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社会科学》(2022)“法律人类学在中国”专号征稿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2)“法律人类学在中国”专号征稿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22)
“法律人类学在中国”
专号征稿
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律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宽。从文化遗产、话语分析到人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再到金融市场、国际仲裁,都出现了很多法律民族志作品。近年来,法律人类学又进入到职场歧视、新兴科技、粮食主权等领域。这使得法律人类学似乎已经变成关于法律的“百科全书式”的研究,不断彰显较强的实用特征。
与此同时,法律人类学在与法律社会学的竞争、融合过程中,也开始使用定量方法。但深度田野调查仍然是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这样充满活力、有着独特方法的法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为理解当下中国的法律实践提供多元、细腻而生动的视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推动法律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法律和社会科学》将在2022年出版“法律人类学在中国”专号。我们将专号名定为“法律人类学在中国",也是直接得益于费孝通先生文章《关于人类学在中国》的启发。凡有关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经验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研究、知识研究,以及与人类学相关的其他跨学科法律研究,我们都欢迎来稿。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法律人类学问答”,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书面作答。问题如下:
1. 法律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您认为法律人类学与政治人类学,以及法律社会学等邻近学科是怎样的关系?
2. 能否分享您最为深刻的一次田野调查的经历?以及之后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包括完成了什么研究作品?
3. 人类学和法学两门学科如何相互获得有效的知识?
4. 能否简要评述2000年以来法律人类学的进展?
5. 能否推荐几本对你影响比较大的经典著作(不限于法律人类学)著作?
6. 对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或中国同行有什么建议?
令人高兴和鼓舞的是,年届九十高龄的著名法律人类学家劳拉•纳德(Laura Nader)教授,在收到我们的来信后,她很快书面回答了上述问题。
本辑专号由侯猛(中国人民大学)和王伟臣(上海外国语大学)两位老师共同主编。
投稿请至:https://flsk.cbpt.cnki.net (关注“法律和社会科学”微信公众号搜索)。
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4月1日。
《法律和社会科学》编辑部
2021年12月1日
【TSSCI】TSSCI 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