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买到停不下来!盲盒背后的商业套路。

管培圈 2022-06-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K创新咨询 Author ARK

专注产品策略与服务设计,通过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有竞争力的用户体验,为品牌创造可持续增长。

近期,一大批“怪物”入侵圈圈小编的工位!

他们是嘟嘟嘴的Molly,funny的懒蛋蛋、贱萌贱萌的vivicat......以及.....请问,你闻到圈圈小编工资的味道了么??

眼看90后小编们一个个沦为Popmart盲盒的死忠粉,80后圈大大不禁疑惑:这些小玩具为啥如此火爆?背后的商业逻辑怎样的?

今天这篇文章带你洞察盲盒背后的套路,额且......答应我看到最后,圈圈将带 感!恩!节!惊!喜!

为了让人上瘾,潮流玩具都用了哪些套路?

作者:ARK |  编辑:Beatrice

咨询公司NPD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13国艺术家玩具等收藏品玩具类别增长达到26%,占玩具业整体销售额的11%……在盲盒玩具的推动下,全球收藏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4%,达到了39亿美元。

潮流玩具不同于普通卡通玩具,它不是靠动漫延伸出的IP,而是单凭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艺术风格,用造型俘获粉丝的形象。潮流玩具的粉丝除了收集玩具外,还会换物交易、甚至重新创作,从而形成了固定的社交圈子——「娃圈」。

1. 小玩具带来的碎片化快乐

「娃圈」的主力群体并不是小朋友,而是90后、00后,也可能是年龄更长的「大孩子」。

这个群体对新奇的东西有好奇心拥有「注重自我」的消费观和审美力对喜欢的事物从不吝于消费,且非常重视自我满足的及时性同时,由于工作时间挤压个人生活,各方面压力变大,他们的零碎时间少了,幸福感也低了,而价格不贵的玩具恰好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对于购买者而言,他们买的不仅仅是玩偶本身,而是购买新系列时的期待,是盲摇时的紧张与兴奋,是拆开包装一刹那时的惊喜或失望,也是集齐整个系列时的满足感。就像买口红、集杯子和刷剧一样,买玩具也是一种心理需求的出口。


一发隐藏款,记住小编欧气满满的手~

此外,玩偶通常没有故事背景,不输出固定的性格和人设,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带入和想象空间,这些与消费者之间构建起的情感联系,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产品本身了。

2. 来戳我的痒点吧!


从产品研发和销售方式设计上,潮流玩具也充分刺激了消费者的「痒点」。

在产品研发方面,每个形象都会分季节或固定节日推出新的系列,不断给消费者新鲜感。这个过程可以让消费者产生收集的习惯和欲望,这些都形成了所谓的粘性

以MOLLY为例,每一系列包含12个基本款,外加隐藏款,目前常规款已出艺术大亨、开心火车大派对、婚礼花童、职业2、西游、宫廷瑞兽、星座2、海洋、昆虫、十二生肖等系列,还会单独发售联名款、城市限定款、衍生系列徽章等等。


图片为小编实景拍摄

销售新玩法!


销售也打破了传统的方法。

盲盒的设定就像是夜市的套圈游戏、干脆面里的人物卡、车站与商场里的玩具扭蛋机,它的魅力在于激发了人的好奇和不服输的心理,虽然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但花钱就能有收获,并没有输掉的感觉,不同的款式还可以带来持续的快乐。

对于进阶玩家而言,氪金集齐每个系列只是低配版操作,收购隐藏款也是常规操作而已,在潮流玩具展上排队抢购限量款,晒出稀有款式的收藏才是「人生完整了」。

以体验式消费延长品牌生命力!


如果觉得泡泡玛特只是通过盲盒和联名这些小手段就能成为被热捧的潮玩品牌,也许就太天真了。无数曾经被疯狂追捧又快速跌落谷底的品牌和产品说明,只是一味通过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而不能延长品牌的生命力,最终都会走向沉寂。

那么,泡泡玛特究竟做对了什么?

