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4《分数与除法》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广泛意义及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单位“1”是一个物体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可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说出结果。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了起来。第二个内容单位“1”是一些物体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把许多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理解计算结果要困难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依据除法的知识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信息,大胆创新,勇于发现,并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练习导入

25÷5=         42÷2=         32÷8=          63÷7= 

77÷11=         52÷4=         34÷4=         1÷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

2.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除法是经常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的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口算,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6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单位“1”是一个物体时

(出示情境图)学校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要求每个人上交一份作品。琪琪做了4幅粘贴画,这4幅画总共用了1米长的毛线,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每幅画用的毛线占这1米长的毛线的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是我们前面刚学习的问题,能解决吗?

生2:平均每幅画用了多少米毛线?

对于提出的问题小组进行讨论,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汇报。

方法一:用折纸条的方法,用纸条表示这1米长的毛线,如果要平均分成4份,每幅画用多少米,该怎样列式?1÷4= 0.25(米)结果是多少米?(课件演示)

方法二: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把1米长的毛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每幅画就用这1米毛线的,就是米,(板书)1÷4=(米)

   让学生观察算式和得数,初步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唤起生活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