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正式发布并开放申报
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担任了“自然建造·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委会主席,提出以“自然建造”作为评奖的参照理念,展开奖项评选。2019年始,这一评奖理念在由英文建筑期刊Architecture China主办的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中延续。作为其基本价值观,奖项也因此命名。
主办机构建筑期刊Architecture China是第一本全球发行、聚焦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全英文专业期刊,由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担任主编。该期刊将通过评奖和发布、出版“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期刊特辑,为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打造面向世界的全媒体推介平台,促进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播。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参照国际重要建筑奖项的评审机制,组建评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下设实践成就奖、技术探索奖、青年探索奖、评委会特别奖4个奖项。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项申报采取评审委员会与提名委员会提名与自我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两岸三地有两件或以上高水平建成作品的中国和外籍建筑师均可纳入评奖范围。首届“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于2019年12月2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进行初评,于2020年8月20日完成终评。2020年12月5日,“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颁奖典礼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行,现场揭晓了实践成就奖、技术探索奖、青年探索奖和评委会特别项目奖4个奖项的归属。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的评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担任主席,评委包括前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建筑师、建筑学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葛明,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建筑师、建筑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路,独立策展人、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教授陈伯康(Aric Chen),台湾建筑评论家、作家阮庆岳,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EMBT 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Benedetta Tagliabue,荷兰建筑摄影师Iwan Baan,建筑与艺术历史学家、理论家、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教授Philip Ursprung.
奖项理念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参照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提出的“自然建造”的评奖理念,基于对当下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本土现实的思考,主张传播自然建造的理念,冀望与时代形成共振。
奖项的主要理念是如何通过寻找建造的诗意来重返自然之道并探寻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或相似、相关理念。
自然建造的诗意,是自然、建筑、 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在当下的现实中,奖项鼓励创造自然建造的现代版本。奖项鼓励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其建筑的观念与建造的方式,更鼓励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奖项提倡将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并同现代技术相集合,并在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的探索;奖项所憧憬的未来建筑学,将以新的建造方式重新使城市、建筑、自然与诗歌、绘画形成一种不可分离,难以分类并密集的综合状态。
奖项设置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下设实践成就奖、技术探索奖、青年探索奖、评委会特别奖4类奖项。其中:
1、实践成就奖为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最高奖,用以表彰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体现“自然建造”或相似、相关理念的建筑师,并要求该建筑师在近十年内有三件或以上的高品质建成作品。
2、技术探索奖则关注具有人文精神并持续不辍的建筑技术创新项目(近年内运用该技术创新的高品质作品两件或以上),鼓励跨专业和跨领域的探索。
3、青年探索奖将颁给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青年建筑师(近年内有两件或以上高品质建成作品),旨在给予其以肯定,并充分展现青年建筑师的实验精神。
4、评委会特别奖由评审委员会成员提名并从中评选的、于2019-2021年落成并能体现“自然建造”或相似理念的高品质建筑作品。
实践成就奖:最终入围共3名,其中最终获奖者1名,奖金为10万元人民币,入围奖2名。
技术探索奖:最终入围共3项,其中最终获奖者1项,奖金为3万元人民币,入围奖2项。
青年探索奖:最终入围共6名,其中最终获奖者3名,奖金为各3万元人民币,入围奖3名。
评委会特别奖:由11位评审委员会成员提名,最终12项获奖作品。
评审委员会 (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评审委员会主席:王澍
评审委员会成员:张永和、崔愷、葛明、李翔宁、阮庆岳、王路、陈伯康(Aric Chen)、Iwan Baan、Benedetta Tagliabue、Philip Ursprung
提名委员会成员 (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龚彦、顾大庆、黄居正、李士桥、陆文宇、邱志杰、王莉慧、王明贤、王维仁、吴光庭、张利、支文军、朱剑飞、Hans-Jürgen Commerell、Kristin Feireiss、David Leatherbarrow、田霏宇(Philip Tinari)
组织委员会成员 :
南岛、陆文宇、李翔宁、葛明、李晖
赞助机构: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方式
Architecture China公众号(公众号:ArchitectureCN)为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唯一申报通道,申报分为公众号网上报名与邮件提交申报材料两步,均完成后会收到组委会申报确认邮件。
