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看几百年前画纸上的大运河,通州胜过江南水乡——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明清时期的大运河上,无数的漕船往来于河面上,万舟骈集的场景以及运河两岸的风光,成了当时无数丹青画手的素材。
对于一些善于琢磨的河工而言,他们在画纸上绘制出大运河的走向、两岸的城市,虽说观赏性略逊于前者,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本期探宝,继续走进通州区博物馆,看一看几百年前古人在画纸上留下的大运河。
上百公里的运河画近7米长卷
从通州区博物馆北门进入,在镇馆文物之一的军粮经纪密符扇旁边可以看到一幅长长的画卷,名为《运河源流图》。
画卷长7450毫米,宽300毫米,是当时济南府章丘县河工张为衡绘制。
《运河源流图》部分节选
“
全图描绘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台儿庄到北京段几百公里,以及两岸的湖泊、闸坝、山川、河流,还有大小数十个城池,总共涉及600余个点位,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京鲁段运河的地理风貌,对研究运河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画面主体为墨线双勾运河河道与沿途所汇各河流及其源泉和蓄泄湖泊,画芯内填浅绿色。
自山东台儿庄起笔,蜿蜒而北,直至首都北京,上为河右,下为河左,左右画有流域内所经府、州、县、镇城池,多为方形,有个别城池为不规则形状。
城池均为四门,都有城楼,毛笔简单勾勒,城垣填灰蓝色,楼立面涂朱红色。
左面长堤一道,内涂黄灰色,部分黄河段落出现于画卷下部,黄水左流,浪花密布。河流之间有村庄、古迹、山脉,其中山脉的山峰突兀。河道上闸、坝、桥梁众多,多涂蓝色。河、湖、泉、城、山、村、桥、闸、坝、堤等多以小楷书写名称,工整清秀,有部分点位未命名。
图中共绘有运河、黄河等大小河流30余条,台庄闸、南旺闸等水闸71座,卞桥、弘仁桥等桥梁13座,薛河石坝、戴村坝等坝19处,陈庄泉、永丰泉等源泉403处,山湖、南港湖等湖泊18处,夏镇、曲阜市、泰安州、东昌府等城池50座,郗山、泰山等山脉23座,黄林庄、韩庄、孙村等村庄25座,周公庙、孔林等名胜古迹9处,北岸缕堤、黄河堤防等8道。
画面既是踏查的总结,又是形象档案。
上世纪二十年代
运河上船工以蒿撑船行驶
除了这幅图上绘制的城池、河流、闸坝、山川,在画面的一侧还有一行长长的落款。
相关专家表示,这不仅与作者张为衡的身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当时政府对于漕运的重视。
落款共15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河工效力”,第二部分为“山东济南府章丘县监生”,第三部分为“考授州吏目”。
何为“河工效力”?
清代十分重视运河与其他河流的治理工作,特设正二品官员河道总督专门负责,其中河道总督衙门设在山东济宁。
该部门还下设了很多分支部门,在这套体系工作的人统称为河工,那么“河工效力”就是作者张为衡在河工体系里工作的意思。
由此可知,落款的第二部分即张为衡的身份,是山东济南章丘县的一位监生,其中“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地位属秀才之上,举人之下;落款第三部分就是张为衡的职位,即州吏目。吏目是衙门中职位较小的官职,主要管理衙门中的档案文书。
《运河源流图》部分节选
专家认为,张为衡在河道总督衙门中接触了大量的运河文书档案,这为他绘制这张《运河源流图》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同时这张图的出现也意味着明清时的大运河相较于隋唐大运河,核心城市从洛阳变成了北京,大运河从北京南下直接到杭州,航程减少了900多公里,航行时间和成本都大大减少。
坐粮厅官员策划运河版“清明上河图”
中仓街道的“中仓”之名源于明朝,是明代存放军粮的地方,久而久之这里也是通州区“运河文化”与“仓储文化”的集中所在地。
漫步在中仓街道的通州西大街上,很难不注意到街北侧围墙上的《潞河督运图》。
作为中仓街道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设计方在宋庄聘请了多位手法精妙的画师,历时近一个月才完成。
《潞河督运图》部分节选
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潞河督运图》绘制于清乾隆年间,画卷总长6.8米,作者为清代画家江萱。
而该画所指“潞河”具体指的是以北京通州北关闸为起点,一直通到海里的这段河道。
画卷徐徐展开,图画上漕船、摆渡船等船只穿梭,河道两岸也停放着收起船帆的客船。
此外,田园、农舍、店铺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的商贾、官吏、船工,一派繁忙景象。
诉说着这里在历史上,曾是皇帝东游、万国朝拜、四方进贡、商贾行旅、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
