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宽货币才能安全去杠杆
当前“三会”争相“去杠杆”,搅动市场生态。网上流传不少段子,流露出业内的无奈。传说中,中国缺乏行业协会的力量,行业利益的代表人,就是行业的监管部门。往往银监部门代表银行利益,证监部门代表券商利益,保监部门代表保险利益。如今好像风口变了,监管部门比着谁下手快、下手重。好像抢着排队似的。
这次监管竞赛似的去杠杆,市场表现,说哀鸿遍野重了点,说一地鸡毛好像又不到位。
高杠杆来源于长期低效率的高增长。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保持较快经济增长事关大局,是民生所需、改革所需、开放所需,也是社会发展所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财政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就业岗位提供、社会保障到位,需要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转型过程中矛盾化解、利益包容,需要经济增长营造腾挪空间。在对外开放中把握主动性、增加话语权,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经济从来就是社会和政治的基础,好的政治、好的民生,前提是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这几十年,也是货币高速扩张的几十年,且货币扩张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M2/GDP早在1995年就突破100%,此后持续上升,2016年末高达208.31%。水平之高、之能维持,世上罕有。这一指标反映的问题是经济运行效率太低。低效率、高增长,结果就是高杠杆率的累积。虽然中国的体制刚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容忍较高的杠杆率。不过,经济规律不可违。去杠杆,应当是正确的选择。
支持中国较高水平杠杆率的,是高储蓄率支撑的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首先是资金供给方的有力支撑。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净出口增长和大规模资本流入共同作用下,基础货币投放快速扩张,信贷资金充裕,市场流动性充足。同时,是资金需求方的强烈动力。分税制下的地方政府成为投资的主体,预算软约束强化了他们的投资冲动。投资,已经从拉动经济增长在“三驾马车”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特别是2008年以来,以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央企为主力,大规模信贷扩张和强有力的投资推动,中国有力地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脱缰野马,慢不下来了。
如果经济效率不断提高,良好的经济表现会逐渐消化较高的杠杆。问题是,近十年来,一边疯狂加杠杆,一边效率下滑。有人估算,现在新增1块钱GDP要投入3.5块钱,这个模式肯定不能持续。
高杠杆,低效率。这才是当前的实情。高杠杆是风险隐患,要去杠杆,当然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不过,由于低效率的制约,去杠杆,能够腾挪的空间会狭窄且易脆。
低效率由何而来?大约与经济体制中的所有制歧视有关。举个例子。一般的情况,国企贷款,更多时候利率有可能下浮,且各家银行争着营销。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会上浮30-50%,再加上房地产抵押登记费、抵押物评估费、担保费、会计审计等中间费用,这部分费用大约能占贷款成本的20%左右。高的离谱,贷款还不易得到。正规的金融机构、渠道得不到,他们会转向市场化的渠道,融资成本更高。问题的要害是,市场上类似高利贷的资金从哪里来的?
近期常说资金“脱实入虚”,不管这种说法准确与否,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为什么资金“脱实入虚”?主要的症结,从表面上看是金融机构各类表外、通道业务,本质上还是我们依托所有制的经济激励结构作祟。比如,某些大型央企以低成本从国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他们从事低效率的投资无法满足利润要求,只有通过当“资金贩子”来粉饰经营业绩。现在几乎每一个响当当的央企,下面都有一个牌照齐全的金融集团。…
近十年来,我国加杠杆主要加在了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的国有企业身上,国有企业负债率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央企、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以及地方国有企业等预算软约束部门杠杆率高。这,也许就是高杠杆低效率的关键。
去杠杆是应当的,关键是如何去杠杆。
去杠杆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快于债务增长,高杠杆依靠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支撑并实现逐渐收敛。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的一篇工作论文说的好,“正确的做法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市场去选择谁加杠杆、谁去杠杆…二是减少政府直接的资源配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打破刚性兑付,同时大力发展规范的股权融资,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降杠杆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中国金融论坛课题组;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与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 No.2017/1;2017 年 2 月 14 日。)不过,当前“三会”的做法说明,让市场选择谁去杠杆,似乎等不及了。
高杠杆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就去掉。像“三会”前段时间猴急着要立竿见影去杠杆,极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市场上每一笔融资都有它的道理。过快压缩信贷(广义的)短期可能引发流动性踩踏事件,长期可能引发“债务-通缩”恶性循环。结果是,金融不好管,简单粗暴的管,越管,越不好管。
有人说,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结构,如果GDP的增速小于5%,很多企业就会亏损。这样的一个基本面,快速去杠杆的空间很小。中国的当前社会经济运行结构,很难容忍经济增速连续几年低于5%。去杠杆,需要长期良好的经济基本面配合,需要长期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配合。
所以说,只有宽货币才能安全去杠杆,只有经济效率不断提升才能有效去杠杆。宽货币易做到。经济效率提升,实践已经多次证明的,需要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民营经济的效率优势。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啊。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