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1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人,请记住他们!这群人的墓碑,永远朝向东方!

2016-11-06 中华民族复兴梦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报以热爱。


我也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以有高尚节操、忠诚爱国的人物为榜样。


屈原、岳飞、文天祥...,正是这些记载于史书上的名字让我们民族变得更加闪耀。


正是他们这样的人,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份光,发一份亮,照耀着我们华夏子孙奋力前行。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的中国人才忘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忘不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忘不了“留取丹青照汗青”。



然而,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仍然有太多的英雄事迹被遗忘,仍然有太多的英雄人物被忘却。


于是今天,我让他们从史书里”穿越“到人们的眼前。


只想告诉现在的世人,他们,值得我们去纪念!


一、一群中国人在欧洲


如果问你:中国有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你无疑会很快得出回答:当然!而且在这场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付出牺牲最多的国家之一。


那么如果再问你:中国有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你可能就会有点吃不准了。


事实上,中国参加了,只是没派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了14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


整整14万中国劳工。




故事,自然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4年7月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也波及到了当时远在亚洲的中国。


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参与一战,更何况彼时的一战战场离我们太过遥远,匆促参战也显得得不偿失。于是,当时的中国政府表明了态度:选择中立


可好景不长,由于英法等国在欧洲战场进展相当不顺,尤其是经历了这次大型战役,战斗人员伤亡极其严重。当时的欧洲本来人口就少,一旦打起仗来,男性大都只有被应征入伍的命运。很明显,英法等国没有了战斗力补充,就只有想办法找人咯。


那什么地方有人?


中国!


于是当时的英法两国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催促他们立马派出士兵赶赴欧洲战场。


可北洋政府不干了,那个时期的全中国能打仗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如果全派去欧洲,那中国咋办?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卖国吗?


后来,北洋政府的一位谋士梁士诒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中国只派劳工,不派士兵。


但这个消息传到英国大使耳中时,大怒:“中国人不配!


但“遗憾”的是,英国在欧洲战场越来越吃紧,人员伤亡越来越大,连基本的后勤保障都已不堪重负。这位牛气冲冲的英国大使最后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建议。


可建议是有了,但怎么才能在中国招到足够多的劳工赶赴万里之外的欧洲呢?


那就是钱!


江苏丹阳的农民朱桂生(他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


不仅如此,一旦你去了欧洲,你的家人每月还会额外领取10块银元。而当时的一块银元,能买30斤上等的大米,还有近10斤的猪肉。可以说,这样的报酬是当时的中国农民做梦都想不到。


所以,告示一贴,报名者无数。


于是,就在这样的优厚条件下,中国陆陆续续向欧洲输送了14万名中国员工,其中10万人去了英国,4万人去了法国。


按照当时的约定,中国劳工是不会参加战斗的。但在狡猾的帝国主义眼里,他们可不会把中国人的性命放在心上。


就在这批中国劳工来到欧洲不久,他们就被投放到了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掘埋尸体,清扫地雷,修路架桥……英国人用华工替代了自己国家的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让他们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险的工作



可能你现在很难想象,一群从农业国家走出来的人,进入到现代文明国家中,并且直接遭遇最惨烈的战争,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有一批华工刚刚抵达英国阵地,恰逢德国的轰炸机前来轰炸。


第一次看到飞机的华工们纷纷走出工事好奇抬头看天,然后被扫射和轰炸炸得血肉横飞。


一位名叫张邦永的华工后来回忆,他们有些工作的地方,和敌人的战壕也就相距50米左右。华工就站在敌人的面前挖战壕,战壕都挖好,英国士兵才进来。


1917年2月,运送华工的法国轮船Athos号就遭遇德军潜艇的伏击,船体被一发鱼雷击中,船上的540名中国劳工全部遇难。




但就算时刻面临着死亡的风险,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曾来自中国,自己是个中国人!


