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秘密丨多少分能上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近日,我校吴小俊教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徐天阳,吴小俊)。该奖项在全国范围内仅有十篇论文入选,参加竞选的学位论文大多来自国内的知名高校,这也是江南大学首次获此殊荣。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多媒体数据,这些数据呈现着多模态及复杂关联的特性,检索需求已经从单模态检索转化为了不同模态之间的交叉检索。为此,博士生张东霖提出了“离散双向矩阵分解的零样本跨媒体检索”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双向矩阵分解方案离散地学习到不同数据的共同表示,从而完成检索任务。在该方向上取得的突破,荣获了PRCV2021最佳论文奖(张东霖,吴小俊,庾骏)。
跨模态任务打破了视觉和自然语言之间的壁垒,而视觉和文本匹配则是跨模态中重要的先驱任务。来自实验室的硕士生杨枭在该方向上也取得了突破,他所完成的一篇跨模态检索工作在细粒度视觉文本匹配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阶段注意力模块,额外加入了场景信息约束,补充了细粒度模态匹配中全局视觉信息的缺失,在跨模态匹配任务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了2021CCIS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杨枭,吴小俊,徐天阳)。
此前,在2021下半年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2021)上,我校团队与英国Surrey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荣获了多模态视频推理分析比赛MMVRAC中2项冠军(吴聪,李荣昌,沈忠伟,徐天阳,吴小俊,JosefKittler,鲁继文)和第二届CVPR反无人机Anti-UAV跟踪竞赛季军(朱学峰、汤张泳,李辉,徐天阳,吴小俊,JosefKittler)。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市校合作和国际合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的这些重要荣誉和奖项,将进一步提高江南大学在国内和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推动我校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和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发展。
徐天阳(左四)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徐天阳博士会议现场发言
徐天阳优博获奖证书
获得多项竞赛奖项及最佳论文奖
杨枭获得CCIS最佳论文奖
人工智能专业介绍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是对接人工智能领域开设的新型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学位系列培养资格。目前具有专业教师28名,其中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及青年博士教师20名。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专业领域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基础、计算机系统知识;训练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辅助学生提升对实际智能场景开放性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智能系统集成、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智能应用系统的管理与运维等领域掌握一项较强的应用实践技能,为使学生成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的行业骨干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运用人工智能专业理论和模型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AI思维,富有宽广的专业视野,能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及前沿领域的未来发展需求,掌握信息科学、认知科学、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自然语言处理、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且有较好的算法建模、快速学习与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能适应智能算法与复杂场景融合的新模型设计、功能研发及场景应用工作,具备较好的读研升学基础能力。麦可思调研报告反映,本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行业竞争力和就业薪资水平。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有:1)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行业顶尖或知名IT公司从事智能模型研究工作;3)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智慧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维护与管理工作;4)人工智能科研机构(机器人研究所等)从事算法创新工作;5)自主创业。
多少分能上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稿件来源:江南大学新闻网、江南大学招生就业处
本期编辑:邱晓艺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zhjch@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