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情商的人,都有“两副面孔”

富小书 富小书 2022-11-26

 

文|万花筒
来源 | 富小书原创
你的热情要留给真正需要、愿意接纳的人,这样的付出才是有意义。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高情商的人,在社交中是如何表现的?

 

下面的高赞回答是:“对于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关系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对亲近的人,不吝啬该有的呵护和认可;对疏远的人,也能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蔡康永说:“一个人一味地热情,一定是盲目的。大部分时候是冷淡的,才能够对比出你对哪些事情、哪些人怀抱着极高的热情。

 

其实,高情商的人,都有两副面孔。


对有些人,付出太少会寒了心

 

古语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待人真诚,即便疏远也一定会变得亲密;待人虚伪,即便亲戚也一定会变得疏远。

 

在短片《30天的约定》中,新婚燕尔的两人曾约定一辈子不分离。

 

然而随着彼此的关心减少,激情逐渐被生活的柴米油盐耗尽。

 

结婚纪念日,妻子拿到丈夫送的礼物,只是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说了声“谢谢”,然后转身招呼丈夫吃饭。

 

丈夫认为两个人之间没有了爱情,便提出离婚。

 

妻子答应了,但是希望再保持一个月婚姻关系,并且希望男人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一些事情。

 

妻子要求的是:每天上班前抱抱她,在一起时牵她的手,睡觉前说一声爱她,起床后给她一个亲吻。

 

这些都是爱情中的仪式动作,虽然简单,但已经很久没做过了。

 

丈夫起初很抗拒,认为马上要离婚了,做这些毫无意义。但慢慢地,这些别扭的动作,竟然开始变得自然起来。



在这些充满爱意和仪式感的动作中,丈夫也逐渐找回了恋爱时的激情。

 

过去丈夫忽略了妻子对自己的关心,将妻子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不曾主动关心妻子,便以为两人不爱了。

 

短片的最后,是丈夫在狂风暴雨中,追回被车撞倒的妻子。

 

也许人都是矛盾体,拥有时不懂得维护,失去时才知道可贵。

 

作家七堇年说:“这个世上,真心对你好的人,遇到一个,便少一个。

 

我们与其在失去后遗憾,不如拥有时就彼此呵护。

 

正如津端修一和影子,加起来177岁的夫妻,生活的65年里,每天都是热恋。

 

在自家院子里种水果蔬菜,亲历亲为,为每种植物写上标牌和注释。

 

为了让爷爷买游艇,奶奶卖掉自己的和服给爷爷凑钱。

 

爷爷不喜欢吃土豆,奶奶准备三餐时就避开土豆,将平凡的饭菜做出诗意。

 

富兰克林说:“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对别人真诚,自然会收获别人的关怀备至。

 

对别人冷漠,也只能得到别人的不理不睬。

 

没有天生契合的关系,只有用心经营的感情。对身边亲近的人,我们不妨多些关心和理解。


 

对有些人,过于热情只是打扰

 

蔡康永说:“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热情给错了对象,就是与人添烦;关心放错了地方,只会庸人自扰。

 

上个周末,我去诊所看牙,排队时间太久,便和旁边的姐姐聊起了天,互相分享一些变美心得,临走时还互相留了微信,

 

不料,加上微信,竟是噩梦的开始。

 

原来她是某美容院的技师,每天都会给我推送美容院的活动,今天面部spa八折,明天背部刮痧九折,还美其名曰说:看在朋友的份上,如果我去美容院,可以赠送优惠券。

 

刚开始,我还会热情回应,因为不好意思,还用“没时间”、“有需要一定光顾你”的话婉转拒绝。

 

可是时间久了,我渐渐也没了回应的热情,不知道该说“谢谢”还是保持沉默。

 

我只知道她并不在乎我的回应,只是在尽自己对于潜在客户热情的“义务”。

 

作家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道:“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一段关系中,过于热情便成了干涉和烦扰。

 

真正的高情商,都会带着合适的距离感;真正的喜欢和尊重,都会在安全的空间内默默支持。

 

金靖曾在某次采访中说自己不愿意交一些艺人朋友,但大S是她非常喜欢的。

 

某次金靖和大S做完一档节目后,金靖幻想应该可以和大S做朋友,便发了长篇崇拜和喜欢的信息给大S,说自己很喜欢她。

 

过了一会,大S回复说:“好的,金靖谢谢你哦,明天你要加油哦。”

 

一个是热情的崇拜,一个是客气的感谢,金靖顿时很失望,认为自己写了那么多,只收到一句回复。

 

后来金靖反思自己,也许是自己过分热情了,对别人是种困扰,对自己是种折磨。

 

仓央嘉措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敬重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高情商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不过分叨扰。因为尊重对方,就是在尊重自己。



 

把注意力留给最重要的人

 

听过这么一句话:成年人,钱在哪,心就在哪。

 

其实,成年人的时间也是。注意力在哪,心就在哪。

 

每天只有24小时,我们要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人。

 

民国文人钱钟书先生,有人说他不懂人情世故,有人说他轻狂孤傲。

 

《围城》大火,有媒体记者上门采访。

 

钱钟书不仅拒绝了采访,还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一句话,从此杜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

 

别人盛情邀请他参加国宴,他也直截了当拒绝:“我很忙,我不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孤傲”的人,却把所有的深情和呵护给了妻子杨绛。

 

钱钟书自清华毕业后回到老家,与杨绛分隔两地,便书信来往表达相思之情:

 

“依穰小妹剧关心,髾瓣多情一往深;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字里行间的“抱怨”,尽是浓浓的相思之情。

 

婚后两人同在国外生活,某次杨绛因过度劳累没有早醒,一向“拙手笨脚”的钱钟书竟然大显身手,做了有黄油、果酱、蜂蜜的“西式”早餐,照顾杨绛。

 

回国后两人同在清华教书,无论时局如何动荡,经受何种考验,两人总会在夕阳时分,手牵手在田间道路上并肩散步。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际关系的最微妙之处在于,对不同的人来说,要投入不同的精力经营。

 

关系,就是亲疏有别的,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温度和所有人相处。

 

最好的待人原则是,将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给身边亲近的人,将冷漠和细枝末节的简单给陌生人。

 

有人说:“生活中80%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带来的。”

 

对身边人多些关心,对陌生人多些疏离,就能解决很多糟心。



 

最舒服的关系是,

对内亲近,对外疏离

 

很多人的生活常态是:

 

白天和同事、朋友谈笑风生,把热情、随和给了陌生人,回到家里,却把冷淡和沉默留给朝夕相伴的爱人。

 

但其实,你的热情要留给真正需要、愿意接纳的人,这样的付出才是有意义的。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认识更多的人,忘记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记住,被更多的人遗忘。”

 

不要把冷漠的一面留给最爱的人,以为不需经营感情,结果给人失望;

 

不要把热情的一面留给陌生的人,以为可以多些朋友,结果成了聒噪。

 

点个在看,真正的高情商,便该是,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将无限的爱意和有限的时间,献给自己在乎的人。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不要向别人解释你自己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

有一种累,叫凡事想太多(说得透彻)


作者简介:万花筒,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富小书的人,斜杠青年,长期主义践行者,皮囊与灵魂都美,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你若喜欢,为富小书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