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颜值爆表的联合办公空间,让工作好像度假
M a j o r|就 是 美
这几年的创业热潮让我们重新定义办公, “联合办公(co-working)”的概念由此诞生,不同团队的人聚集在同一空间,从而达成办公环境与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为了吸引用户,联合办公空间都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设计和设施上——也许创业就该对自己好点。
【 01 】
WeWork @上海威海路
by Linehouse
为中国4亿“千禧一代”改造旧鸦片工厂
与Uber和Airbnb并称为共享经济三巨头的WeWork于2010年在纽约创立,是美国联合办公空间模式的鼻祖,最近又获得了软银数十亿的投资,作为一家估值达170亿美元的独角兽,WeWork也把联合办公带到了创业氛围正浓的中国。
威海路696号原本是一个废弃的鸦片工厂,一度是艺术家们聚集创作的地方。如今,这栋楼变身为WeWork在上海的一间联合办公空间。
新建的联合办公空间内保留了一些旧工厂的元素,设计师Miguel Mckelvey刻意营造出工业化“粗糙”、“地下”的风格,中庭原来的玻璃被一面裸砖砌成的墙代替,二楼茶水区的罂粟花壁画讲述了这座建筑的历史。
其中让McKelvey最自豪的改造就是立在中间的旋转楼梯。“一般的大楼,你走进大厅直接乘坐电梯,可能不会看见任何人,我们想要你进来的时候花费较长的时间上楼”,这里视野也很开阔,可以看到楼下的全景,将电梯隐藏在了没有人会注意到的角落,“逼”着人们走同一条路,互相打招呼。人和人之间见面的次数多了,互相看着眼熟,也增加了社交的机率。
相应的,办公室的门使用全透明玻璃也是这个目的——“逼”着你去认识人。按照Mckelvey的说法,这创造了“Energy”,一种人与人聚集在一起的能量。这是 WeWork 第一次在上海拿下整栋楼,中国超过 4 亿的“千禧一代”职场主力军是未来的目标客户。
【 02 】
SOHO 3Q Bund @上海外滩
by anySCALE
在外滩十里洋场里体验新贵
SOHO 3Q依托SOHO中国的地产和明星设计师,在北、上两地核心商圈有十余处办公空间。外滩3Q是SOHO在上海的第三家空间,新的大楼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是外滩核心区过去60年唯一一个全新的建筑项目。
外滩3Q被上世纪初欧式建筑的“十里洋场”包围,为了融入周围的建筑遗产,SOHO的外立面采取了外滩建筑特有的Art Deco风格的垂线设计。
同样,外滩3Q的室内设计也采用了部分Art Deco的元素,中性色彩搭配暖色调,并辅以灰色、黑色和青铜色等元素。
用几何图案装饰地毯和墙纸,用有棱角的青铜色楼梯强调空间,增加了一丝精致感,整个联合空间与外围建筑风格一致。
【 03 】
方糖小镇 @上海徐家汇
by 朱周空间
获德国设计奖的“创业农场”
这家方糖小镇位于上海徐家汇文定路,设计师赋予闹市中的办公室以“创业农场(Farm Land)”的概念,获得了德国ICONIC AWARDS设计奖。
240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保留了大量独立小间办公室,被书架包裹的联合办公大桌分布在中心天井旁,更接近开放式的讨论区。天井有采光的作用,与边上的休息区域构成一个集中的公共区。有些地方还没有封顶,却也不显得简陋,浅棕色木板和一些有艺术感的线条装饰着白色墙面,气氛自由而轻松。
绿植被借用过来烘托气氛,走廊上就有不少盆景。公共区的地板使用了绿色,桌子上直接长出了一颗树。
联合办公通常少不了独处的休息空间,一条铺上石子有绿树背景的走廊足以让人安静待一会儿,其中有个门通向一间瑜伽室,同时设有打电话的房间,可以不吵着他人。
走廊上设计了一些像吊环一样的装置,这种随时运动的设计符合年轻一代的需要。
【 04 】
裸心社 @上海复兴路
by 裸心集团
在“裸心谷”办公是怎样的感受?
