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断舍离后,我想重新活一次

富小书 富小书 2021-07-28



文|邂逅夏至
选择断舍离,也是选择全新人生的开始。

 物质上的断舍离

轻装上阵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

前阵子一位朋友迎来乔迁之喜。

他和妻子两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婚房就在一个小区置办了一套二手小居室。

这次,他咬牙贷款买了高档小区的一套小公寓。

背上了一大笔贷款,生活压力顿时徒增不少。

但是看他搬家后精神状态特别好,丝毫没受贷款压力影响。

一次闲聊,他和我们说起:

以前住在旧小区的时候,环境不好,楼下总有很多中年妇女坐在楼下拉助力,拼团购。还总拉着他妻子一起聊各家的八卦。


时间久了,妻子总会有些负能量,家庭关系很紧张。还经常参加拼团,局促的空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子。里面放着囤积的卫生纸、塑料袋、打折过季的衣服、旧期刊报纸等。


现在好了,搬到高档小区,虽然面积没比原先大很多,但居住环境比原先提升了几个档次,囤的东西清理了一次,家里一下子整洁多了。



远离了那些无所事事的人,负能量也少了,家庭氛围也和谐了。


给妻子办了个健身卡,每天去练练瑜伽,跳跳肚皮舞,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大家一起理财、烹饪、读书打卡。


眼看妻子一天天转变,心情都变好了。


《菜根谭》有语云:“才就筏便舍思筏,方是太平道人。


意思是在过河之后,想到放下船继续前行的,才能成为不为外物所累的道人。


定期清理物品,丢掉无用的存货,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


可是真正戒掉囤货,又何其难。


中国有句谚语:“库里有粮、心中不慌。”


囤积货品是人的本能,是对“物质匮乏”的一种恐惧。这种恐惧导致我们必须存下足够的货品才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数。


所以,去年囤的卫生纸还没用完,又囤了一大箱。


双十一打折,又囤了2年都用不完的肥皂。


微博上有一篇帖子,“疫情过后,你还敢断舍离吗?”


很多人回复:“再也不断舍离了,一定要囤货!”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囤下已经小了的衣服想等着减肥后再次穿上,但体重秤上的数字却一路飙升;

囤了名牌跑鞋却从来没跑过步;

囤了烤箱却从来没下过厨房。

……

这些囤货,有意义吗?


疫情到来,我们却发现:我们从来没有囤过口罩、消毒液、常备药。以至于疯抢、断货、内心恐惧感极强。


断舍离不是扔掉所有暂时不用的东西,而是定期整理。


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不需要的东西,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断舍离的本质是自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奉行极简主义,去掉无用的东西。




时间上的断舍离

专注集中


中国有句古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意思是专注于自己做的事,不要被其他的事情影响,才能做成一件事。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保持专注很难。


想想我们自己,每当打开电脑准备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总有分心的事会拖慢进程?


或是微信里蹦出的聊天信息;

或是摆在手边的零食;

或是耳机里传来的音乐。


经常是先刷半小时微信,再看几个短视频,打开几张表格,过了半天,也没完成多少工作。


《我是歌手》有一期,李荣浩找李健交换手机号码,却发现李健依然用着老款诺基亚手机。李健还坦言自己从不用微信,只靠电话和短信联系。


他说:“我是一名创作歌手,我需要保持专注,才能达到高质量的输出。” 



深以为然。


我们从小到大都受“加法思维”影响,父母和老师都期望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爱好广泛、热爱劳动、团结同学……”。


所以我们长大后不断给自己压力,要升职加薪、瘦身养 生、读书进步,还要会编代码、学会弹吉他,等等。


看似丰满,但想全部实现,很难。


其实每个人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已经不易,要把所有事都做到极致何等困难。


在人生规划上,我们要学会“减法思维”来规划人生。


用大部分精力,专注于做一件事,而不是兼顾所有的事。


著名的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出生于1878年,她学跳舞之前,美国舞蹈界只有三种舞蹈:社交舞、体操还有芭蕾。


