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皇帝王莽
小时候到邻村上学,路上要趟过小河,爬上大约200多米的小坡,便看见一块大石凸起路边。石头上有一个明显的脚印,人称当年王莽撵刘秀时留下的足迹。邻村叫“光武”。
历史上,王莽一直是被看作是个反面人物,主要是他篡了位。历史记载的,都是当权者的意志。篡位者成功了,如果能将皇位传承下去,当权者就是他的子孙,他就是开国皇帝,倍受尊崇。如果先成功后失败,没有将皇位传下去,当权者就是他的死敌,他就会留下千古骂名。
废诸侯兴郡县后,中原诺大农耕王朝的传统,主要靠官僚体系治理国家,皇帝的作用,主要是象征王朝统治正当性。皇位传承稳定性重要,皇帝能力是次要的。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对明君的宣传,都是片面的。历史上能力强的皇帝,结局都不太好,比如商纣王、隋炀帝,都是一代英豪。其他明君,比如康乾等,是以结果论英雄,本人能力如何,未见太扎实的东西。绝大多数皇帝,都是躲在皇宫里,活在太监中,偶尔能出来秀一下的,就会被史书吹成雄才大略。儒家文化喜欢吹捧皇帝(参考一下朝鲜对金三胖的吹捧),其实说的都是幻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受骗的只是愚民)。只不过文人无耻,也是为了讨饭吃。君主继承的稳定性,以及帝国正当秩序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历来皇位传承,都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王国维说过,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只有嫡长子,才是天然的,无法引起争议的身份。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一个外人,当时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且没有引起更大的动荡,说明他当时的确是众望所归。他后来的失败,主要因为书呆子一个,真君子假小人,过于理想化。说俗点,就是太任性。
其实,王莽的前半生,做人,做事,都是典范。
王莽少时谦恭好学,生活检朴,与普通儒生无异。工作后(公元前22年入中枢为官),谦虚谨慎,善于结交、救济名士,不留余财,声誉日隆。38岁便做了大司马。执政后,王莽更是克已奉公,任用贤良,不爱钱财,且生活极为节俭。一次,王莽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都派夫人探望,门口只有一位布衣短裙出来迎接。大家一问是王莽夫人,暗自吃惊。
汉成帝驾崩后,王莽革职赋闲。期间官员们上书为王莽鸣不平的至少有上百人。哀帝病死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重新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复为大司马。迅速掌握了政权。
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接受安汉公称号,退回加封的土地和民户,并提议加封诸侯王和功臣子孙、在职官员,惠及平民百姓和鳏寡孤独。全国上下无不感激王莽。接下来全国大旱,王莽带头下,全国230多位官员豪强纷纷献出土地和房子救灾。朝野四处,纷纷说王莽有圣人之德。接下来,王莽立明堂、开集市、兴私学,网罗天下英才。他进一步推行政制,希望能够做到:市无二贾(不讨价还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分别走路的两边),犯者像刑(画刑而非真的用刑)等,立誓要回到传说中的上古盛世。
元始六年,14岁的平帝病逝。大臣们推举王莽“为皇帝”,即“摄行皇帝之事”,这样,王莽当上了“摄皇帝”。此后,以刘氏宗亲为主的反抗势力开始起兵(动静不大),待王莽扫平反抗势力后,顺理成章称帝。
王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一是清廉自守。在在贪赃枉法、外戚聚敛成风的社会里,王莽一次次将自己的钱财分给下属,甚至连俸禄也用于救济,自己生活清苦,这些都是《汉书》中记载的事实。二是严于律己。在奴婢如同牛马的时代,王莽因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婢而逼令他自杀。孝母、赡养寡嫂,对人谦恭都是有记录的。三是深得人心。他做了那么多好事,王侯、官员、名士、百姓都因他受惠,没有人不感激他。当时的王莽,简直就是一个完人。时人把王莽看成是圣人、周公,甚至是救世主,也是他功夫到家。后来的人说王莽做伪,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
王莽的悲剧,在于他泥古不化,太任性,真心实意地要做“圣君”。
我相信王莽是真心复古的。他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三次改变币制、多次更改官制与官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盘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可惜的是,他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初衷都是好的,比如说解放奴隶,他将奴隶改成次等公民,符合一定条件后,可以转变为正常的公民。他不许在更大的商业利益,不许有囤积居奇,不许有敲诈等。但是,好像老天专门给王莽作对似的,王莽每一项政策的实施,结果都是天怒人怨。