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中,他们依旧没有忘记中国人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诚实、节俭、甘于奉献


存放在威海档案馆里的一份英国陆军1918年的报告显示:


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


而法国军队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

(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


可不幸的是,即便这些善良的中国人如此努力的工作,还是没能获得他们应得回报与尊重。


自从华工来到欧洲以后,之前约定的报酬全部减半,甚至连所谓的“包吃包住”都不再履行。


但比起薪水的克扣,更不能让华工忍受的,是人格上的歧视。


就在当时,每一个华工手上,都有一个铜镯,上面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编号,没有人会记住他的名字。所有的人,都是集中营式的管理,平时不准外出。


甚至就连上个厕所,都有这样的标语:这是欧洲人的厕所,中国人不准用!


可令欧洲人没想到的是,这是这样被他们歧视、欺负的中国人在战争结束后竟成为了当地女性眼中的“香饽饽”。


那是在1918的7月欧洲,有一天,一位法国姑娘跑进当地华工服务中心,她的诉求只有一个:请人给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保媒,因为她要嫁给华工中的一个“杨先生”。


这个诉求轰动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就连当时的中国人也劝她不要这么轻率。


那个法国姑娘非常坚持。她的理由是,如果失去这次机会,她可能就会嫁给一个莫名其妙的法国男人——挣一点钱就喝酒,喝醉了就回家打老婆。而她和“杨”已经接触一年多了,从没发现他喝酒,而且有很多法国男人没有的优点。


值得自豪的是,这个“杨先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当时的法国,青壮年男性大多被征召入伍,劳动力奇缺,所以很多女性不得不进入工厂,顶替男子的岗位。这样就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华工。


而这些华工,都是从中国精挑万选的青壮男性,他们不仅吃苦耐劳,还善于学习。在不少法国女性的眼中,这些中国男人每当发工资的时候,都会从中拿出一大笔钱存起来,按时寄回家里。同时,他们平时也不会去外面花天酒地、拈花惹草,还对当时的女性表现得相当尊重。


就是这样的中国劳工,越来越受到当地女性的追捧,甚至表示就算嫁到中国也愿意。


据统计,大约有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得到了新的雇佣合同,最终留在了法国——他们也成了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民法国的中国人。


但是,这还不算是中国劳工最令国人自豪的地方。


而是在大战结束的一年之后,中国劳工又干了一件大事,使得西方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


1919年6月27日,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正式签字的前一天。


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徵祥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他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把手枪,还有一张字条:


“苟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


寄出这个包裹的,就是当时留在法国的华工,山东省莱芜县牛泉镇上裕村村农民毕粹德,编号97237。


这无疑是让人感慨的一个故事。


当初北洋政府派出14万华工,为的就是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问德国讨回山东。但是,众所周知,一战结束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战胜国”,而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


他们的理由是:中国是“宣而不战”。


这句话,真心对不起在异国他乡同样抛头颅洒热血的14万华工。


有人说,华工也是为了挣工钱去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动力,但这些华工到了欧洲战场,付出了绝对对得起那份薪水的劳动,乃至生命。他们并没有辱没中国人的形象,正相反,让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在那个风雨飘摇,“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你还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呢?


从1918年11月1日开始,到1921年结束,大概有11万左右的华工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华工,大约有2万名华工渺无音讯,埋骨他乡。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个


然而直到1998的11月2日,就在昨天,在巴黎的布迪古公园内,举行了一场迟到近一个世纪的仪式——法国政府为一战中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建立纪念碑暨揭幕仪式


纪念碑碑文由法国和中国两国文字刻着:


“ALAMEMOIRE DES TRAVAILLEURS ET COMBATTANTS CHINOIS MORTS POUR LA FRANCE PENDANT LAGRANDE GUERRE 1914—1918

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们的墓碑,都朝向东方。





这群埋骨他乡的中国劳工,他们,或许就是我们生活的张三、李四,但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踏上异乡的那一刻,依旧没有忘记中国人的身份。


就在这群普通的中国人身上,我感受到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依旧传承着,发扬着,不曾断绝.....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中国人拥有他们那般的中国品质,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这些中国品质抱有敬意。


但我知道那1874名有名有姓的中国劳工、那近2万的无名英雄值得我去铭记、去怀念!


献给他们——那群为旧中国努力奋斗的无名英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