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物 | 中国电科科技领军人才——王宏

2017-03-30 中国电科五十一所

文:党群工作部 王慧敏



新技术部是五十一所对抗新技术及创新、预研、自研等项目研究的总体牵头部门,负责同科技发展部共同开展新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论证及任务争取工作、配合其他科研部门开展相关创新技术和项目的工程化研究、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形成所内创新技术需求发展报告,提出相关技术和基础能力发展建议等。



王宏

中国电科科技领军人才





王宏,作为51所副总工程师、新技术部主任,多年来凭借着对于科学技术的赤诚之心,带领团队主持完成所内多项国防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制和总装重大背景预研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1年当选嘉定区第五届人大代表,2016年当选第六届嘉定区人大代表。2016年王宏获得中国电科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科研工作者想要做出一点成就需要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持和操守。能够获得集团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成为科技领域有显著成绩的科技带头人,更是需要可贵的精神和毅力。但在我们采访中,王宏谦虚地谈到任何奖项的获得绝不单单是个人的付出,皆是众人共同付出的心血累积浇灌而成,不能只看秋天的硕果,更要问及春天的播种,夏日的耕耘,他不过是一个采撷者。

   当提及多年来潜心科研所取得的成绩时

王宏表示,首先,这离不开所内提供的开放宽广的平台,给予科研工作者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因为预研项目历来都有风险,只是刚开始对一些相关联的技术领域进行初期探索,也许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后最后项目并不能成立,也不能为单位带来利益,但是51所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了新技术部最大力度的保障和支持,这让他们也能够有好的条件潜下心来做研究和试验。


另外,预研不仅仅是一个空旷的构想,再好的课题都需要由人来完成,所以一支精诚团结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技术预研在一个项目中是比较关键的,在产品规划的指引下,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的预研将在项目立项之前提前以技术预研项目的方式开展。待项目正式立项后,关键和难度较大的技术都已经攻克,后续产品开发团队则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开发高品质产品并推向市场。概念受理阶段、调研阶段、研究阶段都要求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需要团队成员团结配合、智慧且能吃苦,在这几年的09项目中,加班加点是常态,出差外场更是家常便饭,但体力上的极限远不及心血的付出和精力的投入,研究室的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坚强温暖家庭的奉献和牺牲,都有一段能够书写的感人故事。正是靠着这样的团队力量才能够一次一次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不由令人想到钱学森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当新中国成立时纷纷回国效力,不计个人得失,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献身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当然,团队优势和能力的发挥离不开配合,这也需要考验团队的负责人和领导者能够有较好的统筹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相互之间有支撑和默契。


        在问到团队成员个性各异,专业各有擅长,平时在部门团队管理中有哪些好的经验时?



王宏表示这也是他担任中层干部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团队管理是对人才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同样重要,需要有科学的办法和理性的思维。在科研工作中,任何一个岗位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要与周围人员进行工作配合。专业室优秀的专业工程师,可能并不具备总体工作所必须的协调组织能力;在预研室优秀的技术专家,可能未必适应工程室琐碎繁杂的工程实现工作,人员之间要想有效配合,必须建立相对融洽的工作关系,适应双方的工作方法,并建立一些双方比较一致的合作准则。另外,他说一定要重视并发挥部门的基干力量,他们是有经验且有威望的老员工。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所里在一个专业领域内稳定的技术存在依赖于这些人的存在。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他们是说一不二的专家,所里在相关专业领域里决策时,必须倾听他们的意见。这些人的业务水平会直接决定所里或部门里在相关领域的业务水平。他们是新员工直接或间接的师傅,带领新员工成长,他们在具体事件中的舆论倾向、对困难的态度和日常的工作作风,无一不构成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的文化核心。


        对于青年员工,

王宏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建议想和大家分享



王宏以自己入所十多年来的体会和感悟为引,谈到什么东西在青年阶段是最应该重视的,他说一个人事业和生活境界的高度,多是依靠青年时打下的根基。年轻人在入职初期,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工资上,要将自己的目光放长远,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学习吸收,少批判指责。若你真爱这份事业,确定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潜下心来去学习和积累,经历摔打、磨砺和考验,你会发现几年后,能够独当一面,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而你的人生也会有大不同,想要的也会随之悄然而至。



同事眼中的王宏


王宏的同事也一直在感慨他负责、认真、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他总是尽力以最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实干担当,处处冲锋在前,他在研究室里常常加班、出差的情况中,能顾全大局、始终带头坚守在工作岗位,树立良好的榜样。科研生产责任重大,工作一定要严、细、精。安排工作时,他首先考虑项目组成员的思想、情绪、素质怎么样,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每次安排工作都尽力做到有安排、有监督、有考核、有始有终。同时,王宏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是不可能负责好一个科研任务的,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他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以身作则,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要求,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的突破,这些技术已经在我国多个型号的电子装备上得到应用,有效地推进了我军电子战装备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及军事意义。身为军工研究所的一员,王宏已经把自己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个人价值也与国家价值高度统一,身为研究室的主要引领者之一。他凭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领导团队合作能力和优秀的沟通、协调、组织与开拓能力,认真自觉地履行职责,紧紧围绕51所制定的科研生产战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面对重要大型课题项目,勇挑重担,充分展现了科研一线人员的风采。     



   作者后记:

本次和王宏的对话访谈不仅令编者想起2008年,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感言。主持人在采访两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因素时,两位科学家都同时提到了“唐僧取经”。求经之路没有坦途,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才会小有成就。唐僧带领的是一个取经团队,各有分工,每个人都是缺一不可的。而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也都是靠集体的力量。唐僧坚定的毅力和初心决定了师徒四人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而作为一个科技工作领导者他的品质、能力、知识和度量也直接决定了团队的命运。另外,没有不取真经誓不罢休的信念,唐僧的团队是不可能历经磨难不散,同样,一个团队的信念是取得项目胜利的保证。由此及彼,王宏获得集团公司“科技领军人才”奖项也绝非仅凭幸运,“上下同欲者胜”,诸多因素的交织最终让他获得了职业里程中的一枚硕果,然而,国防科研的“取经”之路漫长而艰辛,王宏和他的团队未来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期待这个“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在未来的路上,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编辑:刘转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