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仁人缴子读书何以成风之草药文化和耕读文化

2017-07-24 赶分社


草药文化和耕读文化

摘要:安仁是个相对闭塞的农业小县。种谷子、起房子、缴孩子,是安仁的三大传统。其中缴孩子又是享誉郴州、饮誉湖南的独特现象。一句话,为了孩子,为了教育,有钱人是“舍得”,没钱人也会“硬挺”。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有五个文化,今天我们讲一下草药文化和耕读文化。

一、草药文化

安仁称作药都。

安仁的草药多得不记其数,俗话说:药不到安仁不齐,百草皆药。

安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草药,那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决定的。这些都不足为奇。

自从中华始祖炎帝来到安仁尝百草之后,药就不仅仅是药,药与医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医药文化也就开始了传播。

“认得半边莲,可与毒蛇眠”,等等谚语,妇孺皆知。

采药、洗药、捣药、兑药、换药,等等方法,口口传承。

品名、性状、药理、功能、禁忌,等等说明,争相记载。

江湖术士,草药郎中,密不可宣的草药记事本,视若珍宝。

杏林老手,悬壶名医,往往还在《本草纲目》上作些补记。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作节日,且能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春分节,全国仅我安仁一家,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安仁春分药文化节”更是享誉全国。

安仁人信奉着一条真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二、耕读文化

安仁是半山半丘陵地区。境内的醴攸盆地、茶永盆地只适宜于农业生产。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安仁人民就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中国古代历来有士、农、工、商之别。安仁几乎没有工业和商业,所以,安仁的经济不富也不活。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就是这个意思。士,是读书人,农,是农民。农民要想改变命运,要想“人往高处走”,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农耕的效率也是相当低的。因而,长期以来,农耕生活是相当困顿穷苦的。 

穷则思变,变的唯一出路只有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致富,读书可以发财,读书可以做官,……

其实,能够读出书的人,能够改变命运的人,能够鲤鱼跳龙门的人必竟是少数,多数人仍然要过着农耕生活。一辈子农耕就不要读书吗?非也。“作田也要读书。即使是农民,也要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这就是安仁人的信条。

农民作家城关镇人李绿森,农民诗人平背乡人贺刚就是这一信条的忠诚实践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李绿森便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九十年代,贺刚又得到了湖南电视台的专题报道。他们确实是耕读文化精英的代表。

清康熙年间,湖南督学使岳宏誉来安仁视察工作时,就特别赞赏我们安仁“农力耕而士恬习”(《洁爱泉亭记》)的耕读生活。

牌楼乡月池村月池塘大厅两旁仍悬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读孙书惧兵,读萧书惧刑,读圣贤书兵刑不惧;

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心性田水旱无忧。

边读圣贤书,边耕心性田,耕读结合,在农耕中求发展。上面这幅对联正是耕读文化的最好概括。

来源:http://www.gdjyw.com/

下一篇:安仁人缴子读书何以成风之山水文化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赶分社网】

  责编:欧阳  美编:明志   

校对:小肖  小谭  小邝 

 审核:欧阳  明志  白杨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