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世界吗?(上)
这是“书影斑斓”陪伴你的第 61 天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世界吗?(上)
作者|张宏伟
这是“书影斑斓”发布的第 99 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 3220 个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题记
前几天热映一部纪录片,片名叫《二十二》,内容是关于二十二位被迫成为慰安妇的中国老人现状。该纪录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让许多公众了解了这些老人所经历的悲惨遭遇。
可是,纪录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时,有一些无良的新媒体运营者,为了蹭热度,居然将影片中老人的镜头,制作成了搞笑、调侃的表情包,并上传至QQ空间在网络传播。这引起了社会多数公众极大的愤慨,《人民日报》官微也撰文进行痛批,认为此种行为是娱乐至死的社会存在的问题。
今天发布的文章,是书影君写的一篇关于《娱乐至死》的书评,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我们这个一切均能搞笑娱乐的社会,究竟得了什么病。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乔治·奥威尔在小说《1984》中,预言人们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的文化;而赫胥黎在他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中,则表达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忧虑:人们将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失去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他1985年出版的,作为新闻与传播学广泛引用参考的经典著作《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做出了深刻反思后告诉我们:可能实现的,也许是赫胥黎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我们“热爱”的那个东西,便是当时以电视机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媒介。
本书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美国正是电视机的天下。
据他在书中统计,一个人在16岁前,将会看超过一万六千小时的电视节目。男主人周末躺在沙发上看球赛、家庭主妇在电视中学习烹饪知识、儿童在电视中观看《芝麻街》,人们陶醉于电视带来的精彩世界。
为何波兹曼会将电视机定位于会将我们毁灭掉的危险物品?他所说的这个“毁灭”,又作何理解?这本“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作者语)的书中,究竟讲了些什么?
02
波兹曼称为美国文化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机时代蒸蒸日上。
最初阅读此书,容易将作者的写作意图定格在对电视文化低俗化、娱乐化的讨伐上,这其实也是众多批评流行文化声音中最主流的观点。
但显然这样的深度对于《娱乐至死》这本经典著作是不够的。
大概是担心读者误解写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波兹曼在书中明确提出,他本人对电视机中的这些娱乐节目(他称之为“垃圾”)绝无异议,甚至认为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些“垃圾”,因为“它给那些老弱病残以及在汽车旅馆里饱尝孤独寂寞的人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快乐,它的感情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会让人们反对越南战争或者种族歧视,对于这些好处不能视而不见。”
波兹曼坦承自己其实很喜欢这些“垃圾”,电视节目娱乐化不是问题的根本,相反,娱乐化正是电视的职责所在。
也许有人会反驳:电视给我们带来娱乐消遣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新闻、各种信息以及我们增长知识的机会啊!这些有用的东西,怎么会是“垃圾”呢?
其实,电视机拥有的这些除了娱乐之外的“好处”,恰恰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电视将娱乐和严肃的界限模糊化,并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将宗教、政治、新闻、科技、教育等等一切严肃领域全部娱乐化,甚至重新定义了它们的表现内容,而这些严肃领域毫无怨言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形成了“娱乐才是整个世界”的价值观。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正如书中所写:“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
电视机最大的问题是其已经取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
03
波兹曼写作此书,承认其受到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观点的影响。
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意指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合。
如果你觉得这段定义比较晦涩,那我打个通俗的比方:
为什么现在流行的微博上、论坛里、微信朋友圈里会有那么多毫无逻辑的偏激之词甚至攻击谩骂?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充满偏执缺乏理性的所谓“爱国文章”大行其道?
那些发出这些言论的躲藏在网络隐秘空间里不知身份的人,他在现实生活中发出这种毫不负责的偏激甚至是肮脏言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再问得简单一些,你认为你在法庭上陈述证词时,与你和朋友在酒桌上闲谈扯淡时,是否会用一样的措辞与态度?
相信此时你会有一个判断:不同环境下,同一个人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这种不同环境就是不同的媒介,它改变了我们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电视语言与印刷文字到底如何不同?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甚至是世界观的呢?
04
首先要从两种媒介的特性分析起。
根据电视节目制作及播出的特点,每一档电视节目必须有观赏性,要“寓教于乐”。但电视注定无法表现思考的过程,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电视节目都有时间长度的限制,每个镜头平均不过出现3.5秒。快速交替变化的画面,让观众根本来不及思考,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电视将各种思考后的结果呈现给我们,来代替我们的思考。
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喜爱的一个语言类辩论节目《一虎一席谈》。节目中邀请若干嘉宾,就一个当时社会争议热点问题进行正反辩论。
因为嘉宾观点往往泾渭分明、黑白两立,所以节目中辩论激烈,高潮部分甚至有嘉宾口不择言,不乏人身攻击的语言。但因为嘉宾的辩论录制在前,节目播出在后,所以因为节目时长、节目效果等原因,辩论的过程被编导剪切、组合(这不正是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么),最后呈现给我的是嘉宾情绪莫名变化、辩论主题缺少呼应的观看感觉。
节目中所辩论的话题,不能充分展开,缺少逻辑的连续性以及分析的周密性,整个节目就是嘉宾情绪最高潮部分的精彩展现,是一个个双臂挥舞、冲突激烈、面红耳赤、口不择言甚至人身攻击等等精彩片段的组合。看得固然痛快,但最后记住的都是嘉宾发言最夸张激烈的片段。
正如波兹曼在书中所写:“嘉宾关心的是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这正是电视所擅长的。”
05
众声喧嚣中,喃喃低语、冷静客观的分析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观众甚至都听不到,唯一能引起注意的,也许就是惊声尖叫或者破口大骂的高频音量了。
而引起关注,正是电视节目唯一的目的。于是,电视节目中便处处存在着美女富豪、凶杀奇闻、伦理丑剧、黑幕背景。
选秀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悲惨身世是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绝佳素材:父母去世、童年不幸、身体残疾等等,在观众眼泪与同情并举、电视台眼球与收视率同飞的效果下,电视成了最大的赢家,而自认为被深深感动的观众,她们的眼泪是电视节目计算与操作的结果。
前几年某省电视台在播出一档家庭伦理谈话类节目时,为了追求播出效果以及收视率,雇用演员编造剧情来向观众展现一个逆子对老父亲令人愤怒发指的所作所为,引来无数观众对逆子的怒骂和对老父亲的无比同情。事后被人揭露节目造假,该栏目受到主管部门的处罚。
这里的重点是,观众对一件事物的态度与看法,在不知不觉中被电视节目引导到它需要的方向上边,而自认为投入感情的观众,他(她)们的眼泪与愤怒却是电视节目计算与操作的结果。
这不正是电视媒介改变观众理性思考的绝佳论证么?
电视节目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连贯性,相信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正在为新闻中播出的在灾难中不幸遇难的儿童心痛时,电视很可能会马上播放色彩缤纷的饮料广告,这种气氛情绪的快速转换,瞬间冲淡甚至淹没了我们刚才的同情之心。
久而久之,会让观众越来越适应快速转换情绪及注意力,让我们觉得,一切灾难、悲剧、战争冲突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可以快速地切换它并且忘掉它,毕竟这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其他不停发生的新闻等着我们去领略。
相关书籍
《娱乐至死》
作 者:【美】尼尔·波兹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5月
本文配图:Pixabay网站
图片授权:CC0协议
往期精彩文章
书影斑斓
一个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投稿邮箱:zhw-rw@163.com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