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密』面膜是怎样炼成的(基布篇)

2017-06-28 美妆供应链
导读
    一张面贴膜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基布、精华液、内外包装。本文主要阐述面膜基布生产制造工艺及过程。

  

流程: 纤维→布

 

  面膜基布就是面膜精华物质的载体,可以直接敷在面部;目前比较常见的面膜布纤维有植物纤维、动物纤维(蚕丝)、化学纤维:再生纤维(铜氨纤维)、合成纤维(涤纶)和无机纤维。

  

  本文阐述两种纤维,一是植物纤维,二是化学纤维。

  

  植物纤维:是由植物的种籽、果实、茎等处得到的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从植物韧皮得到的纤维如亚麻、黄麻、罗布麻等;从植物叶上得到的纤维如剑麻、蕉麻等。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故也称纤维素纤维。

  

  特点:制成的物品用后弃于自然环境可自然降解,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化学添加。

  

  化学纤维:再生纤维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而制成。它与原高聚物在化学构成上基本相同。对于天然高聚物来说,这需要提纯以去除杂质。如制造粘胶纤维的高聚物是纤维素,它是从绵绒、木材、芦苇、 甘蔗渣等纤维素原料中将纤维素提纯出来,制成浆粕,然后再用浆粕制造纤维(铜氨纤维)。

  

  特点:吸湿性、透气性良好,粘胶纤维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棉纤维相同,因此,它的一些性能和棉纤维接近,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

  

  合成纤维的高聚物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等制得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原料,经过化学加聚或缩聚而得到的。最后将高聚物经过加工得到的合成纤维。所以,合成纤维常由其高聚物的单体, 并在单全前加“聚”来命名。(涤纶)

  

  特点: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

   

工序一:原材料制备成纤维


  植物纤维素:

  

  方法一: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原料来源于木材、棉花、棉短绒、麦草、稻草、芦苇、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我国由于森林资源不足,纤维素的原料有70%来源于非木材资源。我国针叶材、阔叶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约43-45%;草类茎秆的纤维素平均含量在40%左右。纤维素的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植物原料,主要是除去木素,分别称为亚硫酸盐法和碱法。得到的物料称为亚硫酸盐浆和碱法浆。然后经过漂白进一步除去残留木素,所得漂白浆可用于造纸。再进一步除去半纤维素,就可用作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


  方法二:用纤维植物原料与无机酸捣成浆状,制成α-纤维素,再经处理使纤维素作部分解聚,然后再除去非结晶部分并提纯而得。


  方法三:将选好的工业木浆板疏解,然后送入已加1%~10%的盐酸(用量为5%~10%)的反应釜进行升温水解,温度为90~100℃,水解时间0.5~2h,反应结束后经冷却送人中和槽,用液碱调至中性,过滤后滤饼在80~100℃下干燥,最后经粉碎得产品。


  方法四:由木浆或棉花浆制成的纤维素。经漂白处理和机械分散后精制而成。

  问题:植物用溶剂溶解,这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溶剂残留。比如说铜氨纤维里面铜离子的残留会引起精华液变色。

  

  化学纤维:

  

  成纤聚合物在纺丝前必须用一定的方法制纺丝流体。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熔体法和 熔液法。

  

  1、熔体纺丝:凡能熔融或转变成粘流态而不发生显著分解的成纤聚合物都可采用熔体纺丝。

  (1)熔体纺丝的适用范围:熔点低于分解温度、可熔融形成热稳定熔体的成纤聚合物。

  (2)熔体纺丝的分类:直接纺丝法:将合成得到的聚合物熔体直接送至纺丝机纺丝。切片纺丝法:将合成得到的聚合物熔体冷却制成切片,干燥后再在纺丝机中重新熔融成熔体进行纺丝。

  (3)熔体纺丝工艺过程:

  纺丝熔体的制备。

  熔体从喷丝孔挤出。

  熔体细流的拉伸和冷却固化。

  固化丝条的给湿上油和卷绕。

  

  2、溶液纺丝:聚丙烯腈纤维就采用溶液纺丝工艺。

  (1)溶液纺丝的分类: ①湿法纺丝;②干法纺丝

  (2)工艺过程:

