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京与列宁:跨越时代的知音?

米未言 欧亚新观察 2020-09-08

点击“欧亚新观察” 欧亚资讯一手掌握



今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虽然正值新冠疫情爆发期,但当天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该党部分党员以及左翼社会团体代表还是前往莫斯科红场列宁墓献花并举行了小型的纪念仪式。苏联,是每一个俄罗斯人心中永远的骄傲与伤痛,作为国家元首的普京也不例外。那普京会试图恢复苏联吗?面临2024年的十字路口,俄罗斯又将何去何从呢? 


普京懂得列宁


普京对苏联和列宁的态度是复杂的。


首先,普京并无意恢复苏联模式,俄白联盟、欧亚经济联盟及大欧亚伙伴关系等虽然与苏联模式有着很高相似度,但却只是普京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抓手。普京曾说过,“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与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普京心中怀念的是苏联的荣光,包括计划经济政策、扫盲运动、公民福利(免费医疗和教育)、二战胜利及强大的国防军事实力等,但绝非苏联的政治体制。普京认为,苏联体制问题严重,包括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严厉镇压措施、枪毙沙皇全家、内战中杀害上万名神职人员、领导人终身制及包括赫鲁晓夫向乌克兰赠送土地(克里米亚)等,正是体制弊端的不断积累和爆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其次,普京虽然抨击列宁决策失误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但却又与之惺惺相惜。一方面,普京认为列宁最大的失误是将原本统一的国家改造成国家联盟。普京在2019年大型年度记者会上说,将苏联改造成为国家联盟并且赋予加盟者共和国脱离联盟的权力为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普京与列宁在执政初期面临的内外压力具有高度相似性,列宁1917年发动十月革命时内部面临着沙皇俄国的残余势力及二月革命后临时掌权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外仍陷在一战的泥沼之中;反观普京,在千禧年之际被“托孤”送上总统宝座时,内部是苏联解体后的民生凋敝及寡头干政,外部则是叶利钦“倒向西方”政策被美国愚弄后带来的战略安全压力。可以说,列宁与普京执政初期无一不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句话,普京懂得列宁。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共鸣,使得苏联解体后的许多年中围绕是否将列宁墓从红场迁走的提议,普京都斩钉截铁地回应,“只要我还是总统,这就不会发生”。



强权向平衡的过渡


在俄罗斯2016年百年最伟大领导人评选中,普京、斯大林与列宁并列第一。如果简单分析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强权会成为最显著的标签。


有俄政坛“灰衣主教”之称的苏尔科夫在其文章《普京的长久国家》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普京主义”深深影响了一代精英,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掌控俄罗斯命脉部门,有的出任部长,有的作为钦差大臣委以重任,还有一些则作为幕僚为普京出谋划策,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早在2014年,尚在担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的沃洛金就在瓦尔代俱乐部的年会上提出了那句名言,“没有普京就没有俄罗斯”。这里有一个细节,今年2月18日,普京解除了苏尔科夫包括总统助理在内的所有行政职务,但其在离职后却表示,俄罗斯新宪法应强化“超级总统制”,宪法修订后,现任总统的任期也应归零后重新计算。这一提法当时引发了一些非议,普京的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不得不出面“灭火”,但后来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总统任期归零”恰恰成为修宪公投的核心。


纵观俄罗斯历史,权力始终依附于强权人物而不是体制或者制度,但普京却考虑得更加长远。由“强总统”逐渐转变成以技术型官员为主体的权力平衡模式成为普京权力架构调整的思路。从这个角度讲,明年的议会选举甚至是2024年总统大选都只是时间节点,而不是终结,“后普京时代”这一提法也将贯穿始终。


在下一个权力周期内,普京有充分时间剔除亲西方的自由派精英而保留信奉新保守主义的新生代技术型官员。而俄罗斯权力架构的平衡与再平衡将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总统、总理、议会权力分配的平衡;二是精英阶层与强力集团+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之间的平衡;三是对体制内反对派的控制。以此次“总统任期归零”的修宪提案为例,俄罗斯共产党充当了“反对派”,甚至在3月中旬组织了数次规模较小的抗议集会,但势单力薄,无果而终,而其他的两个议会政党——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则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倒向普京。


俄罗斯原定的修宪公投日期就是4月22日,没错,就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但后因新冠疫情在俄扩散而被迫推迟。正如前文所述,修宪公投是权力架构调整的关键步骤,外界普遍误以为公投后将会出现“弱总统、技术型总理、强议会”的政治格局,而普京的“强国梦”将更多地通过一个稳定的权力平衡模式加以实现并延续下去,或许这才是普京心中那个“普京的长久国家”。


(作者:米未言,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