以莫干山的度假酒店出名,进军上海在五原路上开了西餐厅,现在的“裸心”又在在上海、北京、香港开出了十几家裸心社(Naked Hub)。在周边菜市场与杂货店的映衬下,位于上海复兴路法租界中心的裸心社用明亮的招牌、透光落地窗,一下将空间的格调与邻里区别开。
裸心社的室内设计由裸心集团的老板娘Delphine Yip-Horsfield和她的团队负责,延续了裸心谷亲近自然的创意风格和色彩搭配。贵州的草编背篓做成了灯罩,非洲手工小矮凳与现代家居巧妙地结合,大片绿色植物墙将莫干山的一抹自然带到城里。
空间采光充足,有靠窗与不靠窗的工位供选择,很有年轻时髦的氛围。楼梯相连的阶梯是展示时的后排座位,办公室的号码牌标着香蕉 1 号、番茄 2 号、茄子 3 号,地板也细心地标明了去吧台与卫生间的路线。能容纳十几人的会议室共有4个,有点伪装成乒乓室,有的贴满大张曼德拉贴纸,楼上还有间小型录音室。
开放式办公区域比较有咖啡馆的氛围,中间的办公区域则分单人间多人间,似乎都配备了瑜伽球,在休息区每周还有免费按摩。工作区用黑色墙壁和茶色玻璃分隔,用于保护隐私。
【 05 】
SOHO 3Q @北京光华路
by AIM
全球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
SOHO中国的新品牌3Q开始于北京。
设计者的挑战在于,如何把一家25000平米的购物中心改造成全球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从广为人知的莫干山裸心谷的室内设计,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四川浮生御度假村,AIM一直强调可持续的生态设计,他们的作品总带着一种娴熟的低碳环保意识和不墨守陈规的创意,于无形中带给人们惊喜,这家SOHO 3Q也不例外。
“倾泻而下”的橡木楼梯间的设计将中庭一层打造成了一个开放的报告厅,不仅满足了会议的需求,依下而上的设计将布局和动线规划得清晰,符合空间的逻辑性。
另外一个中庭则选择了“公园会议室”的设计概念,舒适的座椅配上竹子、绿色纹理地板和近在咫尺的餐厅,合理地平衡了有效率的工作与适当的放松。
【 06 】
大悦城无界空间 @北京朝阳区
by hypersity
把1000平米的老厂变成2600平米
作为无界空间的第五家,这个办公空间由红砖老厂房改造而来,原本单层桁架结构被楼梯分割出了各种区域,打造出一个层次丰富的联合办公空间。
在建筑的主入口处,通过折叠的金属板,引向建筑内部的咖啡活动区,也由此形成了一块小型的三角形空间。次入口处,借助了老厂房本身的锅炉房的设计,与锅炉房一起围合出一处可供休闲的小庭院,锅炉房顶部则延伸出来一个二层的室外露台。
这个空间设计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同时容纳 600 多人联合办公而不显得拥挤,实现私密会议和开放交流并存。对此,hypersity将单层的厂房改造成了高低错落的三层空间,使得原本1000平方米的空间扩大到了2600平方米。内部空间的分层设计,成为了这处老厂房改建的最大亮点。
中庭处的旋转楼梯是最主要的楼梯,其他楼层也有着高度各异的楼梯,整个内部空间拥有了15个不同的标高。不同的标高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功能,产生一种上下错层的空间效果,也使得每个入驻的团队都有各自的标高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私密性。
△ 顶层会谈区、大型活动区与展览展示区
【 07 】
ideaPod @北京朝阳区
by 大木建筑
北京最贵的“联合办公空间”
不论是大地产商项目还是孵化器,联合办公的性价比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地处北京CBD核心区的ideaPod没有走这个路线,每月4000多元一个工位。
ideaPod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都在纽约读过书,受到布鲁克林与湾区最前沿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创意的感染,他们将目光瞄准中高端文化创意群体,这才有了ideaPod的雏形,一个将“创意家”们的独立工作室、会客厅、沙龙以及私人聚会等功能结合的复合空间。
