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推介】惠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惠宁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08-28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第一作者简介

惠宁,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原文刊登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18—28页。

摘 要

       研究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及差异。第一,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创新溢出效应,既能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提升,也能推动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高,且这种效应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第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中部地区的创新溢出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第三,技术市场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是互联网创新溢出的中介渠道,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加速城市化进程间接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


关 键 词

互联网;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区域创新转化能力;技术市场;城镇化











引  言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趋优、动能转化的新常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支撑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但区域创新活动仍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驱动力量不足的问题,中国面临着如何走出低质量创新活动的困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是人们通过对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它通过不断升级的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增强人们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考察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对激发互联网潜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技术革命产物,其经济效应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互联网与经济增长、互联网与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研究,有关互联网与创新之间的研究,多数学者从不同角度肯定了互联网的创新溢出效应。Forman和Zeebroeck采用美国企业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协作成本,加强了研发团队的互相合作,产生了较强的合作创新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在不同的团队间具有显著的差异。程立茹提出互联网经济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存在节点创新与网络价值的正反馈机制、软件创新和硬件创新的正反馈机制以及企业创新与产业地位的正反馈机制。秦佳良和张玉臣等指出互联网知识溢出能促进包容性创新。李佳钰和周宇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协同效应、技术—市场协同效应提高研发部门的创新效应,通过技术—生产效应、技术—改造效应促进应用部门的创新溢出。张旭亮和史晋川等基于信息技术属性分析互联网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证实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有较明显的推动效用。但罗珉和李亮宇指出互联网时代启动了社群效应,容易形成行业垄断,削弱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少数学者深入探讨了互联网驱动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韩先锋和宋文飞等提出互联网在直接提高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同时,也能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间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并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创新溢出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王金杰和郭树龙等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企业创新资源的组合方式及连接方式的变化,降低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交易与契约成本、代理与治理成本及创新认知差异,从而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惠宁和陈锦强利用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互联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文献基于企业创新的微观视角,从区域角度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且研究互联网影响区域创新传导机制的文献更少。基于此,本文采用2006—2017年30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首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作用和滞后效应。其次,将互联网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互项纳入模型,探究互联网对研发投入产生了互补促进效应还是挤出抑制效应。最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为中介变量探讨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













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一)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互联网作为信息通用技术,具有渗透性、公共性、连接性等特征,能够明显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效应、模式革新效应和主体连接效应。

第一,互联网产生了信息交流效应。区域创新活动的产生需要依靠技术、知识、信息的积累和扩散,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沟通的媒介,作用于信息的搜寻、整理、传播、存储等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首先,互联网将各种政策信息、消费信息、商家信息重新整合并发布在网络空间,研发者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前沿,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创新策略,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激发区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互联网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拓宽了信息传播范围,企业不仅能够全程掌握创新活动的进程,针对偏误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而且能够获取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实施精准化的创新行为,提高区域创新的绩效和效率。最后,互联网平台为知识存储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各类知识在平台中得到了共享和积累,知识内容逐渐丰富,知识价值持续增值,有利于创新主体获取先进的知识信息,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第二,互联网产生了模式革新效应。互联网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模式,催生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工业”等新业态,全面激发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实地商业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经营创造出一个虚拟商场,产品展示、营销、售卖、售后等所有流程都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加快了新产品的推广和扩散,显著提高了新产品的转化效率。其次,互联网简化了新产品的生产流程,剔除了冗余的生产工序,使生产更加地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了生产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柔性制造,提升了新产品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周期,显著提高了区域创新的转化效率。最后,互联网革新了传统的创新模式,以企业个体封闭式创新转为群体共同开放式创新,以供给导向型创新转为需求导向型创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加入了创新活动中,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三,互联网产生了资源连接效应。“连接”是互联网经济的本质体现,它能够实现人、资源、信息、技术的相互连接,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互联网平台加强了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三大创新主体的沟通交流,三大创新主体共同补齐创新短板,破除区域创新“两张皮”的现象,使高校培育的人才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研发机构创造的创新成果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企业能够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应。其次,互联网打破了空间壁垒,将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人员、资本、技术等资源的跨界配置,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搜寻自己所需的资源,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格差,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充分激活区域创新的动力。

基于以上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H1:互联网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

