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柴念东:透过柴德赓的“三考”与“三论”

2017-10-21 柴念东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史学丛考|增订




柴德赓先生《史学丛考》一书,198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丛考》是刘乃和先生(1945 年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柴德赓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根据柴德赓先生已刊载的史学论著及“文化大革命”后发还的部分手稿整理而成,计27 篇文章,代表了柴德赓先生在史学研究上的成果。



                          

《史学丛考》初版书影

                         


此次增订本新增:《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印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版本问题》、《重印〈孽海花〉序言》及《陈垣先生的学识》、《天堂苏杭说的由来》,前三篇是据新发现手稿整理,后两篇为《丛考》出版后已刊载于其他书籍的文章。

              《史学丛考》(增订本)书影


                             《中国历史研究法》手稿


增订本总计32 篇文章,构成一册学术论文集。文章按主题分组。对于一位知名学者来讲一生仅三十余篇论文不为多。在整理柴德赓先生的来往书信、工作笔记和日记中看到,从1949 年起一直到1961 年他一直在忙于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及应付历次“运动”,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线授课;根本无暇潜心做学问,因而学术搁置,成果甚微。

通读增订本文章,特别是早期的“三考”与后期的“三论”,可以清晰看到他在学术的道路上如何继承了陈援庵先生的治学方法。刘家和先生(1952 年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柴德赓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讲:“陈老的四大弟子‘陈门四翰林’中,唯柴先生继承了衣钵。我不是说其他弟子水平不够,他们都各有所长,但在继承陈老学问方面,柴先生无人可比。从柴先生早年著作《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就可以看到是承袭陈老《元西域人华化考》治学路子,后经陈老推荐刊登在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丛刊》创刊号上(1931年),时柴先生仅为大学二年学生。柴先生只写了一个‘上篇’,现在谁能续写一个‘下篇’,放到陈老著作面前?我是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了。”(2007 年10 月18 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陈垣与弟子启功、刘乃和、柴德赓合影于什刹海


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和《〈鲒埼亭集〉谢三宾考》,是继承陈援庵先生衣钵的典范,体现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鲒埼亭集〉谢三宾考》是柴德赓先生一生中举足轻重的著作,获国民政府教育部1945 年度最高奖励。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到一份《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档案,关于著作经过,柴德赓先生写道:“作者因身处北平,目覩汉奸之无耻,通读全祖望《鲒埼亭集》屡提及“夫已氏”者,因加考索,知即明末汉奸谢三宾。遂遍检群书,费时一年有余,而成此文。”(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五,案卷号1360(2))


关于此文的贡献,柴德赓先生写道:“《鲒埼亭集》为清代最有史学价值之文集,近代民族思想此集实有以激之。然全氏生于清朝,致余于谢三宾之降清,虽深痛绝恶而不能明张挞伐,致谢三宾之名反不著,如乾隆时修《天禄琳琅书目》至云“谢三宾无考”。治史者以明清史无传,亦不能举谢三宾姓名。本文不仅为《鲒埼亭集》作注脚,亦为晚明史上了一公案,至于辨忠奸,析义利,则本亭林“文须有益天下之旨”,亦乱世著书征微意焉。”(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五,案卷号1360(2))


《谢三宾考》的推荐人是谢循初(时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和魏建功先生,评审人是金毓黻和钱穆先生。如此阵容,可谓叹止。

金毓黻先生在评审意见中写道:“谢三宾人不足称,且为全谢山先生所痛恶,特以作者熟读《鲒埼亭集》,遂一一为之钩稽。于本书外,征引参考书籍多至八十余种,一时兴到之作,遂褎然成钜帙。且作者文笔,亦极似如谢山,几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考谢三宾本事指不足,且如其子孙焉,于其子孙褒之不容口,不以三宾之故而加贬词。亦以明善恶之不相掩,即如谢山对三宾之异称,凡十三种,亦精为考证,则其他可知矣。此作虽为极小题目,却能毫无遗憾,近顷之佳作也。”(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五,案卷号1360(2))


刘家和先生讲:“柴先生写谢三宾这个无足轻重的三类人物,有当时的背景,就是鄙视汉奸,不做亡国奴。但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历史人物写起来就需要考据功夫,柴先生从陈老那里得到真传,竭泽而渔,考证之细,堪称典范。从陈老的《吴渔山先生年谱》就可以看到是《谢三宾考》的先导,是师生二人合作之成果。”(2007 年10 月18 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在上世纪60 年代柴德赓先生写了关于清代学术史的“三论”,即:《章实斋与汪容甫》、《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和《王鸣盛和他的〈十七史商榷〉》。这三篇文章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吃老底子(见《柴德赓来往书信集》致陈璧子往函)。陈祖武先生(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所长(1998-2011))讲:“柴先生的《章实斋与汪容甫》是我一生的范文,放在书案上会反复研读。”(2013 年7 月20 日在“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义》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柴德赓先生的“三论”发表于上世纪60 代初,时借调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编写及协助陈援老点校新、旧《五代史》,这一段时间他开始倾心研究学问。而此前他几乎未见重要文章发表,陈援老对此很不满意(见《柴德赓来往书信集》刘乃和来函)。既然到了老师身边,可以同旧日一样随时请益,他开始写作,梳理从老师处学到的学问,随后有“三论”陆续发表。


据1963 年4 月23 日的家书记述,写《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一篇最为用力:


此一周中,集中精力写《论章学诚》,今日全部完工,下午入城谒援师,五时半《光明》到陈宅来取稿。此文酝酿时间最长,费力很大,夜车都开了三四次,有时简直写不动,等到难关解决,势如破竹,有时虽半夜三更,还是心花怒放,得意疾书。自写《谢三宾考》以后,久矣无此笔墨矣。由此可知此《论章学诚》一篇是他的满意之作。


柴德赓先生一生紧跟陈援庵先生,以传播陈援庵先生的学问为己任。北平沦陷时期陈援庵历时八年写成《通鉴胡注表微》,这是一篇爱国史学大著。《表微》刚刊出,柴德赓先生就写了《〈通鉴胡注表微〉浅论》,向学术界推介老师这一宏篇,并介绍其写作背景:


《胡注》成于至元二十二年乙酉(1285)为临安沦陷后八年,《表微》成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乙酉,为北平沦陷八年,前后两乙酉,相去六百六十年,似属偶合,实在这也是先生作书的本意。


《丛考》收录了《我的老师——陈垣先生》一文,1959 年陈援庵先生成为共产党员,他欣喜万分,写下此篇以纪。1961 年底,吴泽先生到苏州,和柴德赓先生谈到要研究陈援老在抗战时期的“北方史学”,并邀至华东师范大学做一个“陈垣学术思想”的报告。1982 年出版《励耘书屋问学记》时,据当年的录音整理成文,增订本收《陈垣先生的学识》一文。此篇讲演记录稿,可称为介绍陈垣学术思想最精彩的文章。


商务印书馆丁波博士专攻史学史,从出版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以来,为推动《柴德赓全集》整理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有一两册问世。增订本的出版又向《全集》迈进一步。在出版过程中,几任编辑要二峰、肖帅帅、王江鹏都付出了勤劳,在此一并申谢。


柴念东

2017 年5 月14 日于苏州大学子实堂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微信号:cpwenjin


官方淘宝店铺: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新浪微博:@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史学丛考》(增订本),柴德赓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定价:68元

阅读原文购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