社交舞是贵族们用来社交的工具、体操门槛太高,芭蕾舞成了当时最流行的舞蹈。

但芭蕾舞也对形体要求很高,精致的裙子,精致的妆容,高质量的动作。


在这种背景下,伊莎多拉·邓肯创造了与这些舞蹈都大不相同的现代舞。


她在表演这种舞蹈的时候,赤脚、宽衣,丝毫没有一点端庄的样子,因此这种舞蹈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



但邓肯从来没有因为别人的目光改变自己的想法,相反,她在现代舞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在邓肯的自传里,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我夜以继日地在排练室里潜心创造一种新的舞蹈,我经常一动不动地伫立几个小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母亲见我一动不动地呆立那么长时间,觉得非常紧张。


可我依然不停地思索,并且最终找到所有舞动动作的弹力中枢,一切动作发生变化的核心。从这些发现中,我逐渐建立起了我的舞蹈体系理论基础。”


她切断了生活中一切与舞蹈无关的事物,专心钻研现代舞。


在断舍离的状态下,情绪不受抑制和牵绊,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这才有了后来舞蹈界的多元发展。


断舍离的本质是专注。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现达到巅峰水平。



社交上的断舍离
珍惜情感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砍柴的人途中偶遇一个放羊的,交谈甚欢,便坐在树下聊了一天。晚上该回家的时候,放羊的羊全都吃饱了,而砍柴的两手空空回家。


没有意义的社交,耗费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精力。


我有一个朋友,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参加一些应酬,每周六他都会推掉所有的安排,在家待一天,听听音乐,看看书。


他说,过多的无效社交令他非常疲惫,如果连续应酬,必须独处一天才能充电,将状态调整过来,找回迷失的自己。


如果毫无克制地沉浸在无效社交中,会让人不在状态,误认为维系那样的人脉才是人生的意义,这样就错了。


真正的人脉绝不是依靠酒桌上的推心置腹换来的,真正的人脉,是时间帮你留下来的。



去年《向往的生活》这档综艺节目热播的时候,一向以“高情商”著称的黄磊老师的“两幅面孔”被网友骂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期节目的嘉宾都是参加选秀的选手,虽然每个人都有很高的网红流量,但黄磊老师并不认识。


所以,当选手们来的时候,他只是礼节性地点个头打声招呼,然后继续躲到厨房做饭。


但当他多年的好友老狼到访时,他很热情地攀谈,与之前判若两人。


后来,在餐桌上,黄磊很耿直地和大家说:“因为我和你们并不熟,我没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扯,所以你们和我打招呼,我没那么热情。”


就因为这句话,他被网友评价成“不懂人情世故”,大家认为,即便不熟,也应该假装热情一下,为了扩展人脉。


但黄磊只是笑笑,不做回应。


也有网友认为,对于黄磊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可能不需要费尽心机讨好别人,因为他本身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响力和人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讨好别人,广交朋友,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不然。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无效的社交,即便身在的人群,依然感受不到充实,且时间和精力都被浪费掉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值,顾及太多所谓的“人脉”会让很多人分走属于你的能量,而对于真正需要用心维系的友情,却往往被忽略。


我们与其费劲心力讨好每一个人,不如把精力放在少数值得深交的人上。


断舍离的本质是在乎。


将不重要的社交剔除在外,只用心对待值得的人。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真正的断舍离,是化繁为简的智慧。


断舍离不单单是丢掉无用的东西,更是清扫内心的垃圾。


它是一种生存技能,更是一门生活艺术。


选择断舍离,也是选择全新人生的开始。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住在凌乱的房间里,活不出高级的人生
黄渤再度哽咽:人生最坏,不过是大器晚成
教育部宣布,高考延期:人生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挺过去
全网黑白界面,停止娱乐活动:我多么希望这是愚人节的假新闻
作者简介:邂逅夏至,富书持续投稿变现营学员,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财会金融圈的85后职场妈妈,愿每个文字都有温度,愿每个灵魂都有归属,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商城

你若喜欢,为富小书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