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达: 警惕美国变成阿富汗地区的“搅局者”
文|王世达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今年是阿富汗问题的一个大年,我个人的评估就是阿富汗正在经历几十年未有之大变局。阿富汗问题客观上讲比较老,美国是阿富汗问题的关键变量。2001年美国在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2009年阿富汗问题突然间有点热度,因为奥巴马出台了新战略;2021年阿富汗问题又从一个大家几乎遗忘的问题回到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因为拜登撤军。所以美国政策以及相关的连锁影响,是我们观察阿富汗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在此简单地就这个问题汇报五点不成熟的看法。
▲ 图源:Liu Rui/GobalTimes
2001年9·11后的军事介入最终结果是有得有失,但失大于得。在得的方面比较清楚:美国人成功击毙了给美国造成二战之后最大伤害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实际上所谓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标,是加入亚陆核心地带的政治和安全事务,从地缘政治这个意义上讲的话,斩获是空前的,因为美国历史上很难介入中亚地缘范围。
美国花了这么多钱死了这么多人,换来的就是塔利班政权回到了塔利班政权,这20年美国人就干了这一件事情。更为严重的是这次仓促撤军重创了美国的国际声誉,引发了包括美国盟友体系在内对美国的广泛质疑。比如8月15号塔利班控制喀布尔之后,美国国会两党掀起了空前的针对总统拜登的批评浪潮,这个批评浪潮是跨党派的,既包括共和党,同时也包括民主党。
2 为何美国在阿富汗越反越恐?
阿富汗沟通了亚洲大陆的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可能就是因为位置太好,总有大国想在这里试一把。提到这里,我想纠正长期以来的一个误读。大家老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给大家形成一种印象,好像阿富汗没法被征服。其实这要看时间段,阿富汗没法被征服,是因为近代之后的几次征服都失败了。英国人控制印度的时候发起了三次英阿战争,的确失败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侵阿失败了;近20年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也没有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阿富汗真的不能被征服。
我们往远点看,亚历山大东征也好,波斯人也好,甚至阿拉伯人也好,中亚骑兵屡次征服阿富汗这个地方。只是近代之后,征服阿富汗的代价太大,这可能是现代战争使然。阿富汗的地理环境令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难以展开,大量部队投入后迅速被地形分割、分散、分裂。而且阿富汗当地民族大多骁勇善战,阿富汗四大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扎拉人,大多骁勇善战、全民皆兵,这也是美国无法军事上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客观因素。
但是另外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即美国的反恐双重标准。的确,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初始目的是反恐,但是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绝对不仅仅是反恐,其中夹杂了相当多地缘考量,特别是在反恐战争的后期,我个人认为地缘政治考量逐渐压过了反恐考量,具体表现在:明显只打击反美的恐怖组织,对不反美的恐怖组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甚至出现“用恐”的倾向和做法。2020年底,特朗普把东伊运从美国财政部的制裁名单上去掉,是美国“知恐用恐”的一个鲜明例子。我认为恐怖主义显然是不能够区分好和坏的,美国的反恐双重标准,实际上是助长了包括反美恐怖组织在内的全球恐怖主义,导致了“越反越恐”的局面。
3 美国在阿富汗撤军绝非一时兴起
美国8月30号从阿富汗撤军撤得非常狼狈、非常不堪,引起了包括其盟友在内的诸多批评和不满。但必须指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符合美国整体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调整方向。具体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美国是基于在阿富汗问题上止损的考虑。其实撤军这个问题不是拜登开始的,早在奥巴马执政中后期,美国政府和战略界已经在考虑从阿富汗抽身和撤军的问题,只不过始终无法在阿富汗战场实现所谓撤军所需的条件而未能成行。特朗普接任之后,美国政府对阿富汗政策的套路与奥巴马政府时期非常类似,都处于一种想走不能走,欲走还留的纠结状态。直到2021年初拜登执政之后,美国政府彻底抛弃了所谓基于战场形势撤军的固有做法,这才保证了今年8月底之前美国人能撤出阿富汗。如果拜登不放弃基于战场形式撤军的做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到今天他也撤不出来。什么叫“放弃了所谓基于战场形势撤军”的做法?拜登4月底对阿富汗政策讲话说得非常清楚。拜登说“没有人能告诉我什么时候才是美国人从阿富汗撤军的合适时间”,他问,到底要在阿富汗战场上达到什么条件,美军才能撤出。他说:“没有一个美国将军,没有一个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告诉我什么条件才能撤军。第二个问题,没有人能告诉我美国人要在付出多少代价,花多少美元,牺牲多少美国大兵才能实现所谓的撤军条件,正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没有答案,所以我决定9月11号完成撤军。”最初他说9月11号,只不过后期往前推了10天。