空间多样性、舒适感和可持续性,是ideaPod的最大特点。悬浮在空中的会议室、隐匿在墙角的会客小角落、水池边楼梯下的开放式圆桌,不同的层高为创造空间层次感和多样性提供了便利。
室内70平米的绿植墙来自去年“设计上海”展Orisis Veritical Green团队,使用的是来自“花园城市”新加坡的无土技术。超过200平米的阳光房里栽了一棵树,营造出一种在树梢上开会的体验。
办公空间选用的家具都是设计感上乘的品牌,如意大利顶级灯具品牌FLOS、荷兰设计品牌Moooi以及丹麦网红品牌HAY等,“用这些东西,成本确实不低,可以说是相当高,但我们确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我们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原创的尊重。”创始人如是说。
【 08 】
箭厂胡同文创空间 @北京
by META
国子监西墙旁的文创中心
箭厂胡同文创空间紧邻国子监西墙,基地在据称曾为“箭厂”的巨大仓库厂房的北侧,厂房之间的空地改造成四合院的样子,成为文化传媒创客的“集体公社”。
沿着充满历史气的国子监西墙进入首层院子,通过楼梯上到二层露台,从这里可以看到隔壁国子监兴建于乾隆年间的“辟雍”——皇帝讲学的殿堂。
为了充分利用层高,厂房内部设置了夹层,数个吹拔连接首层和夹层。在原本空旷而平淡的空间框架下,嵌入多个盒子作为激活性的装置。
空间中的事件要通过不同的流线,围绕或进入这些盒子展开,而走到这些盒子里面又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取景窗,这个设计旨在让人通过自身体验去感知一些预料之外的东西。
【 09 】
The Work Project @香港铜锣湾
by Bean Buro
灵感源于铜锣湾,提供酒店式的服务
由于地块紧张和租金昂贵,香港的大多数写字间,少有余力考虑办公环境的设计。不过在铜锣湾,一家叫做 The Work Project 的联合办公空间,却被打造得极为宽敞且有设计感,整个空间酒店式的服务来经营。
香港设计工作室Bean Buro负责室内设计,Uber和华纳音乐在香港的办公室也出自他们之手。延续一贯的淡雅风格,整个空间以木制元素为主,其间点缀着绿色盆栽、各式花瓶等装饰物和款式各异的灯饰。他们比较注重细节,为不同的空间搭配了不同的座椅,还亲自设计了荷叶边的木桌。
不过公共区域中那面惹眼的植物墙,是法国的植物学博士Patrick Blanc的设计作品。之前他为不少办公空间和建筑项目打造过类似的“垂直花园”,而在这里,他共加入了 60 种当季的植物。专门设计声效的Audio Couture,为空间设计了一种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背景音乐,配上迷迭香和柠檬基调的香氛,帮助办公者提神。
文章的最后,Major还想强调一点:联合办公的定义从来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有乐趣,让工作更有激情,最重要的是,将共享经济发挥到极致。
在筛选这期内容素材的时候,Major发现大部分国内空间不仅面子工程没做足,更是忽视了联合办公的核心,脑内小剧场如下——
国外的空间创始人:嘿!我们做一个空间,让更多人有交流,让资源可以共享,还可以开party,开艺术展,交到更好的朋友!我们让更多的人习惯这样的工作方式!多有趣啊!
国内的大部分空间创始人:嘿!你看大家现在都在做空间赚钱,政府提倡创业啊!我们随便找个咖啡店或者写字楼改造下,就可以租出去了!多简单啊!
创业者并没有减少,只是他们为什么要来你们这里?当co-working只是working in the same place,那么充其量也只能叫做work place了。
📮
你会因为办公环境跳槽吗?
留言上墙
据说品味好的人会转发这篇推送,并且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