1. 网上报名
进入Architecture China公众号(公众号:ArchitectureCN),点击“奖项”菜单,按照申报奖项类别,填写申报基本信息表格;
2. 提交申报材料
请申报人完成申报信息基本表格后,向组委会邮箱:
architecturechina@vip.163.com 发送申报材料。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01月15日18:00。申报材料内容请参照Architecture China公众号“奖项”下各奖项申报材料清单要求。申报邮件主题请注明: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申报奖项名称+申报人。
申报材料
1.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实践成就奖申报材料清单:
1-1 申报表格格式如下:
表1-1 Application Form 1-1 | |
申报人 Applicant | |
联系人 Contact person | |
联系电话 Phone number of the contact person | |
申报人介绍(文字在300字以内)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icant (less than 300 words) | |
代表作品简介(提交至少3个建成作品,每个作品介绍文字在300字以内) Introduction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At least 3 completed works need to be submitted, the introductory text to each one should be less than 300 words.) | |
主要作品目录(按年份倒序排列) List of major works (from most recent to oldest) |
1-2 代表作品照片:每个作品各提供 5 张照片;
1-3 代表作品图纸:每个作品提供相关设计草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部分节点详图及设计分析图等。
材料说明:
1. 请申报人在本平台提交申请后,向组委会邮箱:
architecturechina@vip.163.com发送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22年01月15日18:00。
2. 申报材料要求中英双语,请按以上顺序组织,并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命名为“实践成就奖+申报人”。
3. 文件应为A4横版 (297*210mm),大小不超过20M,不超过20页。
4. PDF文件及相关照片、图纸要求无版权限制。
5. 邮件主题请注明: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实践成就奖+申报人。
2.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技术探索奖申报材料清单:
2-1 申报表格格式如下:
表2-1 Application Form 2-1 | |
申报作品 Works to be submitted | |
申报人 Applicant | |
联系人 Contact person | |
联系电话 Phone number of the contact person | |
作品简介(提交至少两个作品,每个作品介绍文字在300字以内。请着重阐述该作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 (At least 2 works need to be submitted and the introductory text to each one should be less than 300 words. Please highlight the explor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se works.) |
2-2 申报作品照片:每个作品各提供 5 张照片;
2-3 申报作品图纸:每个作品提供相关设计草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部分节点详图、设计分析图等能表现该作品在探索技术创新方面的图纸。
材料说明:
1. 请申报人在本平台提交申请后,向组委会邮箱:
architecturechina@vip.163.com发送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22年01月15日18:00。
2. 申报材料要求中英双语,请按以上顺序组织,并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命名为“技术探索奖+申报人”。
3. 文件应为A4横版 (297*210mm),大小不超过20M,不超过20页。
4. PDF文件及相关照片、图纸要求无版权限制。
5. 邮件主题请注明: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技术探索奖+申报人。
3.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青年探索奖申报材料清单:
3-1 申报表格格式如下:
表3-1 Application Form 3-1 | |
申报人 Applicant | |
联系人 Contact person | |
联系电话 Phone number of the contact person | |
申报人介绍(文字在300字以内)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icant (less than 300 words) | |
代表作品简介(提交至少2个建成作品,每个作品介绍文字在300字以内) Introduction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At least 2 completed works need to be submitted, the introductory text to each one should be less than 300 words.) |
3-2 代表作品照片:每个作品各提供 5 张照片;
3-3 代表作品图纸:每个作品提供相关设计草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部分节点详图及设计分析图等。
材料说明:
1. 请申报人在本平台提交申请后,向组委会邮箱:
architecturechina@vip.163.com发送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22年01月15日18:00。
2. 申报材料要求中英双语,请按以上顺序组织,并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命名为“青年探索奖+申报人”。
3. 文件应为A4横版 (297*210mm),大小不超过20M,不超过20页。
4. PDF文件及相关照片、图纸要求无版权限制。
5. 邮件主题请注明: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青年探索奖+申报人。
提问和答疑
关于公开征集活动所有提问需通过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architecturechina@vip.163.com。邮件主题统一为“提问”。
提问收集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15日,统一答复日期为2021年12月25日。统一答复将公布于Architecture China公众号,请持续关注。
2022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工作组:
姚微微、秦晓婉、刘姣曼、俞力恒
视频导演/剪辑:刘辰星、黄琛
视频监制:秦晓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自然建造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