第一,互联网、技术市场和区域创新能力。技术市场是创新成果转让、创新资源流动的重要市场平台,它扩大了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加快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扩散,从而全面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同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增强了技术市场的活跃度,成为技术市场发展的催化剂。因此,本文将技术市场发展作为中介渠道,从“互联网—技术市场、技术市场—区域创新”来探讨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

从互联网对技术市场的影响来看,一方面,互联网扩大了技术市场规模。互联网为技术交易提供了一个平台,交易活动不再受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技术市场本地化特征被打破,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技术交易活动被纳入进来,市场的地域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另外,更多的技术商品供给者、消费者和经营者通过此平台寻求自身的需求,技术商品的种类、数量、内容得到了丰富,扩大了技术市场的领域范围。另一方面,互联网提高了技术市场效率。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技术市场的交易模式,简化了技术市场冗余的工序,实现了技术交易全流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技术商品的拥有者能够在网络上申请出售、转让等供给,技术市场管理者能够在网络上审核资料,不仅大幅度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明显提升了技术交易的效率。技术商品供给者能够在网络中发布所要转让的创新成果或创新资源信息,借助互联网扩散传播的优势,迅速扩散在网络空间中,技术需求者借助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搜寻到这些信息,并通过了解产品信息做出购买行为,明显提高了技术商品供需的匹配效率。

从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来看,首先,技术市场上的供需信息一般都体现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前沿,为研发者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向,也会为研发者提供更多的技术信息,提高研发活动的成功率,降低创新活动的风险,激发了创新主体实施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技术市场作为技术商品的交易场所,能够快速实现各种创新成果的转让,不仅使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所需新技术并将其转化成经济价值,而且研发人员也能够收回投资并获取相应的利润,为下一轮新产品的创新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撑。最后,技术市场也为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各行各业的创新主体通过此平台相互分享经验和思想,明显增强了知识溢出效应,激发了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提出假设H2: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间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

第二,互联网、城镇化和区域创新能力。城镇化是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地区的一个转移过程,而信息化在加强资源要素聚集、提高人口承载能力等方面对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镇化的创新溢出效应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肯定,因此,本文将城镇化发展作为中介渠道,从“互联网—城镇化、城镇化—区域创新”来探讨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

从互联网对城镇化的影响来看,一是互联网增强了城镇要素聚集效应。城镇化表面上表现为人口的流动,本质上是人力、资源、技术的聚集,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流动速度。在网络环境下,农村居民更加了解城镇化地区,被城镇地区的高工资、高利润、高福利所吸引,导致更多劳动力以及优质资源都流向了城镇,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二是互联网提高了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的新业态,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不仅为城镇化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互联网技术衍生出各种学习软件,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溢出效应增强,知识内容逐渐丰富、存量不断增多、价值持续上升,全面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劳动生产效率,使农村居民更加匹配城镇区域所提供的就业岗位。

从城镇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来看,一是城镇化促进了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新思想的萌生关键在于各行各业知识的相互碰撞,城镇作为人类生活的聚集地为知识溢出提供了场所。城镇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便于人们面对面交流观点、想法、认知,相互碰撞融合产生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技能,培育人们形成了创新思维。同时,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个人、企业都会积极相互学习新知识,以便寻求新思想的产生。二是城镇化促进了创新资源的聚集。城镇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优质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储备,且能够缓解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为开展区域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便于生产要素能够在这一区域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同时,城镇居民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从而为新产品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较大的消费市场,明显提高了区域创新的效率。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提出假设H3:互联网能够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间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













互联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

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inno)。目前,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多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反映,其中研发投入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者选取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从创新产出来体现区域创新能力。专利数是创新产出的中间产品,反映了研发投入开发成科研成果的能力;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创新产出的最终产品的经济价值,反映了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价值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选择专利申请数和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指标,分别从创新开发能力(inno1)和创新转化能力(inno2)两个方面刻画区域创新能力。

核心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水平(int)。互联网经济效应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高潮,众多学者采用单一指标或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但在数据的限制下,仍未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测度指标。本文将借鉴刘姿均和陈文俊、张家平和程名望等的做法,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作为衡量指标。

控制变量:为了尽可能剔除其他影响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控制以下5个变量。研发投入强度(rd),采用R&D内部经费与GDP的比值衡量。市场化水平(market),采用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与各省就业人数的比值衡量。对外开放水平(open),采用货物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水平(finance),采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及贷款总和与GDP的比值衡量。人力资本水平(edu),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