王莽根据古书上记载的度,于公元九年颁布了一道诏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曰‘私属’,皆不得买卖。”这个政策,首先豪强会反对,因为多余的土地要交出来,过多的奴婢无法交易。小地主会反对,因为辛苦攒下的私田要变成公田。由于诏令缺乏可行性,地主豪强没有交出土地,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农民自然也会不满意。至于奴婢,不允许买卖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且使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差。所以,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满意的政策。推行三年后,王莽没有办法只得让步,恢复土地奴婢买卖合法化。至此,王莽连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即那些分到地的农民(公田被原来业主索回),也得罪了。
王莽初期要在不影响贵族官僚豪绅利益的情况下,改善平民百姓甚至是奴婢的生活,想法好,但是没有物质基础支撑。任何一个社会,在经济总量不可能快速增长的条件下,要想讨好社会的各个阶层,是不可能的。增加王侯官员支出,势必提高百姓税赋;降低百姓税赋,势必要缩减王侯开支。因为总体上财政盘子在那,绝对做不到两者兼顾(当时又不能制造货币幻觉)。上位以后,王莽为了尽善尽美,不惜得罪地主豪强,推行王田,足见其复古之意坚决。由于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王莽初期惠及所有人的政策,只能加速国库枯竭。过高的政策目标,诱致人们对王莽过高的期望。一旦政策不能兑现,支持者马上就会变成反对者。比如王莽曾经宣称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英才至长安。那些潦倒地方的知识分子,接到去首都当教授的通知时兴高采烈,等到了后,才发现薪水不能及时足额发放,预先答应的房子还没盖,也没有学生来学习,失望之极,这些吹嘘王莽“再世周公、当代圣君”的人,转眼就把王莽当成了欺世盗名之徒。
为了抑制商人的过度盘剥,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下诏实行“五均六管”。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洛阳等地设置五均司市师,以管理市场,平抑物价,与民借贷。“六管”就是国家对盐铁酒等实行专营,控制名山大川等。客观地说,“五均六管”政策设计很好,有着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贫富分化的积极意义,确有为普通民众利益着想和限制社会上层集团的考虑。明确的抑制兼并,把原先主要掌握于社会上层贵富集团手中的盐铁酒经营、山林川泽、商业贸易等利益,夺归国家掌握。但政策实行的结果南辕北辙。由于只有依靠富商来推行“五均”政策,给了这些商人搜括百姓的机会,形成官商勾结的垄断性经营。国家对名山大川的控制,也只是给主管官员提供了财源。以“齐众庶,抑并兼”为目的的政策,结果却演变成政治权力干预操控社会经济,攫取工商业利润,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滋生假公济私、贪污腐败,加剧政治黑暗,激化社会矛盾。
王莽泥古不化,一切都要复古。为此,王莽四次改变币制,以严刑峻法强制推行。多次更改官制与官名,有的郡名一年改过五次,最后还要改回来。官吏和百姓记不住,不得不在诏书和公文中,新名后面注上旧名。此外,他还要求匈奴改为“恭奴”、“降奴”,单于改为“善于”、“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民族的战争,增加财政负担,内外受敌。
王莽不断踫壁,不知回头,一根筋似的往前走。他大概认为,社会应有一定的公理和正义,而自己是受天命之托,把公平和正义带到人间的。王莽其实是个书呆子,他认为什么东西只要名字改了,事实就会跟着改。他要改变币制、地名、官名,包括土地名称,都是如此。他大概不知,名依附在实身上,历来都是,名跟着实走,而非实跟着名变。
赤眉军打到长安的时候,王莽说自己有天命保护,做了一个北斗的模型,他坐在斗柄上,以为有北斗七星护体 54 28267 54 15288 0 0 1910 0 0:00:14 0:00:08 0:00:06 2987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被杀。王莽必死无疑时,仍有上千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自愿与他同归于尽,这也说明,王莽至少主观上不是个大恶人。
历史上评价王莽,多骂他是伪君子的代表。近代史家,抛开正统遗毒,开始为王莽正名。胡适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为王莽平反:“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钱穆《国史大纲》评论到:“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论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窃以为,王莽起先的成功与最后的失败,都是因为,他是一个真君子。
做人与做事是两码事。做人是自己的事,做事,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王莽就是一个做人挺好,做事很差的代表。他大概不知,做人做官与做皇帝不同。做个好人,要清廉自守;做个好官,要施惠于人;做个皇帝,天下都在你的盘子里,个人天大的能力,天下也不会按照你的意志运转。别说过去,就是现在的条件,也做不到。只能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事事拘泥古法,大概是他没有别的办法,才以古书记载的太平盛世为治世标的。殊不知,古书上的记载,未必是真的。即便是真的,古今风俗不同,环境各异,源于古制的办法,未必一切都合时合宜。
至少从事功层面上说,一个人的幸与不幸,都与他的时代息息相关。皇帝更是如此。所以说,身处皇帝位置上的人,聪明才智和努力程度等,在时代面前不值一提。人有理想固然重要,但脚踏实地,什么时代干什么事,更重要。
王莽的一生是个悲剧。至今流传的“王莽撵刘秀”的民间故事,王莽都被刻画成反面典型。看来,宣传是玩意儿,还真他娘的误事,有时候子孙后代连真伪都分不清,又怎么能明是非,推动社会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