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新公安高新派出所守护老人“钱袋子”,反诈宣传“走一波”

高新警事 2024-03-03

11月6日下午

坐落于艾溪湖湿地公园里的美书馆

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场老年人数字化生活推广的公益活动

在这里举行

高新公安高新派出所民警

来到活动现场开展反诈宣传

有针对性的向老年人

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和防范措施





“小伙子,你来帮我看下

我上午还收到了一条这样的短信”

……

“阿姨,这就是我刚才跟您讲解的

投资理财类诈骗

所有‘零风险’‘高收益’

都是骗局,您可千万别相信呀”


民警现场解答老人的疑问

引导老人和志愿者

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

都有哪些类型?

又该如何防范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案例吧




1 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

案例

李爷爷看到“某保健品的广告”后打了电话咨询。通话中对方向李爷爷索要了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银行卡号,并寄来一本关于“保健品”推销的书,李爷爷参照内容支付了6000元。没过多久李爷爷发现这个“保健品”没有效果,对方称其用的时间不够长,需要再用400元的疗程,李爷爷再次支付400元,用完后还是没有效果,并且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李爷爷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在子女的安慰和劝说下,李爷爷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骗锦囊

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神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可能会加重病情。

2 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工具发布各类投资理财信息,冒充理财“导师”拉人进入社交应用群,以高额理财收益为名骗取受害人投资款。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渴望通过投资赚钱的心理,将魔爪伸向了中老年人的积蓄。中老年人购买相关的“产品”后,不仅得不到所谓的“高收益”,往往都是人去楼空。

典型

案例

刘大爷了解到一位热心的陌生好友推荐赚钱的门道,下载了对方通过链接提供的APP,高额的赔率、“正规”的界面、多样化的玩法,使其深陷其中。在从“老师傅”口中得知,充值5万后可以继续帮忙下注,而且几乎稳赚不赔,于是刘大爷开始“投资”。在巨额的利益面前,他越玩越“大”,把前期已经提现出来的钱再次投了进去,终于凑够了5万……然而,就在准备提现的时候,却发现提现不了,赶紧和对方联系。对方称需要缴纳5万元税和8万元服务费和数据费才可以提现,老刘这才意识到被骗了,遂到派出所报警。

防骗锦囊

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项目。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所有“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都是骗子的骗局,千万不可轻信。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不要贪利以防陷入更深的骗局。

3 收藏品诈骗

收藏品诈骗的受害者多数是老年人,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知识不了解,不会辨别真伪,就以“高价回收”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进行购买。为了促成老人最终付款,骗子还会安排专人扮演“托儿”的角色,在此骗局中大都会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通常情况下,有了溢价回购的承诺和合同保障,很多老人最终同意付款。

典型

案例

太原的李婆婆,与“收藏品”本无任何关系。一天,她在逛街的途中收到了一张写着太原中盛卓美传媒有限公司的传单。根据传单显示的内容,李婆婆可以去此公司免费领取一份小礼品。到达公司顺利领到小礼品后,公司的销售经理何某告诉她,目前字画收藏品的收益非常大,只要投资,以后的利润非常可观。为了说服李婆婆投资,何某还承诺只要老人投资,她所购的藏品公司可以帮她进行后续的拍卖,而所得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

李婆婆相信了对方的说辞。在随后的几天里,她先后拿出自己积蓄的25.94万元,购买了对方推销的9幅字画收藏品。几个月后,当李婆婆需要用钱时,却发现她花高价买回的这些所谓的收藏字画根本没法拍卖。

防骗锦囊

拍卖藏品,要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如果需要签署藏品回购合同时,建议寻求律师帮助。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一定要到专业部门,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4 中奖诈骗

中奖诈骗主要通过信息群发,对受害者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典型

案例

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

防骗锦囊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5 骗婚骗财类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或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地炫耀财富、地位、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进行利诱不法分子以网聊痛陈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虚构自己拥有雄厚的财富等骗取同情或博取好感,进而谋财谋色不法分子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作虚假承诺或索要财物不法分子一旦无利可图或骗取钱财到手就会消失。

典型

案例

69岁的卢大爷长期独居。前不久,一位陌生女子突然主动添加他的微信,两人聊得很投缘,一来二去,发展成了男女朋友关系,某日,这位“女朋友”突然给卢大爷发来消息,声称买衣服时手头紧,希望卢大爷能够掏腰包以示关心,大爷便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向对方转去500元。对方并不满足,继续向卢大爷“讨钱”。卢大爷又向对方的银行账户存进去4300元。哪知转账过后,对方在微信上就将他拉黑了。

防骗锦囊

结婚与交往的前提是需要明确对方的身份信息,对于对方虚构的信息要及时分辨,不要轻易受欺骗。老年人在交往过程中,遇到对方多次索要钱财,无论是以何种目的,都要谨慎对待,可以同子女进行商量。子女也要多多关心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老年人享受到天伦之乐,不要给骗子机会。

6 冒充公职人员诈骗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代办未参保人员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并享受养老退休待遇。

典型

案例

70岁的章奶奶接到自称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最近处理了一批卖假药的,现在要给她们退赔购买保健品的损失。章奶奶之前确实买过保健品,听到可以退赔,便信以为真。对方告诉她要先交1500元的办理费用以及2万元的税款,章奶奶便按照要求给对方打了钱。然而等章奶奶问起对方什么时候能退赔时,对方直接挂断电话,再也联系不上。张奶奶这才意识不对劲,连忙报警求助。

防骗锦囊

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

7 冒充熟人诈骗

以骗取身上的财物为主,首先跟被骗老年人搭话,然后诱导他说出亲属的名字,再谎称是其亲属的好友,根据当时的情况骗取身上的财物。选择的骗取对象是60岁以上的大爷和大妈,因为他们警惕性较差,一旦遇到年轻人搭话老年人很少拒绝,而且相对有独立经济来源。

典型

案例

在家里做饭的方奶奶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方奶奶丈夫的朋友。“阿姐,我是你老公的朋友,我和我老婆开着汽车出了点事故,要赔钱了,你能借我1000块钱吗?”为了取得信任,他还“当场”给方奶奶的丈夫打了个电话。逼真的演技,加上巧舌如簧,让方奶奶很快相信了该男子。等方奶奶的丈夫回家以后,方奶奶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丈夫既没接到过电话,也不知道借钱的事情。

防骗锦囊

老年人遇到不熟识的人借财物时,只要亲自核实身份,就能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希望被骗的老年朋友及时报警,记清骗子的特征勇敢地指认嫌疑人,使其受到法律的严惩。

小伙伴们

快把信息转发到自己的家族群

和身边的老年人吧

多一人转发,少一人受骗



END



来源:南昌高新公安

审核:李佳    编辑:舒超

猜你喜欢的文章

► 【万警千车下基层】校园安全携手行 锦旗飘飘寄深情

►  高新公安圆满完成2021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安保

►  “打防管控宣——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 高新公安昌东派出所多措并举打好电诈阻击战

►  宣传“接地气” 筑牢“防火墙” ——高新公安瑶湖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系列活动

►  高新公安刑侦大队跨省侦破2起电信网络诈骗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新公安高新派出所守护老人“钱袋子”,反诈宣传“走一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