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漳州观察】漳州人,还记得漳州毛纺厂吧,还有它生产的拉舍尔毛毯??

2017-03-01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


漳州毛纺厂的兴衰故事

□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蔡乐 杨怡静文/图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后,福建纺织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漳州毛纺厂通过引入长三角前沿技术,成为这一阶段本土纺织业的异军突起者。1986年问世的三角梅牌拉舍尔毛毯一夜成名,成为当时畅销海内外的爆款产品,时至今日依然是不少漳州家庭的珍藏。


    新千年前,国内纺织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大量国营厂走向关停并转。漳州毛纺厂未能幸免,在苦苦挣扎多年后启动了政策性破产程序。漳州毛纺厂和曾经的爆款,最终在市场上下架。


    纺织业大潮中异军突起


    漳州毛纺厂,至今还是漳州9路公交线路中的一个站点。如今,除了公交站牌,市民很难在这里找到关于毛纺厂的记忆。2007年5月30日,毛纺厂正式宣布进入破产清算期,成为漳州最后一家执行政策性破产程序的国有企业。


    上世纪80年代,这片土地还是另一番景象。


    1984年,18岁的李豫福成为毛纺厂机修车间的一名学徒。这时的毛纺厂,以生产当时风靡全国的腈纶膨体纱为主,生产线24小时不停转。“要从附近农村招临时工,2000多人三班倒还忙不过来。”李豫福说,尽管任务繁重,漳州的年轻姑娘们依然托关系也要进毛纺厂,“学徒每个月就有16元工资,厦门航空公司刚成立时,还到厂里来招空姐。”


从日本引进的经编机,这是生产拉舍尔毛毯的重要设备。(资料图片)


    福建纺织业在上世纪50年代末才正式起步。1958年,厦门兴建厦门纺织厂,这是省内第一家纺织厂。同年,漳州投建了省内第一家麻纺厂。直到改革开放后,福建纺织业才开始阔步向前,重点扩大了化纤、印染、针织、毛纺等行业的生产能力。


    也就是这时,福建轻工系统要求新建一家膨体纱生产企业,漳州争取到了这一项目。1979年,漳州毛纺厂在位于西郊的漳州粮食复制品厂的旧址动土。


    当时,相关技术在省内还处于空白。“技术人员组团赴上海接受培训,原料、设备也大都来自上海。”李豫福还记得创业初期时的艰苦场面,“我哥哥是厂里的司机,经常驾着东风大货车去上海拉原料和设备。”


    为了培养技术人才,1983年,毛纺厂与漳州职业技术学校联合设立纺织机工班,订单式培养人才。与此同时,厂里还定期举办技术比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风气。漳州毛纺厂生产的膨体纱,是当时下游厂家争相抢购的紧俏货,行销全国。


    拉舍尔毛毯一夜成名


    漳州毛纺厂的黄金时代,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角梅牌拉舍尔毛毯,是其代表产品。

拉舍尔毛毯展销部(资料图片)


    1985年,漳州毛纺厂从日本引进拉舍尔毛毯生产线设备和技术,并于次年正式批量生产。

    拉舍尔毛毯甫一问世,便成为市面上的爆款产品。当时的媒体用“一夜走红”来形容其风靡程度。数据显示,投产三个月,近4万条毛毯便被抢售一空。

    63岁的邹吓晶清晰地记得家中第一床毛毯就是拉舍尔,那是1989年乔迁新居时亲戚送来的贺礼。“色泽鲜艳、手感舒适、经久耐用。”邹吓晶说,至今她还保存着这床毛毯。


    当时,拉舍尔毛毯属于奢侈品,在百货商店卖到182元。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闽南地区有“母舅联”的习俗。但凡外甥结婚,母舅送上红绸缎作为贺礼。拉舍尔毛毯上市后,便取代了绸缎,成为结婚贺礼的首选。因此,在漳州,家家户户几乎至少有一床拉舍尔毛毯。“许多人为了买到便宜的毛毯,想方设法找领导拿批条、开后门,去厂里买次品货。”


    拉舍尔毛毯走红之后,漳州毛纺厂又经过了多番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当年,毛纺厂的毛毯产能近40万条,产值超过4000万元。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还很快打入了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80%产品用于出口,成为当时漳州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漳州毛纺厂试图寻求更大的海外影响力。2015年,漳州举办的外事图片暨礼品展,曾展出一幅历史照片。照片记录了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漳,出席漳州国际毛纺有限公司揭幕典礼。当时,漳州毛纺厂与澳大利亚麦夸里毛纺公司合资,成立国际毛纺有限公司,这是漳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93年,漳州毛纺厂改制成立福建金峰纺织集团公司,当年产值便首度超过亿元。1994年出版的行业杂志《福建轻纺信息》在《参与市场竞争 求得自我发展》一文中,将该公司的成功经验概括为:“勇于竞争,拓宽市场;居安思危,加快技改;用心谋略,稳操胜券。”


    无可奈何花落去


    漳州人没有想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值过亿,却是漳州毛纺厂最后的繁荣。

    当时,李豫福从部队复员回到厂里当司机。但这时,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已不复存在。“订单量锐减,只有少部分车间还在生产。”更让李豫福感慨的是国营厂内部的低效管理,“工人中午就在地上枕着拉舍尔毛毯睡觉,大量资源被浪费”。

市民展示家中珍藏了20多年的三角梅牌拉舍尔毛毯。


    曾经作为毛纺厂的一线女工,邹吓晶则感受到了来自市场浪潮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初期,漳州毛衫厂、蚊帐厂等技术门槛较低的纺织国营厂,相继因经营不济被并入毛纺厂。“相关技术逐渐普及,大量民营纺织企业兴起,国营厂里的供销人员更是跟公家抢生意,利用厂里的市场资源与原料,拿到订单就自己生产,钱自己赚。”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纺织业产能过剩现象愈演愈烈,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纺织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兼并破产政策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漳州大量国营纺织企业走向关停并转。


    漳州毛纺厂的故事并未在这里就终结。1998年,漳州毛纺厂启动了一系列生产自救计划。“一方面为广东客户代加工,一方面争取订单,勉强维持企业运转。”时任漳州毛纺厂办公室主任林华南还记得,当时的厂领导曾争取到一笔200万元的拉舍尔毛毯订单,却因为资金匮乏无力采购原料,这个被视为及时雨的订单,最终也没有让毛纺厂起死回生。


    2006年,漳州毛纺厂申请政策性破产并获批。2007年,该厂正式启动破产清算手续。直至破产时,毛纺厂职工依然超过1500人。而后,毛纺厂的资产被出售。三角梅牌拉舍尔毛毯,自此退出市场。


——————————————————————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gc@126.com


微信ID:fjrbzzgc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