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绘绿色画卷!城市副中心打造北方平原森林城市典范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暖阳下,几名市民在漫春园正悠闲地晒太阳,身旁的白皮松郁郁葱葱、绿意盎然。2022年,通州区对漫春园、玉春园等运河西大街沿线5个老旧公园进行了全龄友好化改造,推进这些地块的绿地改造提升。


五年来,城市副中心从未停止追寻绿色的脚步,大尺度建绿、大密度增绿,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绿色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最鲜明特色,成为生机勃发的最生动诠释。



2022年11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新一批26个“国家森林城市”名单中,城市副中心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创建36项指标已全部达标,成功摘得国家森林城市这一“金字招牌”,成为北京市5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唯一平原地区植树造林的城市。


如今,俯瞰城市副中心,水清岸绿的河湖、生机盎然的森林公园、美丽的休闲绿地,一幅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崭新画卷正在北京东部徐徐铺展开。



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森林面积已达45.42万亩,实施造林25万余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40.6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11平方米,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城市底色。


林业碳汇能力显著提升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通州区通过两轮百万亩造林建设,做好生态碳汇“加法”,积极落实碳排放、碳中和,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碳中和”实践的平台。



“我们持续加强高碳汇乡土树种的应用,提升碳汇和生态效益。通过建设公园绿地和城市立体绿化,做好碳排放‘减法’,缓解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污染,实现间接减排。”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城市副中心目前林地、绿地、湿地年碳汇量已达50.2万吨,每年约有71万立方米修剪剩余物得到资源化利用,森林单位面积碳蓄积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去年,城市副中心首个碳循环公园和首个区级5G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精准开展森林抚育和亲近自然健康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并根据城市景观林、生态林、文化林等不同功能需求,探索森林定向培育和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落实公园城市理念,更好地发挥公园服务功能,切实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表示。



目前,在各乡镇,按照“一园一特色”要求,以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及宋庄文化创意小镇等特色小镇为引领,建成台湖万亩游憩园、宋庄文化公园等8个地域特色浓郁的精品镇域公园;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全区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2个,首都森林城镇3个,首都绿色村庄12个,建成村庄公共休闲绿地416处。



依托大运河、温榆河、凉水河等水域,打造以水为魂、以绿为体、林水相依、自然和谐的全域森林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底,水岸绿化率达到98.26%。


同时,大力推进亲水绿道建设,建设北运河、运潮减河等健康绿道300多公里,城区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2公里。



构建了级配合理、均衡分布的城乡公园绿地体系,绿色通道成环成网,充分体现和谐宜居示范成效。


2021年至今,为让碳汇和生态效益得到提升,城市副中心累计建设生态保育小区49处,通过搭建本杰士堆、人工鸟巢和昆虫旅馆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


目前共监测到野生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大鸨、白鹭等珍稀鸟类迁徙到副中心越冬,受到市民朋友们广泛关注。



作为北京东南部的生态屏障,通州区在持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还不断丰富树种多样性,强化生态廊道互联互通,森林灾害有效防控,有害生物成灾率1‰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沿北京城市副中心西部构建32公里长、500米至1000米宽的西部生态绿带,沿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构建50公里长、3000米宽的东部生态协同发展带,形成了卫翼东西、贯通南北的防护林和风景带。




通过实施廊道加宽加厚工程,将孤岛状的湿地、片林连接起来,有效解决了森林孤岛化问题,保证了生物迁徙路径的畅通。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保留原有片林并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建设动物保育小区和救助站,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的自然生境。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区野生鸟类记录已达到357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应绿尽绿

增加大尺度绿色空间



水清岸绿,蓝绿交织。近五年的“创森”时间里,通州区紧密围绕“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森林城市建设愿景,全面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


目前,俯瞰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的底色格外醒目,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已初步显现。



“城市副中心在启动建设之初,就规划了潮白河生态带、东南郊湿地、马驹桥湿地三座万亩以上森林湿地,宛若三块巨大的‘翡翠’,将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温柔环抱,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也是在曾经的工业遗址上建成的,如今,一个又一个大尺度公园建成开放,各个公园绿地已成为周边居民惬意的休闲港湾。”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上一轮百万亩造林新增19.3万亩绿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造林20余万亩。



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台湖公园等万亩以上森林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1处,建成北运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375公里。


并坚持科学谋划,形成了“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布局。在东部实施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等8项工程,新增3.5万亩生态绿带,促进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


在西部实施永顺城市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6项工程,新增2.6万亩生态廊道,增强了副中心和市中心城区的生态联系。


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打造的13处公园,目前已建成9处,正在推进实施4处。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将建设形成万亩以上的森林组团10个,千亩以上森林组团50余个。全区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公里服务半径对全区覆盖率达100%。



