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首届“跨学科视野下的生态法”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首届“跨学科视野下的生态法”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推送日期:2018年5月24日
截稿时间:2018年7月1日
会议时间:2018年7月20日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会议主题:“共识与分歧:生态法与传统法理学对话”
会务邮箱:shengtaifayanjiu@163.com
首届“跨学科视野下的生态法”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共识与分歧:生态法与传统法理学对话”
邀 请 函
尊敬的 女士\先生: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生态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论断。为推动青年生态法学者对生态法治基础理论及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提升与传统法学学科、跨学科学者的沟通与对话能力,加强不同学科青年学者的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凝聚青年学者的学术智慧与共识,实现不同学科和领域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的培育和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拟于2018年 7月 20 日在北京市举办“跨学科视野下的生态法”青年学者学术论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宗旨
真诚切磋学问、理性交流思想、探讨学科前沿话题、开展跨学科对话与交流。
二、论坛原则
辩论无讳、平等对话、群而不党、求同存异、理以省己、开放包容。
三、论坛议题
本次论坛主题“共识与分歧:生态法与传统法理学对话”。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议题:
1.生态法与传统法学理论:挑战与对话
2.上世纪70年代苏联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型:必要性与价值诉求
3.生态法的“后现代性”:伪命题?
4.“环境法”与“生态法”:规范伦理与伦理规范
5.生态法之属性:部门法与领域法之争
6.法学体系中的生态法:法律科学的边缘与前沿?
7.生态法与环境科学:本质属性抑或知识背景?
8.生态法与其他法学学科:学科属性与调整边界
9.生态法:权力本位?义务本位?
10.生态法的法典化:“理论幻构”与“政治狂欢”?
11.其他问题。
四、论坛主办方、时间及地点
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时 间:2018年7月 20日(星期五 )09:00-17:0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
五、参会准备
研讨者可围绕上述主题,结合自身学术兴趣和研究实际认真准备和参与研讨。论坛鼓励与会者提交学术论文或智库对策。基本要求如下:
1.学术论文应紧扣主题,观点鲜明、语言精炼、学理性强、逻辑清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字数不低于1万字,引文注释及格式要求参照《法学研究》的规定。文尾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学历、单位、职务、联系方式)。论坛组织方将根据论文质量向《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国际法研究》推荐发表,或作为专题组稿。
2.智库对策要求:问题突出鲜明,学理分析具透,建议务实中肯。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论坛主办方将通过智库平台以要报形式报送国家相关部门。
3.上述成果应以WORD文件形式,于2018 年 7月 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请在邮件主题栏标明“跨学科视野下的生态法”青年学者学术论坛论文+单位+作者)发送至shengtaifayanjiu@163.com。
六、论坛规模与拟邀人员
为了能够深入探讨相关议题,论坛规模原则上控制在30人(环境法学者不超20人,其他学者不超10人)以内。除非必要,论坛原则上不搞仪式化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受邀人员包括国内各科研机构、高校有理论兴趣和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国家相关机构及社会团体中对相关议题感兴趣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公职人员和实务界人士。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知学者”。
七、会议费用
本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与会者就餐由主办方负责。如需住宿,主办方可协助预定宾馆,费用由参会者自理。会务组不提供接送站服务。
八、参会报名
即日起即可报名参会。填写《参会回执》后通过邮件发送至会务组,经确认通知参会。参会报名截止时间2018 年7月1日前。
九、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010-64022191
联系人及电话:
岳小花 15901407598 ;张忠利15101172916;林潇潇15901004908
邮箱: shengtaifayanjiu@163.com
附:参会回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18年5月18日
附: 参 会 回 执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或职称 | 联系电话 | 往返班次 |
内容及排版来自:法学实验室(西南财经大学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官方支持)
全 部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