从零售服务与体验的角度看,它在每个场景下去找到了人的需求,并定义出如何用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打破了线上跟线下的界线,触达到更多场景,以体验式消费沉淀用户轨迹,延续消费情绪。

泡泡玛特消费者旅程


5.1 多渠道且成本低的进入门槛

首先,泡泡玛特通常会在商场开设放着巨大玩具「招牌」的门店或智能货柜,逛街路过时很容易忍不住去看一看。

其次,品牌会通过官方公众号和APP定期组织主题活动,吸引玩具设计师的粉丝、资深「娃友」和普通消费者自发制造社群话题进行传播。通过社交平台上与娃娃旅行的照片、与娃娃的故事等「晒娃」内容,不断触达到娃圈外的消费者。

此外,29元的徽章和59元的娃娃,都不是一个贵到消费者下不了手的数字。当你看到朋友的分享,不管是被娃娃的可爱「蛊惑」,还是尝鲜心理的作用,可能很快就会想「随便抽一个玩玩」了。

一旦开始购买行为,如果没有获得喜欢的玩具或者想要的隐藏款,就该「再抽一只」了。而一次就抽到「心头好」的人,可能也会因为产生错觉或膨胀心理,趋向认为自己是那个「被上帝宠幸的人」,继续抽下去。

5.2 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生态

在泡泡玛特的零售生态里,包含了门店、智能货柜,天猫、抽盒小程序,社交平台葩趣APP和展会等线上下渠道。线下以门店+智能货柜组合布局,在一线城市年轻化mall店开设门店,然后逐步渗透二线核心城市;在未开店的商场先以智能货柜试水,一方面可以节省门店租金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试水消费客群的购买力,为开店做准备。


图片为小编实景拍摄

当用户消费时所需花费的步骤和精力能被缩减或优化时,用户使用它的频率就会增加。想要购买的用户不必一定要去线下,只要打开小程序,就能即刻获得买快乐的权利。

5.3.情感连接让用户不断投入

所有上瘾行为的基础都是调动人体本身的快乐酬赏系统。

从开始购买玩具时,用户就会开始期待自己会获得收益。而当盲盒玩法将不确定性引入后,用户不仅每次拿到玩具时会觉得开心,而且每次购买就会有期待和兴奋的感觉了。

不仅如此,盲盒将本来由商家掌控的盒子选择权也交给了用户,当他直接触摸到盒子,有一种自己能掌握游戏的错觉,只要开始购买抽盒,就会觉得开心。不管结果是不是他想要的,他会觉得「差一点就是那个了」,快乐的情绪也随之而来。

此外,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情感连接依靠了高价值的产品,而这个「高价值」不是商家自以为的,而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探索出来的。

比如,线上小程序在选中某个盒子时会给用户3次提示机会,这个设计是由消费者真实需求而来的,如果你去过他们的线下门店,经常会看到有人在狂摇盒子,试图通过声音判断盒子里的玩具款式。

结语


玩法是产品的组织方式,融合玩法与产品本身才是完整的消费体验设计。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
游戏化参与感个性化的消费。未来的零售应该从售卖商品到传递情感,在产品销售之外,品牌必须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和服务粉丝的衍生需求了。



图片为小编实景拍摄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为管培圈加油打气!

每天听到同学们说“管培圈排版很专业”“推荐的职位很合适我”“我通过管培圈找到了工作””真的是负责、专业哦",我们心里很感动。这也是一直激励我们坚持不懈做“对学生求职有意义的帮助”的源动力!

你有什么想对圈圈说的吗?或者是鼓励、建议和意见,或者是批评,或者告诉圈圈你还想得到哪些文章或信息?

文末直接留言,点赞最多的前五位同学将获得一个盲盒哦!(点赞统计截止日期到11月29日12:00)

来,快跟圈圈肉麻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