  

  湿法纺丝:

  将聚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制成纺丝液。

  纺丝液由喷丝孔喷出细流,进入凝固浴。

  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液扩散,凝固浴中的凝固剂向细流扩散。

  聚合物在凝固浴中析出,形成纤维。

  

  干法纺丝

  纺丝液由计量泵输送到喷丝头。

  从喷丝头挤压出来的纺丝细流导入纺丝甬道与热气流接触。

  在热气流中随着溶剂的挥发,丝中聚合物浓度升高,丝条固化。

  丝条以一定速度卷取,使丝条拉伸细化而形成初生纤维。

  

  3、成丝束后的处理:

  

  ●水洗:热的无离子水与丝束逆向流动,洗涤后含有溶剂的洗涤水溢流而出,导入回收车间回收溶剂。丝束经洗涤后基本不含溶剂。

  

  ●拉伸:一般在水洗-拉伸机中完成,丝束在水洗-拉伸机中既洗去纤维中的溶剂,又进行拉伸,一般拉伸倍数为4.5左右。适宜的拉伸温度与丝条中的溶剂含量有关,丝条中的溶剂相当于增塑剂。因此,溶剂含量越高,拉伸温度越低。

  

  ●上油:减少在纤维卷曲和丝束输送中摩擦磨损,并增加纤维在卷曲和整理时的抱合力。


  ●热定型:提高尺寸稳定性,消除内应力,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

  

工序二:纤维成型


  纤维形成以后,要制成膜布要经过一道纺织工序,面膜基布通常采用的是无纺布纺织工艺,以下主要介绍经常采用的几种无纺工艺:

  

  热合无纺布工艺:热粘合无纺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问题:添加的加固材料会造成部分使用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熔喷无纺布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水刺无纺布工艺: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水刺法:水刺头喷水板的喷水孔喷射出多股微细水射流,垂直射向纤网。水射流使纤网中一部分表层纤维发生位移,包括向纤网反面的垂直运动,当水射流穿透纤网后,受到托网帘或转鼓的反弹作用,以不同的方位散射到纤网的反面。在水射流直接冲击和反弹水流的双重作用下,纤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穿插、缠结、抱合 ,形成无数个柔性缠结点,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工艺流程:

  

  A.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交叉铺网→牵伸 →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

  

  B.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杂乱成网→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

  

  不同成网方式影响最终产品的纵横向强力比,流程A对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调节较好,适合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生产;流程B适合水刺卫材生产。

  特点:1、柔软、悬垂性好;2、强度好;3、具有高吸湿性和速湿性;4、低起毛性;5、耐洗;6、无化学品添加剂;7、外观类似纺织品。

  

工序三:膜布切割


  把卷绕好的布进行脸型切割最后形成面膜膜布。

  在切割中,采用的机械分为普通钢刀和激光刀两种。

  钢刀:价格便宜,使用时长。切割时容易出现脸型不规整有毛刺现象。

  激光刀:脸型规整、没有毛刺、膜布不粘黏。但成本高、损耗快。

  问题:膜布裁切中产生的粉尘,可能会引起部分人过敏。

  

  折布入袋

  切割好的面膜膜布要经过折叠装进进包装袋,分为人工折叠和自动折叠机折叠两种方法,因折叠机价格昂贵,工厂大多采用人工折叠。

  

  人工折布:纯手工进行折棉,装袋。折布的市场价格一般是3、4、5,即一层的3分钱、两层的4分钱、三层的5分钱。

  特点:是面膜生产过程中最耗费人力、时间的环节。不少厂家为了节约,会把这一环节外包给一些小厂来做,而所谓的“小厂”其实就是一些小作坊,一间出租屋,十几个临时工,没有任何环境要求,消毒措施,按件绩效,当天结算工资。这也是面膜膜布最容易造成安全质量问题的环节。


  自动折叠机:自动折棉成形、自动装袋、下袋、开袋。

  特点:节省了人力,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价格昂贵、要定期进行机械保养。

  问题:该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工期不可控,也最容易出问题。比如此前就曾发生在膜布中发现蚊子、头发等杂物的案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