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可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今天给大家送出的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
资料非常齐全!
部分资料展示
第一单元沉与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课从观察身边物体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鼓励他们在活动中自己猜测、了解、解决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本课教学主要研究的是物体的沉浮和物体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学很容易展开。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猜测、实验、验证以及通过现象寻找原因等思维方法,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沉和浮,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基本方法。
2.物体沉浮是在一定条件下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无关系。
难点:物体的沉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它的大小有关。
教具准备:
小组观察用:木块、石子、小纸片、瓶盖。
小组观察用: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纽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
小组观察用: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材料一组(5个);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圆柱体材料一组(5个)
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明确目标
(师出示西红柿)这是什么?还有别的名字吗?现在老师把它放到水里,在水中西红柿会怎么样?(板书课题:沉浮)
学生做出猜测之后,教师设疑: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试试看。(师演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实验的目的在于利用学生喜欢猜测的心理,使学生在似知非知状态下的思维快速进入积极的兴奋状态,在渴求的欲望中明确了“沉”、“浮”的意义】
二、亲自实验 获得真知
实验1:
教师质疑:这个西红柿在水中是浮着的,同学们看桌子上的物体,(石子、小纸片、瓶盖、木块)认识吗?它们在水中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呢?(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演示放置瓶盖的不同方法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小结:同学们采取的方法不同,所得出的观察结果也就不同,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两种观察方法,也是同学们采用的方法:(出示幻灯片)
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
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指名读)
教师强调:这也是我们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基本方法。同学们就利用这两种方法去验证一下,瓶盖究竟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
提问:通过观察,同学们想一想,在观察物体沉浮是采用那种方法比较好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故意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产生不同结论,引发争议,在“知道了,但又不敢肯定”的时候调动学生探究精神。】
教师引语: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学生拿出1号袋的物体: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橡皮泥、钮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在观察之前先推测他们的沉浮,并根据推测把物体分为“可能沉的”一堆、“可能浮的”一堆,在验证推测。
(小组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这不但符合科学课的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一旦在实验中验证了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他们会获得更强烈的成功感,培养学生探研精神。】
提示:1.有没有推测错误的?谁来汇报?
2.你是根据什么推测这些物体沉浮的?
3.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板书:大小 轻重)
4.谁能举例说明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呢?
5.根据同学的回答提问: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
【设计意图:几个问题的提出,有意在学生头脑中制造“知与不知”的矛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教师置疑:究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我们逐一地进行观察,下面我们先来观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观察1:
学生:把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橡皮泥、纽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列,并用卡片在下面标出它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然后再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中掌握和应用“比较”方法和能力,为下一个环节的再实验搭桥铺路。】
实验2: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拿出2号袋的材料(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
提问: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称一称(板书:轻重一样)
学生把这组材料按大小顺序排列,先推测它的沉浮,再放进水中观察,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提问:为什么用前面的材料观察时,却没有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设立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严谨科学观察事物的意识形成,也是对学生前面观察结果的肯定。】
教师引语: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在轻重一样时,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那么,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我们继续来观察。
观察2:
学生:把按大小排列的物体重新按轻重排序排列,也在下面标出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
提问:验证物体的沉浮到底与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观察呢?
实验3:
学生拿出3号袋的材料,观察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
(板书:大小相同)
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观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采用逐一攻破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先扶后放,力求科学性,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不断冲突的问题,不断修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攻歼精神。】
三、巩固所学灵活运用
教师提问:如果现在有人问你,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你会怎样回答呢?
师:现在老师问一问同学们:
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浮?
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沉?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一举两得,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又灵活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为什么重几十吨的轮船能够在大海中航行呢?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物体的沉浮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学生下节课继续探究“沉”、“浮”知识投石激浪。】
板书设计:
轻重一样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沉 浮
大小相同时,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教学反思:
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课教学时深深的体会到:
在科学课上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因为学生是科学学科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引领者,当学生的思维矛盾时应及时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具有充分感知研究对象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观察现象,通过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探究欲准确总结概括出来。当学生在研究物体的沉浮和物体大小、轻重的关系时,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观察、比较、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截图
怎么获取配套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后发送消息“715”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