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人生智慧,叫“不轻易膨胀”

富小书 富小书 2022-11-26


文|李晴朗
来源 | 富小书原创
满招损,谦受益,任何时代,都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时,他的头脑会很像样的膨胀起来,忘乎所以,妄自尊大。”


所谓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因为沉迷于鲜花和掌声,而将本来作为人生助力的成绩化为阻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珍惜机会,不忘初心,时刻保持清醒和谦逊,才能认清自己,看到生活的真相;才能看清前路,掌舵行进的方向。


膨胀,是在自伤羽毛


前段时间,在一篇文章里,我再一次看到了“雷楚年”这个名字。


作为在汶川地震中冒死连救7人的小英雄典型,雷楚年早已不是第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了。但这一次,令他出名的不再是英雄事迹。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雷楚年15岁,正在读初三。作为班上的体育健将,他是整个教学楼第一批逃出来的学生。


为了营救班里的其他同学,他不顾危险,勇敢逆行,重新回到教室,冒死救下7名同学后,被余震切断了生路。


生死瞬间,雷楚年从二楼走廊栏杆纵身跃向一颗树,下一秒,教学楼轰然倒塌。


死里逃生后,雷楚年去了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成了一名最小的救灾志愿者。


那一年,雷楚年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誉为英雄少年,还入选了“感动中国”人物。



但在这之后,雷楚年变了:出去旅游时,必须住四星、五星级酒店,租车只租最豪华的车。


和一帮初次见面的人吃饭,发现这些人竟然都不认识他,他激动得喊起来:“你们上网搜搜我的名字,看看我到底是谁。”


2015年9月,雷楚年因为以“抗震英雄”名义,先后诈骗21人,合计74万人民币,被判刑12年。



昔日的英雄少年,面对灾难时有勇气、有智谋、有担当,曾经是万千青少年的偶像。


如果能够沉下心来把其中任何一项优点发扬光大,是可以拥有非常不错的人生路的。


但最终,他却以12年刑期收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毁了自己。


富兰克林曾在《穷查理年鉴》中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了解我们自己。”


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劣势,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清醒的认知有助于做出合理的判断。


有了足够清醒的认知,就不会在名利来得太快的时候,轻易地膨胀傲慢,迷失自我。


有了足够清醒的认知,就不会不珍惜羽毛,不讲分寸,不懂敬畏。


有了足够清醒的认知,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谦逊,是在成就自己


北大数学系助理教授,被数学界称为“韦神”的韦东奕,是一个谦虚又认真的人。


韦东奕在读高一时,就入选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在集训队里,他创造了24道题完成23道半的记录,让国家队最牛的教练都叹为观止。


随后,韦东奕连续参加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均以满分夺冠,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在确定被保送北大后,韦东奕本来可以不学习了,但他还是会认认真真地完成高三学习任务,把每道题的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


2013年,他带领北大队,参加了国内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大学数学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结果,北大队战胜了清华、中国科大等高校。韦东奕更是一人拿下6块金牌,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赢得比赛。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北大镇校之宝”。


荣誉当前,韦东奕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认真反思自己:几何很薄弱,还需要恶补。


2014年本科毕业后,面对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名校的邀约,韦东奕选择了继续留在北大攻读硕士、博士,后留校任教。


当记者问到“成为北大老师需要多牛?”时,韦东奕谦虚的一句:“只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便将自己曾经的辉煌战绩一笔带过。


有能力、够努力的韦东奕,成为很多人的榜样。


但是帮助他走得更高更远的,其实还是他面对名利时的清醒和谦逊。



能力强的人太多,但谦虚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远。


因为谦逊,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人身上的不足,更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进步。


因为谦逊,所以可以沉浸在充盈的精神世界里,朴素而纯粹地实现自身价值,爱我所爱,乐在其中。


老子曾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谦逊,会让一个人的“上坡路”走得更远,更长。


远离膨胀,保持初心


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颗“初心”。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毅然投奔了千里之外的小城敦煌。


彼时的敦煌气候干燥,黄沙漫天,与世隔绝,渺无人烟。


但心怀挚爱的樊锦诗,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初心:守护敦煌,报效祖国。



40多年来,她潜心研究石窟考古。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院长的故事,给了无数人精神力量,她本人也获得了“共和国勋章”等无上荣誉。


但淡然与谦逊,始终与她为伴:


一顶手工织的黄色毛线帽,一戴就是十多年,起球了也继续戴。


一件泛白的棉衣,一穿就是四十年,破洞了也继续穿。


面对媒体,樊锦诗总是说:“我就是个看家护院的人,没什么可写的,你们还是多写写莫高窟,多写写敦煌。”



爱我所爱,坚守初心,这是一位科学工作者,在学术专著外,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纵观古今中外,拥有大学问、做出大贡献的天之骄子,十有八九是心无旁骛、低调谦和的。


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如果过度追逐名利,就必然会挤压掉做学问、做事业的时间。


已故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总裁佛里得利·威尔森,曾被记者问到如何才能使事业成功。


威尔森说:“一个人,无论在挖土,还是在经营大公司,他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无论工作条件有多么困难,或者需要多么艰苦的训练,始终能够用积极负责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能够成功,也一定会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拥有使命感、积极负责是一种优秀品质,自信专注、乐观豁达同样珍贵无比。


如果一个人有着坚定的初心和梦想,能够自信豁达地对待自己要做的事情,哪里还有什么余暇去“膨胀”呢?


只有专注而坚定的人,才能更加高效地成就自己,创造价值。



圣经《箴言》里说:坏败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


满招损,谦受益,任何时代,都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把名利看轻,个人放低,财富看淡,才能在事业上做到心无旁骛,专注于奋斗和奉献本身。


而刚取得一点成就,就膨胀自大,奢华颓靡的人,注定走不了多远。


过往所得的一切,也将如数归还。


把膨胀从我们人生的字典里删去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名人,但我们都可以成为内心充盈,从容坚定之人。


点个在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微习惯,让坚持变简单

社交最大的错觉,是互不相欠

智慧人生的四个秘诀(深度好文)

作者简介:李晴朗,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家有小学生的80后职场妈妈,终身学习者,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你若喜欢,为富小书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