《潞河督运图》部分节选
说起这幅图,不得不介绍策划冯应榴和作者江萱。冯应榴,浙江桐乡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冯应榴出任通州坐粮厅的差使。
通州坐粮厅隶属户部,职掌天津至通州的潞河(北运河)漕河治理、漕粮验收、水陆驳运、征收运税、河畔杂课、仓廒修缮等诸多事务。清朝政府规定,通州坐粮厅每任二年,事毕仍回原部任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
通州运河码头处泊船
冯应榴上任后,恪尽职守,经常到潞河巡察漕运,每当看见河中万舟骈集、帆樯林立时,他就想到老家河流纵横、船只运输繁忙的情景,又想到只有江南老家粮食丰收了,才能有大批漕粮千里迢迢、源源不断地运至京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又看到潞河两岸店铺鳞次栉比,商贾云集,繁荣富庶,想到了为官者的责任。于是他便萌发了将潞河漕运盛况记录在案的念头。为实现这一愿望,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画家江萱,便邀请江萱前来通州参观写生。
江萱,镇江人,乾隆时期画家,善山水。
江萱应邀来到通州,眼前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没想到位于北方的通州城竟胜过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波荡漾,漕船首尾相连十几里,风帆高扬,两岸衙门、商号、钱庄、寺庙、商会、官仓等布局错落有致,街市上车马川流不息,人头攒动。
运河上游船行驶
江萱兴奋不已,创作灵感陡然而生,他铺卷执笔,挥毫泼墨,一幅流传后世的长卷诞生了。
该画作气势恢弘,风格写实细腻——绘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各类船只共计64条。
有的扬帆离岸,有的落帆停泊码头,清晰可辨;岸上码头、衙署、店铺、银号、酒肆、民宅、粮仓等各种建筑林立;画中绘各种人物共计820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每个人物、景象,都安排得疏密有致,恰到好处,极富生活气息。
画面重点是“督运”
仔细观看整幅《潞河督运图》,画面的中心位置是官船以及上面头戴红顶子官帽的官吏,还有岸上的官衙。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督运”。
上世纪二十年代,通惠河上船运
通州当时是京杭大运河北段最大的水陆转运码头,每年400万石左右的漕粮要在此转运,通州因此繁华富庶,发展为漕运沿线的重要城市。
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描写道:“文皇建都,治必南向,州名曰通,作我东障。高城巍峨,有兵有民,漕河北来,饷粟云屯。储盈庾增,新城是筑。”
乾隆年间《通州志》中记载当时的通州城有米市、柴市、猪市、牛市、骡马市、南北果市、杂粮市等。城内酒坊、食店则处处有之。牛市大街、旧城四门,新城二门等交通要道更是联坊列肆,弦唱相闻,车马骈集,尤为繁盛。
一到夜晚,所有商铺都会在门前悬挂十几盏羊角灯或无色琉璃灯、秋水样式的彩灯,将店铺周围照得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运河上商船避水
《潞河督运图》卷首后是驳船抵达通州旧城东门外土坝的情景,停在岸边装着一袋袋粮食的就是驳船,陆地上的粮囤群象征着通州仓。画中有一处高大建筑,即大光楼。
冯应榴提到:“有楼曰大光,义取‘损上以益下’也。满、汉仓场侍郎暨坐粮者,恒于斯茇憇凭眺焉。”大光楼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外、石坝码头旁,面河两层,下层为高阔的券洞作为通道使用,上层为单檐歇山脊筒瓦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四周带廊有护栏。
坐粮厅官员处理漕务
验收漕粮之所——大光楼
大光楼是坐粮厅官员处理漕务、验收漕粮之所,因此民间也称“验粮楼”。
大光楼的“大光”二字取自《周易》,意思是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民众就会无限欣喜。
清代诗人陈豫朋《名坝大光楼行》诗曰:“崇栏杰阁悬巍昂,向背两水流洋洋。檐额题名本易彖,自上下下道大光。俯睇操舟昏继旦,太仓正兑供支散。江淮河汉津程遥,肩负千夫声力悍。”生动描写了大光楼的巍峨壮丽和潞河漕运繁忙的景象。
★更多重要新闻点开看:
2023-08-02
2023-08-02
2023-08-02
2023-08-02
2023-08-01
2023-08-01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融汇副中心APP
安卓系统长按识别
苹果手机长按识别
北京通州发布
微信号:bjtzfb
通州官方权威信息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亮“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