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份5岁孩子简历让985学生都黯然失色,其实是一本中产阶级攀比指南

豆瓣时间 豆瓣时间 2021-07-22


这几天,时间君的朋友圈被一份PPT简历刷爆了。


在这份简历后面,还附了一个附件,列出了5页的2018年英阅读书目——很多211、985的大学生,怕也没法在10个月内看完这500本英文书。


当时间君心里正在猜测这一份简历来自于哪一位“学霸”“学神”“未来领袖”时,一翻翻到了这份简历的主人。


这份制作精美、内容翔实的简历,居然来自一位5岁的孩子。



 1 


孩子,成了中产家长“秀”的资本


这个PPT,是这位正在上幼儿园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学校申请表。


很多朋友在朋友圈里看见此事,纷纷吃瓜:


别人家的孩子,条件如此优越;倡导我们生二胎,哪里养得起,还如何和这帮中产子女们竞争。


罗列各种爹妈的条件还有自己的经历,虽然有些成分比较水,但看了以后觉得好累。如果大家都这样,那社会不焦虑才怪了。


简历应该是为了就读国际学校准备的,父母都非常厉害,在高薪行业的头部国际公司做高管。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不用比了,很多小孩一出生就输了。


看了以后我tm更焦虑了。。

还是我们底层肥宅好,吃炸鸡喝可乐,还能笑话努力的中产。


而时间君在其中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中产家长赤裸裸的炫耀。


家长还将这种炫耀,用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口吻讲了出来。


小孩子读的这些“万卷书”,并不是每户人家都能供得起的。

尤其是这些英语书系列,它的背后不只是经济资本,还有“复”二代的文化资本。



看似在着墨孩子的艺术水平,实际上是家长在“秀”自己的钢琴水平。



看似在讲孩子的收获,实际上是家长在标榜自己的教育方式。



但这还不算严重的。时间君惊讶地看到:家长还在这个5岁孩子的简历里,注入了不少“水分”


什么是“水分”?就是将一些唏嘘平常的事情以一种冠冕堂皇的术语表述出来。下面一页PPT就是一例。



所谓的“行万里路”的“出国经历”,只不过是我国的南方,以及一些东亚东南亚国家。



有一位网友评论道:看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这份简历还没有get到真正的简历规则——比赛经历、证书奖状、家庭背景。


吹嘘的多了点,证书奖状少了点,整体有点虎头蛇尾烂中段,想申请XXX怎么也要是XXX英语小托福每年冠军,XXX小学尖子班在读或者XX金牌班、竞赛班水平吧。ppt虽然秀,但得不到老师喜欢……比如妈妈应该介绍曾经XX资本blabla,现在全职带娃,全心培养俩儿子,这样老师最喜欢,其实小朋友底子没什么好不好的,家庭底子好才重要,另外爸爸妈妈曾经奥数竞赛经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介绍就不是好简历,升学就像发财,谁会告诉你怎么发的,告诉你也学不会!


在两位中产家长一套一套的“升官发财之语”的包装下,一位5岁的孩子就活生生地成了一个精致利己的中产阶级。


不仅如此,他们看似在为孩子包装,实际上也在拿孩子来包装自己孩子,也成为了他们可炫耀的“资本”的一部分,可以用来满足中产家长对“资本”的渴求、对缺乏“资本”的焦虑。


 2 


学校、家长群,

也成了中产阶级“秀”的舞台


自从微信诞生以后,在小学也诞生了一个新鲜的东西——“家长群”。


但也有不少家长在网上吐槽,家长群的无效信息太多,甚至成了中产家长们的“攀比群”“焦虑群”。


这是由于学校的子女往往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所以家长群也汇集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当然也包括了中产家长们觉得“低我一等”的人。


于是这里,也成为了中产家长们生产、运用、炫耀资本的舞台。



除了炫耀,还有相互吹捧。一言一语,标榜的是自己的政治资本和人际资本。



还有家长在吹捧当中吟打油诗一首。诗作水平着实不高,却是对自身文化资本的炫耀。



在上个月,上海的一所小学,为孩子们布置了两项国庆作业——


1.写出家族四代具体职业;

2.建国以来出现过的名人或重大贡献。



这一项学校“查户口”式作业,不少家长让孩子选择“放弃”——这是给拥有政治资本的中产家庭的“福利”。


就算是我们口口声声教育孩子们“不能攀比”;


但不论是中产家长的做法,还是学校、社会的这个制度环境,都让我们的孩子们潜移默化并难以逃离,并成为新的一代中产阶级——他们要继承我们的,是中产阶级的在攀比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比不上他人”所带来的焦虑。


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曝出了多少小学生拿家长的钱打《王者荣耀》的新闻。


而他们充值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别人有这款皮肤,我也得有。而且,我得比他们强。


一些小男生非常喜欢《王者荣耀》中赵云这个英雄,因为这是充值的赠品,是攀比的一种象征。



 3 


中产阶级攀比与焦虑的基本逻辑——

一句话,“我要比底层阶层强”


