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位尊崇英雄的老兵张永春: 39载,英雄存我心!

2018-04-06 中国陆军 中国陆军


▲祭扫离开,张永春回望英雄墓碑,恋恋不舍。        

 

清明节前夕,潇湘大地,阴雨绵绵。

一位年过半百、霜染两鬓的退伍老兵千里辗转赶赴湖南,尔后又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行进在山路上,风尘仆仆地奔向衡南县三塘镇一处墓地,拜祭一位已逝战斗英雄。

这位从江苏海门赶来的老兵叫张永春,古铜色的大脸上写满坚毅,英雄的情结藏在心底。

一位尊崇英雄的老兵张永春

39载,英雄存我心!

■谭长俊 吕志存 张钰朋 郭  勇

▲张永春精心擦拭英雄墓碑,让英雄的精神焕发新的光彩。

面向英雄的墓地放眼望去,正值金黄的油菜花绚烂开放,层层叠叠,一泻千里,像是簇拥着久违的亲人,竞相捧出田野间熟悉的花儿,献给家乡的战斗英雄——罗亮泗。

▲连队经常在战斗英雄罗亮泗塑像前开展英雄主义精神教育。

墓前,仪式上介绍英雄的事迹,张永春语音铿锵。抗美援朝战场上,战斗厮杀的场面仿佛回放眼前:1950年11月初,在第一次战役首战云山战斗中,罗亮泗所在“红七连”遭遇到了武装到牙齿的美骑兵第1师第8联队,在敌坦克疯狂逼近我阵地时,当时仅有17岁的罗亮泗以惊人的勇敢,跳出战壕,将联装的爆破筒插入敌坦克负重轮之间,炸毁敌坦克,阻击了敌前进通道,为消灭敌创造了有利条件。罗亮泗因此成为志愿军中最早、年龄最小打坦克的“爆破英雄”,创造了用爆破筒打坦克的范例,荣立特等功一次,事迹在1950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北京大学曾有一个班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为“罗亮泗班”……

▲张永春讲述通过《衡阳晚报》等途径寻找英雄罗亮泗的过程。

张永春抑制不住激动,继续介绍:“罗亮泗作战3次,负伤2次,定为三等甲级伤残。1952年,战斗英雄罗亮泗从后方医院复员回乡后,把自己荣誉封存起来,在一个国企工作默默无闻27年……”

缅怀现场,也难有人知道,就是眼前这位熟悉英雄事迹的老兵,在寻觅心中英雄罗亮泗的历程中,不知不觉中跨越了30余个春秋。

张永春于1980年入伍,成为“红七连”一兵。当年,连史馆内,矗立着罗亮泗高大塑像,英雄的事迹令他默默记在心间,英雄的情结悄然在心底萌芽扎根。他在英雄模范激励影响下,也成为了各级选树的先进典型并立功受奖。退伍返乡后,他不忘初心,尊崇英雄的情愫更浓,一边忙于生计,一边开启了寻找英雄之旅。

▲在罗亮泗墓碑前,以崇敬的军礼,缅怀英雄。

老英雄,你在哪里?千万里,我找寻着你。经去英雄的入伍地湖南新化多方查找,未果。后来信息快速发展,微信普及,通过老战友查找。于2015年有了一丝线索,9月11日在《衡阳晚报》媒体,刊出《罗亮泗,“红七连”战友们在找您》见报稿,才终于打听到了罗老英雄的归宿,此时,距罗老离世已近20年。

得知有了罗亮泗的消息,已是93岁高龄、曾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三营教导员的王少伯,在病榻上,用颤抖的手题写了“威震敌胆,名传华夏”八个大字,来评价当年麾下勇敢的这名战士。

▲在老英雄墓前,张永春致以崇高的敬礼并献花。 

虽此生难与英雄谋面,但张永春还是在英雄的感召下,第一时间飞赴罗老家乡祭祀,出资将墓地修葺一新,并亲手立碑把英雄闪光的事迹镌刻了上去,表达对一个逝去英雄的那份深深崇敬。

▲缅怀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罗亮泗祭扫活动现场。

手捧菊花,眼噙泪花,当地政府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代表,以及就近赶来的群众,一一鞠躬,一束束白菊摆满了罗老英雄的纪念碑前。

“那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荣耀的热泪。”罗老英雄的小女儿罗积银平生第一次竟是那样的激动,在父亲的坟前,她泪满双颊。


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谭长俊   吕志存   张钰朋   郭   勇

刊期 |   20180694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