中介变量:技术市场发展水平(js)和城镇化水平(urban)。技术市场成交额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技术类合同的成交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技术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技术市场成交的速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采用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衡量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城镇化是资源要素聚集的重要途径,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为城镇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这里将采用年末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二)数据说明

本文以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的缺失及获取数据的困难,剔除了西藏、香港、澳门、台湾样本)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互联网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研发投入强度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金融发展水平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表1报告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设定

由上述理论可知, 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将互联网因素纳入区域创新模型, 同时为了缓解异方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所有连续变量做对数处理, 构建如下模型:


式(1)中,i代表30个省区市,t代表2006—2017年的时间;innoj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i省(区市)在t年的区域创新能力,其中j=1,2,当j=1时代表区域创新开发能力,j=2代表区域创新转化能力;intit

是核心解释变量,表示i省(区市)在t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rdit、marketit、openit、financeit、eduit是控制变量,分别表示i省(区市)在t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α0是截距项,α1—α6是待估参数;μi代表不可观测的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扰动项。

同时,为了检验互联网对研发投入到底产生了互补促进作用还是挤出抑制效应,引入互联网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叉项来判断。如果此交叉项显著为正,判定为互补促进作用;显著为负,判定为挤出抑制效应;若不显著,说明两者之间互不干扰。所建模型如下:


为了进一步深入剖析互联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采用温忠麟和叶宝娟等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别以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为中介变量检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作用,构建模型如下:


式(3)与式(1)完全相同,均是检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式(4)是检验互联网发展对中介变量的影响作用。式(5)将互联网变量与中介变量同时纳入模型,检验考虑中介变量情况下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式中mediumit代表中介变量,分别表示i省(区市)在t年的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其余变量的含义与式(1)相同。中介效应检验的步骤是:第一步,检验式(3)中α1是否显著,如果显著进入下一步,否则直接判定无中介效应。第二步,检验式(4)中δ1是否显著,如果显著进入下一步,否则需进行sobel检验。第三步,检验式(5)中δ2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则判断δ1是否显著且δ1<α1,如果满足判定,则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若δ1不显著,则是完全中介效应,否则需进行Sobel检验。














互联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

实证分析


(一)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基本回归

回归分析之前要通过一系列检验,首先是多重共线性检验,各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容易造成伪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均值为2.27,最大值为3.88,均小于10,证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其次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模型适合采用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检验结果在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采用固定效应较为合适。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a和模型1b分别是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模型2a和模型2b是将互联网发展水平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模型3a和模型3b是采用互联网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以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回归结果,模型4a和模型4b是加入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交叉项后的回归结果。

模型1a和模型1b中,互联网发展水平影响系数为正且通过1%的统计水平,说明互联网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创新开发能力,而且对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每当互联网发展水平提高1%,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就会分别提高0.6145%和0.3935%。模型2a和模型2b中,滞后一期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可见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通过比较模型2a和模型1a、模型2b和模型1b中互联网影响系数可以发现,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滞后作用高于当前,而对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滞后作用弱于当前。究其原因,是互联网对于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溢出、信息扩散、全面模拟流程等方面,这些作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间内不能充分释放其红利;而对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化生产流程、整合资源、加速产品推广等方面,短时间内就能发挥其作用。模型3a和模型3b是剔除掉内生性后的结果,互联网影响系数显著为正,验证了互联网具有正向创新溢出效应,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模型4a和模型4b目的在于验证互联网的投入对研发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还是互补作用,从结果来看,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交叉项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互联网技术与研发投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了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重组了创新资源,实现了资源的跨界流动,创新资源被充分利用。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研发投入强度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可见研发投入仍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能够明显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化水平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区域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增强区域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激发区域创新潜力的释放。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对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这是因为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知识、技术,使本国的创新主体形成了“模仿式创新”的固定模式,削弱了自主创新能力,但国外市场的打开加快了国内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增强了创新转化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变量在模型中作用不显著,说明当前的金融发展水平未能满足区域创新的需求,在创新活动中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们素质的提高能够带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

