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曾经打到欧洲的蒙古人,到清代人锐减,原来清朝用了这一狠招

2017-11-21 己阅人生

“满蒙一家”可能是清朝统治者最爱宣传的一句话。蒙古王爷在北京城内纸醉金迷时,绝对没有料到,他们自认为是亲兄弟的满族人,正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阉割蒙古。

清初时,蒙古人口大概有两三百万人,清朝两百多年的努力,全国各族人口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唯独蒙古却持续减少。冯玉祥经营西北多年,在自传中说清末蒙古只有可怜的50到60万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时期蒙古女人长期占领着清朝的后宫,正因为这种表兄关系,清朝皇帝才能一改中国上千年的“御蒙古于长城之外”的做法,使其成为北方屏藩。既要使蒙古人诚心归附,同时又要弱化他们尚武、好战的民族性格,对待蒙古就不能像对汉人那样一味的高压。

所以清朝“画地为牢”规定蒙古人到内地只能从山海关等六处关口入关。入关时登记人数,出关时仍照原数放出,不得从其他关口出入。

嘉庆二十年皇帝下诏禁止蒙古听习汉族戏曲,建造房屋等,一旦发现交由藩理院处理。

道光十六年又规定,蒙古人禁止擅用汉文,只能以满文蒙古文命名,禁止取用汉人字义。而且还禁止内地人出关种地和经商,目的在于强化封建统治,防止蒙、汉人民联合反抗。

严格的法律圈禁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

清末蒙古妇女

这还不是最狠的。

清朝为了限制蒙古人口增长,在蒙古地区大力提倡喇嘛教。康熙朝后,清朝有目的地拨款兴建以及王公、平民捐资兴建的色彩鲜艳、造型奇特、宏伟壮观的大小庙宇,遍布了蒙古各地。

据不完全统计,光在漠南大小寺庙共1000余座,喇嘛20万以上。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这一政策实际上鼓励了广大平民弃俗从僧,使大批为生活所困的阿勒巴图,云集各庙宇,念经修佛,极大地阻碍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冯玉祥自传》中提到:

“……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之后,今已减少至五十万人。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

当喇嘛者有红黄缎子穿,又可坐享优厚的俸禄。女子没有充当喇嘛的福气,但又难找得相当的配偶,于是都做了内地人泄欲的对象。因为由本部内地来的文武官吏及军队、商人,都以道远不能携带家眷,他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临时太太。一方面是七八个蒙古男子仅有一个妻子,一方面是一个蒙古女子,有若干的内地人为她的临时丈夫,事实上形成一个乱交的社会。

同时男女卫生都不讲究,染上淋病、梅毒以后,惟有听其自然。当时活佛即患梅毒,烂塌了鼻子。据说目前检查结果,蒙古青年十七岁至二十五岁者百分之八十五都患有花柳病;二十五岁以上者,所占百分比自然更大了。这种现象是太可怕了,若任其继续存在,马上就会有灭绝种族的危险!’”

清末蒙古贵族

清朝时期蒙古人曾把这一点也作为他们脱离中国而独立的理由。他们说:‘你看,中国政府就这样防制我们,使我们即要灭种,使我们民族无法生存,你看我们怎么还能和你们在一起?’

冯玉祥诧异回道:‘你这是什么话?这明明是满清政府防制你们的,怎么说是中国政府?我们中国内部的人民,不是和你们受满清政府同样的压迫和虐害的吗?

曾经一度征服过欧亚许多国家,建立过一个近百年之久的蒙古大元王朝的蒙古人,在经过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后,人口由清初一千多万下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十万。限制人口进行计划生育,整个民族怎么会有活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