中产阶级社会,与随处可见的攀比、激烈的竞争一道,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脱逃不去的标志。


而攀比,似乎是中产阶级的“原罪”。自“中产阶级”诞生以来,热衷于比较,与“底层阶级”划分界限,仿佛就是中产阶级存在的意义。


这是因为。中产阶级却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阶级。他们一直以来费尽精力试图向上爬,但有时会事与愿违;


所以,他们总是需要张扬自己在经济财富、文化资本、人际关系上的一系列优势,来告慰自己:“虽然我到不了上层,但至少得比底层阶级强”


在简历中炫耀自己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赛尔,也写了一本毒舌书《格调》。他向我们展示了中产阶级是如何疯狂地模仿、表演上层阶级的“生活格调”“消费品位”,以彰显自己与底层阶级的“与众不同”。


保罗·福赛尔《格调》


书中说,真正的上层人士在招待客人时,其实并不觉得一定要拿体面品牌的酒;而中产阶级的家庭里,总是爱把好酒藏在厨房里,一点、一点缓慢地喝;


在酒馆里,当上层阶级拿着最普通的杯子喝酒时,中产阶级却一定要在酒杯中加上装饰物与吸管,以和贫民阶层最简单的啤酒杯区别开。


上层人士其实很少“下馆子”,“下馆子”就是专门为中产阶级设计的——即便这些异国菜肴又稀又软、贵得离谱,他们也会冲着是餐馆里的装潢设计“艺术”和管弦乐队去。只不过,其实这些“艺术”往往只是一些混搭的赝品。


就连去旅游,中产阶级还有考究的词语用法。当工人阶层要说去度“周末”时,中产阶级要说去“避暑”,还会顺便鄙视一通工人阶层的旅游方式——一窝蜂,吵吵闹闹,而不是独自凝神,静静观赏。


《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一书第二章,描述了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在旅游问题上的差别——中产阶级往往觉得工人阶级的旅游是在亵渎自然。


社会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相对剥夺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比照。如果你觉得在这种比照中处于劣势,你就会产生这种压抑与自卑。


而中产阶级呢,一边由于上层阶级的存在与触不可及,天生就有着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所以,他们会培养自己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在生活、交往当中有意无意显露出自己的优势,“剥夺”他人,强化自我认同——“我比他们占优势”


5岁孩子的简历,家长群中的攀比与炫耀,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缩影而已。



 4 


被攀比,被竞争

是一代人逃不走的命运


2016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就用下面这番话扎疼了多少人的心。


这是中产阶级赤裸裸的炫耀,但也是社会的现实。



在今年5月份,教育部网站一则消息: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但现实是,“高考状元”得孩子和家长们带来的竞争压力仍然巨大——我们根本无法逃离中产阶级的攀比、竞争与焦虑。


而在2002年,日本就做了一项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完全相反的实验。


他们针对中小学生实行了教育“减负”。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被减轻,每周可以有两天休息日——他们也就没有了那么大的竞争焦虑压力。


生于1987年的孩子们也有幸(不幸?),成为第一代的“宽松世代”。


而今,这些孩子们纷纷走入社会,但是历史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迥异于前辈的个性,他们为此吃了不少的苦头。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海报


在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中,就讲述了这群“宽松世代”年轻人的故事——



没有任何竞争心的上班族坂间正和(冈田将生 饰),被不负责任的后辈折磨得苦不堪言;



混迹于街头巷尾的道上海音(柳乐优弥 饰),则是一个挑战大学接连失败的资深高考复读生。


而今需要“肩负”整个日本的一代人,却因为生活优裕,没有竞争压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所以说,成功,永远是被时代和社会所定义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阶层分化的时代当中,不得不和不同身世、不同背景的人来往,也不得不被比较、被竞争、被放置在优势地位或者劣势地位。这是时代的必然。


所以说,时代确实需要竞争与胜者,需要一点儿“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也需要一点儿中产阶级的攀比与焦虑。


是我们一代人的命运,也是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在寻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须经受的压力与考验。


只是我们在竞争中,可以不那么量化一点儿,可以开放包容人情味一点儿,可以对那些对世界尚未有成熟认识的孩子们友好一点儿。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头脑,能够对这个时代有自己的成熟的认识,也拥有着自己的热爱之物。


希望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孩子,每一个人,既能承受住外在社会带来的中产焦虑,又能在热爱之物上得到自己的幸福。




专栏推荐


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其实都在做一件事:帮助人们在焦虑中重建控制感。而这些心理学理论或技巧,并不是遥远的知识,是完全能够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心理学可以告诉你「课题分离」来消化他人的评价、怎么用「联结思维」与亲密的人相处、怎么利用张力制定目标和计划、怎么把心理问题外化、怎样为所当为、带着症状生活……


在豆瓣时间专栏《控制力幻象——焦虑感背后的心理觉察》里,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将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巧凝聚成12期精彩内容,给你一种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新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