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我在澳洲的日子(11):第一次见洋亲家

太阳月亮 书影斑斓 2022-03-19


这是“书影斑斓”陪伴你的第 141 

本系列文章的作者,原就职于太原铁路局,退休后在澳洲探亲,为两个女儿照顾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因一直爱读史书,喜好写作,所以作者在探亲期间,把自己在澳洲的所见所闻所遇中有趣的故事,用手中的笔一一记录了下来,并最终形成了“我在澳洲的日子”系列作品。

文章以长者特有的睿智与视角,配之以作者幽默与温暖的文字,定会为读者奉献上一盘盘因中西方民间社会交流而产生的“文化小海鲜”。

                                     ——书影君



我在澳洲的日子(11)第一次见洋亲家


文 |太阳月亮

这是“书影斑斓”发布的第 206 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 2309 个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2015年6月,我们从国内来到澳大利亚探亲后,暂时住在阿德莱德的小女儿家。在墨尔本工作的大女儿多次前往阿德莱德看望我们,并说她的洋公公和洋婆婆知道我们到了澳大利亚,多次提出要见我们一面。


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暂时离不开阿德莱德小女儿家,一直没有到机会到墨尔本,和洋亲家见面的事只能一拖再拖,让洋亲家夫妇等了一年多时间。


7月30日,我们刚从阿德莱德乘飞机到墨尔本大女儿家,洋亲家便迫不及待的要求见我们。考虑到风俗文化的不同和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女儿建议见面的事等他们有时间后再说。


8月7日是星期天,女儿女婿都休班在家,就安排两家大人在自己家见面。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与人亲善、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美德,夫人和女儿女婿商量,用华夏民族最悠久、最传统的美食饺子,招待第一次见面的洋亲家。

 


01

吃过早饭,我和夫人一边紧张的拌肉馅包饺子,一边想象着和洋亲家见面后的情景。还真让我揣摩的差不多,这移民澳大利亚的苏格兰和英格兰民族后裔,言谈举止、风俗习惯和思维形式,和我们华夏民族就是有很大的不同。

 

女儿提前告诉我们,洋亲家住的地方距她们所在的小区有四五十分钟的车程,洋亲家估计要到中午2时左右才能过来。时钟刚好到2时整,我们就看到窗户外的前院门口缓缓停下一辆车,女儿女婿一边叫着说洋亲家到了,一边出门迎接两位老人。


我下意识的抬头瞥了一眼挂钟,心想这四五十分钟的车程,就是路上不堵车,也肯定要经过很多的红绿灯,两位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妇,咋就能把时间计算的这么精确。估计他们是掐着点开车的,如果时间早就把车开慢一点,时间紧就把车开快一点,既然提前说好的是2点钟到,就不能提前到也不能晚到。


看来这英格兰民族是个守规则、讲信用,时间观念很强的民族,只要是说过的话,一般是不会随意改变和失信的。我这个人历来为自己是个很讲规则,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和这些外国人比较起来,也只能自叹不如了。

 

可能是受几千年中国儒教文化的影响,对外国人的家庭关系,在头脑中想象的并不怎么好,总觉得不如中国家庭成员之间那样亲密无间,在相信女儿、尊重女儿意愿的前提下,对女儿找个外国对象能否一生幸福,心里疑虑了很长时间。


洋亲家夫妇进门后,按照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习惯,我很自然的伸出自己的右手,走上前和对方握手,没想到洋亲家笑哈哈的张开了双臂,让我措手不及的接受了一个拥抱礼,显得有点滑稽、尴尬和别扭。


由于儿女们的结合,处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区域、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华夏和英格兰两个民族的两家人有缘走到一起,洋亲家自然很热情的欢迎我们来到墨尔本,表示见到我们很高兴。我们则谈了到澳大利亚一年多来的亲身体验,对两个国家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感受。并向他们介绍了华夏文化的古老悠久、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山水的旖旎秀丽,还介绍了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还介绍了华夏民族的家庭观念和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并诚挚的向他们表示,欢迎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


看来洋亲家夫妇比中国老人活得乐观豁达放得下,已经是70多岁的人,还经常在墨尔本一个广播电台做特约节目,对地球村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关心,知道的事也多,称赞中国的发展快超过美国了。说着还伸了一下大拇指。

 


02

多年前,女儿从澳大利亚回家探亲时,说外国人的饭量都很小,就是中国人最能吃,也吃的最多。当时,我对女儿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认为老外身材魁梧肚皮大,吃的一定比中国人多。


全家坐在一起吃饺子时,看到洋亲家夫妇很不熟练的拨弄着手中的两根筷子,每人吃了几个饺子就放下筷子不再动了。我还以为他们吃不惯中国的饺子,或者嫌我们做的饺子不好吃,就问他们:中国的饺子吃的习惯吗,好吃不好吃?他们高兴的说:dumplings(饺子)好吃,比街上饺子馆的还好吃。我才知道外国人给中国饺子起的洋名字是dumplings,原来这外国人也不是餐餐都吃肯德基、汉堡包和烤肉,也会经常换口味光顾中国餐馆,品尝中国的美食文化。


热情好客的我们准备的饺子很多,没下锅煮的剩了一大堆,饭桌上煮好的还摆着好几盘子,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外国人饭量小、吃得少的话,我虽然还没吃饱,但也不愿在这样的场合丢咱们中国人的脸,不好意思再动筷子。


洋亲家起身走时,夫人建议他们把煮好的剩饺子带回去,说用微波炉热一热就可以吃。不得不佩服这外国人,没有一点中国儒家文化的谦让客气,说话和做事绝对的表里如一、心口一致,丝毫不去掩饰自己的想法。夫人和女儿剩下的把几盘子饺子装在两个熟料袋中,洋亲家高高兴兴的提着上车走了。

 


03

外国人说话不但开朗、随和、滔滔不绝,而且风趣幽默、不拘小节,有时还用手势辅助说话,让临时充当翻译的女儿左右应对,忙的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以前曾听过这么一个顺口溜,说在中国女孩子和外国男孩子结合的家庭中,有了第三代一般都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在我们和洋亲家之间没有口语交流的情况下,看到女儿和婆婆有说有笑的谈了很长时间,就问女儿:你们说什么了?女儿说:婆婆说为了交流方便,建议你和我妈学习英语,我就和她拌起了嘴,回答她说,那你为什么不学习汉语,她说已经老了,学不进去了,我说那我爸爸和妈妈也老了,她就说我很强势。


女儿还说:婆婆希望早点看到我为他生下孙子,我说以后孙子生下来,就归你们做爷爷奶奶的带了。婆婆很不客气的回绝说:那不行,带孩子是你们的事,我们没有这个义务,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


你看这些老外,思维办事就是和咱们中国人不同,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家庭中,千千万万像我们这个年龄退休的人,哪个不是在帮子女义务料理家务、照看第三代,无私的为儿女们贡献余热,奋斗终身啊……

 

写到这里,心中真的开始怜悯我们中国的老年人来了,感慨中国的老人没有外国老人活的潇洒自在,活的滋味浓郁,有品位……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太阳月亮,太原铁路局退休干部,现与家人居住澳洲。爱读史书,喜好写作。笔名由来:借用作者原名,寓“有以来就非常明亮”之意。

往期精彩文章

【诗词】叶的归宿(诗三首)|书影斑斓

【书单】《自在独行》|书影斑斓

【美文】十里水墨藏烟雨,万亩古韵醉徽州

【观影】《恋爱诊疗中》:这部影片其实无关爱情

【海外】我在澳洲的日子(10):办事便捷不求人


书影斑斓

一个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投稿邮箱:zhw-rw@163.com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