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可下载打印】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 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 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 100 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 2、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数”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渗透“化整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
“转化”思想,并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6、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
5.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课时安排
周次 | 日期 | 知识点标题 | 备注 |
第一周 | 9.2 | 1.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
9.3 | 1.2 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1) | ||
9.4 | 1.3 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2) | ||
9.5 | 1.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1) | ||
第二周 | 9.6 | 1.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2) | |
9.9 | 1.6 练习一 | ||
9.10 | 1.7 积、商的近似值 | ||
9.11 | 1.8 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 ||
9.12 | 1.9 循环小数 | ||
第三周 | 9.16 | 1.10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
9.17 | 1.11 练习二 | ||
9.18 | 2.1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
9.19 | 2.2 能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 ||
9.20 | 2.3 平移 | ||
第四周 | 9.23 | 2.4 数学欣赏 | |
9.24 | 2.5 练习三 | ||
9.25 | 3.1 倍数与因数 | ||
9.26 | 3.2 2,5的倍数的特征 | ||
9.27 | 3.3 3的倍数的特征 | ||
第五周 | 9.30 | 3.4 找因数 | |
第六周 | 10.8 | 3.5 认识质数、合数 | |
10.9 | 3.6 练习四(1) | ||
10.10 | 3.7 练习四(2) | ||
10.11 | 整理与复习(1) | ||
第七周 | 10.14 | 整理与复习(2) | |
10.15 | 整理与复习(3) | ||
10.16 | 4.1 比较图形的面积 | ||
10.17 | 4.2 认识底和高 | ||
10.18 | 4.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 ||
第八周 | 10.21 | 4.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 |
10.22 | 4.5 三角形的面积(1) | ||
10.23 | 4.6 三角形的面积(2) | ||
10.24 | 4.7 梯形的面积 | ||
10.25 | 4.8 练习五 | ||
第九周 | 10.28 | 5.1 分数的含义 | |
10.29 | 5.2 分数单位 | ||
10.30 | 5.3 真分数与假分数 | ||
10.31 | 5.4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 | ||
11.1 | 5.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 ||
第十周 | 11.4 | 5.6 分数基本性质 | |
11.5 | 5.7 练习六(1) | ||
11.6 | 5.8 练习六(2) | ||
11.7 | 5.9 找最大公因数 | ||
11.8 | 5.10 约分 | ||
第十一周 | 11.11 | 5.11 找最小公倍数 | |
11.12 | 5.12 分数的大小 | ||
11.13 | 5.13 练习七(1) | ||
11.14 | 5.14 练习七(2) | ||
11.15 | 6.1 组合图形的面积 | ||
第十二周 | 11.18 | 6.2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
11.19 | 6.3 面积单位的换算 | ||
11.20 | 6.4 设计秋游方案 | ||
11.21 | 6.5 图形中的规律 | ||
11.22 | 7.1 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 ||
第十三周 | 11.25 | 7.2 设计公平的规则 | |
11.26 | 7.3 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 ||
11.27 | 8.1 倍数与因数、分数 | ||
11.28 | 8.2 小数除法 | ||
11.29 | 8.3 轴对称与平移 | ||
第十四周 | 12.2 | 8.4 多边形与组合图形的面积 | |
12.3 | 8.5 可能性 | ||
12.4 | 总复习 | ||
12.5 | 总复习 | ||
12.6 | 总复习 | ||
第十五周 | 12.9 | 总复习 | |
12.10 | 总复习 | ||
12.11 | 总复习 | ||
12.12 | 总复习 | ||
12.13 | 总复习 | ||
第十六周 | 12.16 | 总复习 | |
12.17 | 总复习 | ||
12.18 | 总复习 | ||
12.19 | 总复习 | ||
12.20 | 总复习 | ||
第十七周 | 12.23 | 总复习 | |
12.24 | 总复习 | ||
12.25 | 总复习 | ||
12.26 | 总复习 | ||
12.27 | 总复习 | ||
第十八周 | 12.30 | 总复习 | |
12.31 | 总复习 | ||
1.2 | 总复习 | ||
1.3 | 总复习 | ||
第十九周 | 1.6 | 总复习 | |
1.7 | 总复习 | ||
1.8 | 总复习 | ||
1.9 | 总复习 | ||
1.10 | 总复习 |
各地开学及放假时间有所差异,日期以学校要求为准。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教学计划”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