一直到佛圣教法。它也含摄了种种的禅修方法,显教的,尤其是西藏密法的修持。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读不懂而有误读的地方,但多少都能够从中得到反省,来观照死亡这回事,因而更能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是转变的契机,是反省的开始,是一个注意观照自己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从而晓得此后如何过日子的一个觉醒的开始。


您想如何面对“死亡”?


郑振煌:平常就要准备死亡,禅修就是在经历生死的过程,晚上睡觉做梦也是生死的过程。闭起眼睛看自己的起心动念,观察日落日出,观察四季的变化,其实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过程。因为有所变化,是以不变化为基础的,先有不变化的真理,才有变化生灭的现象。


对我自己来讲,将来怎么死亡,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已经知道法的力量,佛法的那种力量,给我们安定,让我们洞察生死的真相。



生死不是在于肉体的生死,重点是心的生死,而心的生死又不是重点,因为心的生死是以不生死的佛性为基础的。观照到这一点,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佛性之中,虽有生死,终是好事。换一个新的身体,可以来利益众生。


如此而已,毫无恐惧。


人死亡至投胎再生(或成鬼)的详细过程揭密

宣化上人:人为色死.鸟为食亡

那是一条通往死亡的路!

佛教与科学,让死亡和投胎不再神秘!

一堂攸关民间传统文化生死存亡的国学课!

【灵魂真相】植物死亡后是否投胎?- 揭秘轮回中的2类生命

科学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死亡只是一场幻觉!

一出生,就注定死亡

视频:活得好好的,为何要考虑死亡

走向死亡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

一妇女死亡后42年才被发现,揭秘人类死亡全过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