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焦点效应”:做人别高估自己

富小书 富小书 2021-07-28



文|董若晗
越高贵的人,才会越谦卑;越有本事的人,才越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中,一些人穿上印有过气歌星头像的短袖,走进一个已经有5个人在的房间。


研究人员先询问穿短袖的被试者:“你们觉得会有几个人留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


再去问房间里的被试者:“是否有留意到短袖上的头像?”


结果显示,穿短袖的被试者觉得有5成以上的人留意到他的衣服,但事实上只有1成的人表示留意到了短袖上的头像。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


这就是有名的焦点效应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放大自己,把自己当做焦点。


总是要在经历过一些事后,才发现,你其实没那么重要。



很多难堪,

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知乎上有个提问:如何看待你在别人眼里的地位?


有位网友回答说: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实际地位,永远比你认为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要低。


虽然扎心却很真实。


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大概率下其实只是自作多情。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自诩书法写的不错,喜欢给人题字。


有一次,他参加“雅集”,就是古代读书人的聚会。


在人群中,他忽然发现一个熟人,正拿一把打开的扇子,扇面洁白干净。


他大喜,急忙拿起旁边桌子上的一支笔,大步过去,把扇子从熟人手里夺过,就要题字。


对方定睛一看,神情大变,立刻扑通一声跪下了。


他兴高采烈地说:“不过写几个字,区区小事,何必行此大礼?”


对方说道:“我不是求你写,我是求你千万不要写!”


四周投来诧异的目光,那人拿着笔和扇,呆立在原地,尴尬地不知如何是好。


生活中,我们在面对一些人或事时,也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喜欢以高姿态自居。


这样的态度也许会让我们享受一时的快意,可一旦遇到不愿陪你“演戏”的人,难堪的只会是自己。


《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物或恶之。”


自以为是的行为,只会令人觉得厌恶。


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其实,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一个笑话。


而其缘由,不过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一场误判。



没有人,

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前几日,朋友小宁与我发微信聊天,一直在说自己非常后悔冲动地与老板提出辞职。


小宁所属的部门,由于最近公司的人员调整而人手紧缺,这样一来,自然每个人手里的活都会比平时多一些。


加班,成了那段时间的工作常态。


一天,小宁忙完手头工作,正准备去公司楼下吃个晚餐,就被经理叫到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经理就气冲冲地把一份文件拍到桌子上,说:“你是怎么做的工作,这么一份简单的表格,居然出现好几处错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斥责,小宁突然觉得面子不搁,与经理大声辩驳:


“部门人手这么少,一天手忙脚乱的能不出错吗,每天累死累活还得不到认可,我干脆辞职吧!”


小宁已经在公司工作十个年头了,而且在众多同事中,工作能力是相对较强的,他以为经理会看在自己是个“老人”的份上,出言挽留。


可是,让小宁没想到的是,经理淡定地说:“要辞职的话,就去人事办下手续。”


就是这样,小宁还天真地以为经理只是吓唬他,也许过几天就会给他打电话叫他回去上班。


距离小宁离开公司已经过了一个月,他没有接到公司的任何电话,而且他听说自己的工作早就有人接替了。


本来不出意外的话,过了年小宁就可以得到提升。


而此时,他却要在经济不济的情况下重新去找工作,内心的懊悔可想而知。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或工作是“非你不可”,可惜却总有人看不透。


八月长安在《最好的我们》中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就连赚得满盆满钵的直播一哥李佳琦,都会因为害怕粉丝流失,无论何时都不肯落下一场直播。


只不过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自己今天偷了懒,也许明天就会有人接替自己的位置。


觉得自己永远无可替代,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错觉。



越厉害的人,

越不把自己当回事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志得意满、心高气盛,反而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陈道明在30岁出头的年纪里,就揽获了两项国内电视剧的重要奖项,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怎么也算是个“腕儿”了。

 

直到拍《围城》的时候,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相识改变了他。

 

陈道明在两位先生的谦逊从容里,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贫乏、精神的轻狂。


“在文化的面前,学问面前,我觉得自己那点名气连屁都不是!”


从那以后,他便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爱参加宣传活动。


拍完戏,别人都会出去喝酒唱歌,他却转身就回家,潜心学习,饱读诗书。


远离了浮华,陈道明渐渐地放平了心态,看清了自己。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名利,不过也是别人因为角色加持给他的光环。


后来他说:“演员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一个戏子。”


在这个人人都自称“老师”的时代,陈道明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了清醒的认识。


自此,陈道明虽然处于半隐退状态,但每次出现热度都不减,愈发地受人敬重。


有人说: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越高贵的人,才会越谦卑;越有本事的人,才越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正真强大的时候,才能够淡然看待外在的事物。



认清自己,

沉下心来低头赶路


饰演过香奈尔的雪莉·麦克雷恩,曾经提出过一个20-40-60法则,说的是:


20岁时,你总在担心别人是怎么看你的;

40岁时你觉醒了,“我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

60岁时你才发现,根本没人管你。


说到底,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关注你。


大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所以永远不要高估自己。


早点认清这一点,更有利于我们幸福的生活。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完善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怀谦卑,才能行稳致远。


愿我们都能脚踏实地,仰望星光。


Mokkom·多功能桌面养生杯

食品级材质,人性化设计

小如水杯,养身壶、水杯二合一

调温定时,随时喝上一口温热水


富书宠粉价

109元/个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懂得认怂,是一种人生智慧

“不会说话”,再优秀的人也毁了

《拆弹专家2》60岁的刘德华再度吸睛:一个人的底气,都是成绩给的


作者简介:董若晗,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变现营2.0学员,富小书的人,天马行空双鱼座,永远保持好奇心的90后,写有温度的文字,过有态度的人生,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商城

你若喜欢,为富小书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