中国区域之间的创新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互联网发展均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现象,那么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会因为地区的差异表现出异质性。为此这里按照传统做法,将全国30个省区市划分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三个分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从回归结果来看,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区域创新开发能力方面,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影响系数分别为0.4431、0.7964和0.5781,可见互联网明显促进了三大地区的创新开发能力,但影响强度有所不同,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最强,东部其次,西部地区最弱。在区域创新转化能力方面,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影响系数不显著,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均在1%水平下显著,且int中部>int东部,说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在互联网作用下得到有效激发,且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高于东部地区0.1459,而西部地区却未能有效激发。总的来说,互联网的创新溢出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这是因为互联网潜力的释放需要借助区域其他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支持,互联网价值在于优化要素配置和发展环境,并不能创造区域价值。东部地区的资源最多、环境最优,但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互联网红利已经被释放,导致现在的互联网创新溢出效应疲乏。中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次于东部,但互联网发展正处于释放潜力的阶段,创新溢出效应能够达到最优。西部地区的可用资源短缺、环境设施不足,不足以支撑互联网技术发挥其作用,从而创新溢出效应仅仅激发了部分或者没有得到激发。


(三)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知,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机制是怎么样的?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4报告了回归结果。由于式(3)的回归结果与模型1a、1b的完全相同,故没列出,其中模型5和模型8分别是以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为中介变量时式(4)的回归结果。模型6和模型9、模型7和模型10分别是以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为被解释变量的式(5)的回归结果。

以技术市场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时,模型1a和1b中的互联网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影响强度分别为0.6145和0.3935。随后模型5中互联网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互联网对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能够加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进一步将互联网变量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同时纳入模型,从模型6和模型7可以看出,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显著为正,且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仍显著为正,影响系数低于模型1a和1b中互联网的影响系数,符合部分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是互联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渠道,但此渠道并不是唯一的。

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检验第一步,由模型1a和1b中可得,在不考虑城镇化水平下,互联网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强度分别为0.6145和0.3935。第二步检验,从模型8中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区域城镇化进程。第三步检验,模型9和模型10显示城镇化水平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互联网变量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每当互联网发展水平提高1%,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就会提升0.4499和0.3118,低于不考虑中介变量时互联网的影响系数,证明通过部分中介效应检验,说明互联网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而且能够通过促进城镇化进程间接提升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


我们利用2006—2017年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各种计量方法探究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提升,也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互联网是激活区域创新的新动能,是区域创新的新优势。第二,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其中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滞后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转化能力滞后效应减弱。第三,互联网对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中部地区的创新溢出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第四,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加速城镇化进程间接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














加强互联网建设力度,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创新溢出效应,它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区域创新转化能力,这种效应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其中区域创新开发能力的滞后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转化能力滞后效应减弱,互联网是激活区域创新的新动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互联网建设力度,构建普惠互联网。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创新溢出效应,能够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加大互联网的投资力度,逐渐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丰富互联网服务内容,推动互联网高端技术的开发,促进高质量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同时,拓宽互联网的普及规模,打破互联网使用的时空约束,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鼓励社会经济各领域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外,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互联网发展政策,通过打造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互联网技术研发领域,缓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金约束,推动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实施差异化的互联网发展策略。互联网对不同区域的创新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互联网+区域创新”措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互联网潜力的发挥,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将资源、资金、人力向西部地区倾斜,适当降低互联网资费,帮助西部地区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优势。中部地区的互联网潜力正处于充分释放阶段,要抓住这一机遇,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溢出效应,打造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新优势。东部地区的互联网红利已经超前释放,互联网溢出效应有所降低,这一地区应积极探索高质量的互联网技术,集聚力量发展高端信息技术,构建高质量网站平台,打造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三,借助中间渠道推动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可以通过技术市场和城镇化驱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各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中间渠道,推动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提高技术市场的活跃度,拓展技术市场的发展规模,提升技术市场的运营效率,加快高端技术的自由流动和转化,提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力量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创新创业要素的聚集,解决创新创业活动因资源短缺难以展开的困境,同时加快知识的共享和积累,推动观点思想的相互碰撞,激发创新思维的培育和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阅读扩展

高帆︱新型政府-市场关系与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机制

刘瑞明︱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出路

孟    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与研究主题的变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胡岳岷︱中国粮食安全治理: 重大问题与远景战略



END


责编/审核 | 卫 玲

网络编辑 | 樊丹丹



1913年创刊

 更多内容请访问《西北大学学报》首页了解:http://jnwu.nwu.edu.cn

     投稿:xbds.cb.cnki.net  

电话:029-88302242

         邮箱:xdxbsk@nwu.edu.cn

      注:本文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期第18-28页。文中插图由作者提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号。敬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