第二个原因:美国为何从阿富汗撤军?逻辑很简单,美国急于将精力转为更优先的事项。拜登在今年初的美国的《国家安全临时战略》中有一句原话,“相比阿富汗问题,美国存在诸多更优先事项”。他列举了三个,排名第一的就是“源于中国的严峻威胁”;第二个是“中东和非洲更为分散的恐怖主义威胁”;第三个是“网络空间的管理和新技术规则制定”。很显然,中国排在第一位,说明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全领域的竞争者,认为中国是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个逻辑很简单,在阿富汗问题这个次优先方向减少投入,聚焦应对中国的挑战,以便从自信和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
4 未来美国在阿富汗的角色
简单地说,拜登从阿富汗撤军不意味着美国就此对阿富汗彻底不管,相反,美国仍然是阿富汗问题的关键一方,只不过其技术方式从直接的军事干预变为多手段的间接干预,甚至因此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从军事上讲,拜登本人也好,以及负责阿富汗战士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等高官多次表示,即使美国撤军了,美国仍然会在阿富汗保持超视距打击能力。一个例子,8月26号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特大恐袭,美军在急于撤出的时候,仍然有能力动用无人机在阿富汗空袭了两处所谓伊斯兰国的据点。
除了保留一定程度的军事手段之外,美国还将充分利用其外交手段、国际影响、经济手段和人道主义援助等等手段介入阿富汗事务,并通过参与地区外交等方式避免阿富汗局势的彻底失控。可以预见,随着美国从局中人、局内人变为局外人,将在阿富汗问题上拥有更大的政策空间和攻击抓手。简单的说,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肯定是丢了面子,但长远看未必丢了多少里子,甚至可能在阿富汗问题上战略制存的同时,获得了更大的政策空间和余地。
最可怕的一点是美国有可能从局外人变成搅局人,乐见阿富汗混乱,搅局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整个地区,因为美国人已经不在这里,没有那么多利益了,阿富汗乱,乱的是中国、俄罗斯、中亚,对美国来说没有太大的顾虑可言。
5 阿富汗的未来
我们在阿富汗的利益很多,但我始终坚持认为在阿富汗的核心利益就是安全利益。塔利班建政和美国撤军意味着阿富汗局势进入新的阶段,但是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威胁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呈现出更多不确定性。三个看法:
基地组织将继续在阿富汗境内活动,塔利班想彻底切断和基地组织联系太难。历史上的原因和现实上的姻亲关系,包括中下层人员的相互交织,使得塔利班高层即使想和基地切割,也会担心,因为这一做法会导致本组织内部的强硬派的强烈反弹,甚至塔利班本身的分裂。
伊斯兰国的呼罗珊分支将借机做大做强,频发恐袭。呼罗珊分支诞生以来,始终和塔利班为敌,竞争敌对关系持续至今。美国撤军对塔利班和呼罗珊分支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美军对于塔利班、呼罗珊分支最大的压力就是空中打击,从此之后伊斯兰国在阿富汗境内活动再也不用担心头上飞着的美国无人机或者是轰炸机,这显然为伊斯兰国在阿富汗做大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讲,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际社会在阿富汗打击伊斯兰国的一个重要也是很无奈的选择,是塔利班。所以很吊诡的是,美国过去20年打着反恐的名义打了20年塔利班,现在要靠塔利班来打伊斯兰国。
东伊运等恐怖分子加急转型,浮现新的不确定性。东伊运在阿富汗境内存在多年,也毋庸讳言。近期,塔利班放话说一些东伊运分子已经在塔利班的要求下礼送出境。那么问题来了,走了多少人?还留多少人?走的这些人去了哪里?我觉得可能没有后续的跟进。所以,未来塔利班是彻底地驱赶东伊运?还是一定程度容许东伊运跟着基地组织继续在阿富汗活动?未来东伊运在中东方向有没有可能打通一个所谓的通道向阿富汗方向转移?因为在所谓的圣战者看来,阿富汗是打垮异教徒、打垮世俗政权、建立所谓正道政权的一个难得的成功范例,未来中东叙利亚方向的东伊运转移到阿富汗方向的可能性存不存在呢?我觉得这个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未来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伊斯兰国、东伊运,包括其他的一些地区暴恐组织在阿富汗的活动,是一个持续需要大家关注的事情,对中国的西部安全会持续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为什么必须第二次“开眼看世界”? 一次重要闭门会的揭示
福山最新发声: 美国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危险
阿富汗事变之外, 美国正悄悄推进中东另一场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