“通过大尺度建绿、大密度增绿,有效弥补首都东南部生态短板,展现北京平原地区森林城市的独特风貌,这里已经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通州样板。”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文成表示。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潮白河宋庄段右堤路向西看,只见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这里是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一期工程六标段的节点——小杨公园,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总面积4.1万亩,与北三县的万亩银杏林、樱花公园隔河相望,就像一条绿色的项链,紧密围绕在通州区辖区的最东端。



目前,东部生态绿带已形成宋庄北部、宋庄东部、潞城东部、西集东部四大万亩自然森林,十大百亩彩叶组团,这里每天都会有骑行游憩的市民打卡,目前已成为市民健步、骑行,感受慢行休闲生活的重要绿色空间。


33公里风景画廊和40公里休闲绿道,乡野生态的森林基底基本形成,景观带主要以乡土植物应用为主,构建异龄、复层、混交、乡土、抗逆、食源的近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补齐了东部的生态短板。”区园林绿化局负责人表示。



通过搭建城市副中心独有的“两带、一环、一心”总体绿色生态框架,东西部生态绿带初现雏形,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逐渐闭环,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万众瞩目。



375公里绿道横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68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0余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星罗棋布;48处村头微型公园、416处村庄公共休闲绿地亮点纷呈。


在副中心内部,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和留白增绿,清退低端污染产业,实施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建设,“城市绿心”已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在城区范围内,实施西海子公园二期、减河公园等9个城市公园改造提升工程。


结合老城双修及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休闲公园及小微绿地68处,改造提升海绵城市试点绿地空间21个。


实施了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千年守望林、张家湾公园等“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建成通怀路、壁富路、六环西辅路等风景林荫路20条,让广大市民群众真正地享受到园林绿化成果这一“福祉”。


坚持全民参与

增强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



万木成林,家园添绿。城市副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次到通州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宣传途径,广泛弘扬生态文化建设,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创森”氛围。


在每一处植树造林现场,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履行植树义务,形成进社区、进学校等“五进”和园艺驿站、生态课堂等“四推广”宣传模式。



“创森”以来,在城区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设立生态科普教育场所40余处。


与此同时,开展“爱鸟周”“湿地日”“义务植树日”等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市民支持和参与保护自然的意识。



“我们还充分利用义务植树基地、园艺驿站等40余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每年举办特色活动200场以上,线上线下超过5800万人次参与,市民创森支持率、知晓率和满意度均达90%以上。”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各类公园51处,公园均好分布、级配合理。东郊森林公园、张家湾公园等多处大型公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攀升,通过结对帮扶、开展群众性游园活动、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市民群众游园体验感。



以西海子公园、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大运河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已全面开放。


今后,副中心将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构建“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实现由“到公园去”到“在公园中”的副中心公园建设愿景。



目前,“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人人护绿”的生态理念,恰如春风化雨,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又似润物无声,深深植根于广大市民群众的心中。


推进大运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

确保创建成功



为推进大运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园林绿化局对标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大运河森林公园管理处加挂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管理中心牌子,做好智慧景区、创建宣传、全套VI设计及相关产品制作、咨询服务及设备采购4个软件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大运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



同时,园林绿化局坚持做好文明游园引导,做好重大节假日游园管理,深化公园分级分类,发布公园名录,普及公园管理条例,提高居民文明游园意识,通过与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等六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协作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不文明游园行为大幅减少。


“我们通过组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管理中心,景区北区已试运行,并接受了国家文旅部的初步检验,国家文旅部对我们所做的工作高度认可。”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区园林绿化局将引导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管理中心全面发挥和巩固5A级景区创建成效,争取公园绿地配套设施建设政策,促进全区公园品质、建管能力及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绿色福祉。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纲领,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起点,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协同推进城市副中心降碳、减污、扩绿、提质,不断绘就副中心绿色发展新图景,让城市副中心在绿色发展中迸发更多生机和活力。”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城市副中心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绿色空间大幅提升,生态理念深入民心,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已经形成,一幅巨大的人在林中走、犹如画中游的绿色画卷正在古老的大运河畔徐徐展开。



★更多新闻点开看:

通州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3-01-05

区长孟景伟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副中心要干这些大事!一图读懂

2023-01-04

运河商务区:打造大国首都运河金融城!一批知名企业安家落户

2023-01-05

这些大项目加快推进!副中心文化旅游区打造北京文旅新地标

2023-01-04

漷县镇:激活四大引擎助推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2023-01-04

西集镇:网络安全+休闲文旅 打造副中心特色生态科创示范区

2023-01-04

“马桥近邻”谱写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2023-01-04

台湖镇: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新名片

2023-01-03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军志摄影 党维婷 唐建  常鸣微信编辑 杜婧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融汇副中心APP

安卓系统长按识别

苹果手机长按识别

北京通州发布

微信号:bjtzfb

通州官方权威信息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亮“赞”和“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