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细胞】你所不知道的血小板

无奶树 biokiwi 2021-03-24

全文共2898个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最近在网上热播的一部动画,7月新番《工作细胞》,可谓是引起了一大波科(lo)普(li)的热潮。动画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体血液和免疫系统中的多种多样的细胞生动地展现给大家,包括血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等,对于一部动画来说已经是非常全面了。

红细胞的帽子其实是她的本体哦,也就是一个中间凹陷的形态,除此之外后期出现的有核红细胞的帽子还会带一个小球球来表示细胞核,非常可爱呢。至于其他细胞可能因为长得比较emmmm所以就只是个鸭舌帽了


而里面对于每一种细胞,每一种人体反应都有作一定的科普,包括静脉瓣、荚膜、淋巴管等等,这些就在第一集就已经借助主角红细胞迷路的特点亦或者白细胞的战斗场景一一呈现给了大家。


独播平台bilibili上,有观众总结了第一集中出现的科普内容,而之后几集也都是这样几十条小知识,非常简洁易懂,同时也结合着作者奇妙的世界观中的故事,使得科普很有趣


这样的一部动画,从剧情或者是普通动画的角度来看,其实都是平平无奇的,俗套的不断偶遇的爱情故事、单元剧的形式、群像性的演员,可以说其实都很常见了,之所以能火起来,一方面关键在于这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故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萌萌的血小板,吸引了不少路人观看。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血小板的故事


这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血小板。图中蓝紫色,带有很多触手的就是血小板……闭嘴你干嘛给我看这个!

这个才对嘛,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老婆……

诶诶别打人啊住手住手


真实的血小板也是“小萝莉”吗?

我们身体里的血小板至少满足了“小”这个条件,直径只有2-3μm大小(红细胞为7-8μm),但是萝莉或者可爱这样的词可能就说不上了(见上图)。那些触手主要是因为在受到了刺激而产生的伪足,呈现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这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的血小板,图中紫色的小点就是血小板了,而相比之下淡红色的红细胞以及紫色巨大的白细胞就仿佛是庞然大物一般了,这可能也是动画把血小板设计成小萝莉的原因之一吧


血小板身上带有很多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P),而这些糖蛋白主要承担着受体的功能,即可以和一些相应的配体相结合,使得血小板行使黏附、聚集等相应的功能。这就好比古代的虎符,两块虎符可以完美拼合行使命令,受体和配体也是可以相互结合而引导之后的进一步相互作用。


GPIb其实就是糖蛋白的一种,还有GPIX、GPV等,他们共同组成糖蛋白复合物可以与图中说的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相结合,而发挥作用。至于这个感觉有点拗口的名字,则是一位芬兰医生,发现了这一因子缺陷的疾病而因此命名


血小板在人体中含量虽然不如红细胞那么多,但也有(100~300)x109/L ,正常人的血小板会在6%~10%的范围内波动,通常在剧烈运动后或者妊娠中晚期会比较高(估计是这时对于血管壁等的修复有较高的需求)。


血小板手里拿的工具都是些什么?

动画中血小板似乎非常忙碌,总是在搬运一些东西,比如第一集很多大型的箱子,又或者是厚厚的粉色的网,以及怀里还抱着很多螺丝帽一样的东西,这些又是什么呢?虽然已经有了科普,但还是给大家仔细讲一下吧。

第一集中出现的标着Ca2的箱子,其实应该是正二价的钙离子,钙离子不仅在血小板的聚集、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大家要多补钙啊,然后血小板们就会更多的“嘿咻嘿咻”了


血小板中的箱子运送的是钙离子,血液中的钙一般是以钙离子或者是以蛋白质结合的状态存在的(钙才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都是牙齿和骨头),钙离子对于物质的活化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反应的进行也有调控的作用。此外血钙的降低会引起神经过度兴奋,而导致手足抽搐,而过高的血钙也会导致各类疾病。


血小板在洗的其实应该是纤维蛋白原,虽然不是很清楚洗的意义是什么,但纤维蛋白(或者叫血纤蛋白)是在出现伤口,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的


血小板在伤口补上的粉色大网就是纤维蛋白(Fibrin),也称作血纤蛋白,是血液中流动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凝血酶(thrombin)作用下形成的,这一过程也是血液凝固以达到止血目的的主要过程。


其实凝血因子有十几种,完全不是这样一种大螺帽这么简单,不知道血小板能不能分得清呢?


凝血因子其实也没有血小板手上拿着的螺丝帽这么简单,有编号的凝血因子就有十几种,随着多年来的鉴定,有的凝血因子因为其实并不发挥凝血作用,因此也被排除在外了。而且实际上我们之前提到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的酶原、钙离子等等,其实也是凝血因子的一种。不过为了使动画更易懂更可观,这样的表述也无可厚非啦。


血小板对于人都有哪些功能呢?

血小板对人体最主要的功能其实就是凝血作用,她(它)也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而这一具体作用和动画中表述的也差不多,这里就用教材的图示给大家表示一下:

大概流程其实就是这样,不过我估计大家看不懂


大致的流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发生血管收缩,血管通过局部的收缩,降低血液流量,以减少血液的流出。第二步则是上述的借助血小板的激活,利用血小板凝集、黏附的特性,使血小板形成血栓,达到初步止血的目的。最后再配合凝血酶形成的纤维蛋白以及红细胞、白细胞,加固血栓,形成血凝块,更有效的止血。其实这一系列步骤在动画中均有体现,只是可能因为节目效果有一些和实际不符罢了。


其实血小板才是第一个上去聚成团形成血栓的,之后才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事情。不过这么可爱的血小板怎么可以做那种事情呢!就这样吧!


血小板缺乏症是什么?

血小板缺乏是指血小板浓度过低的一种症状,根据之前我们提到的血小板的功能,大家可以想象如果缺少了血小板会发生什么。浓度较低时(50~100x109/L),会导致凝血速度降低,甚至开始自发的发生出血症状(血小板也有巩固血管的作用);浓度更低时(低于50x109/L),可能会导致紫癜,也就是因为血管出血而导致的紫色血块,更低则是会有生命危险。

由于血管出血导致的紫癜,这样的斑块会遍布全身


大家可能会想到一种很熟悉的疾病,血友病,似乎也是和凝血相关,但原理上却和我们说到的不太一样。血友病是由于之前提到的凝血因子的部分缺乏,导致的无法凝血的疾病,也是一种遗传疾病。此外类似的还有我们之前提到的很拗口的冯·维勒布兰德疾病,那则是vWF缺乏导致的另一种类型的血友病。


什么办法才能见到血小板?

割脉?抹脖子?您还是别想了,这样的办法说着玩玩就好。但是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见到你自己的血小板,那就是——献血。这里主要是指捐献成分血,主要也就是捐献血小板啦。献血时通过抽取全血,将所需的血小板或者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再将人自身的血浆、红细胞、白细胞重新输回去,这样的方法来提取成分血。

这个就是提取出来的血小板啦


之所以采用成分血,主要的好处是针对血小板缺乏的病人可以针对性的提供血小板,避免输血造成的浪费或者是其他不良反应,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对于献血者的伤害也很低,一般献全血需要间隔半年,而献血小板则只需要半个月。

不过也请大家注意适度献血,听从血液中心专业人士的安排,不要为了血小板太拼哦!


其实关于血小板的知识还有很多,因为文章长度关系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关注量和阅读量足够多的话,我们将继续讲讲其他细胞的故事!


参考资料:

朱大年, 王庭槐. 生理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工作细胞第1,2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