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日】想,读给你听| 家住寺街

总而言之 2022-09-23

每一座城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街

代表南通的应该就是寺街了吧

寺街是咱南通最古老的街区

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作者)


今天我们就用一篇

《家住寺街》

打开本期周日特别版

 想,读给你听 


本期

为大家朗读的是 

《总而言之》主持人

张又新


▾  点击收听  ▾ 


家住寺街

朗读者:张又新


     寺街,一条长500多米、宽约3米,南北走向的千年古街。以它为主干,联结与之平行的官地街、垂直的中学堂街,三街、里巷组成了南通旧城西北部的古街区。这片粉墙黛瓦已斑驳、雕梁画栋也洇蚀的古建筑群落是历代南通文人雅士的青睐之地。今天,当我们在胡家园、柳家巷、古郡庙巷、石桥头、育婴堂巷……这些留存着先人印迹的街巷穿行;当悠悠扬扬,天宁寺的晨钟暮鼓响起,昨日的久远,今天、此刻又一幕幕的展现开来!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作者)

     南北走向的寺街,坐西朝东、大门自然朝东。西向见日落,非不得已是不开大门的。如果是东西巷,大门自然朝南。寺街上,朝东的大门,一个接一个,朝西则多是围墙或山墙,很少有大门。在老人给儿孙们讲的故事里,清代的通州只有三座城门,东边宁波门、西边来恩门,南边江山门,唯独北边没有城门。传说,宋代,通州有四座城门,因城北常有盗贼出没,州官为防范,下令堵了北城门,建了城墙。而住在城里的居民,置地建房时也多了一份谨慎,多了一份防范。近代建筑师孙支厦在《南通旧建筑的一般情况》中描述:旧时,大户人家的门堂,通外有大门,通内有二门。二门入内为一小天井,边墙上开一门为“提闼门”。由外进内要经过三重门,这是江南民居中少见的一种格局。

 

     几年前,南通籍书画大家范曾回到寺街123号,范家老宅。南通范氏,从范曾上溯十三代400多年,以诗文传世,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家族文化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作者)

     “烟花袅袅水溶溶,春在江南十月中。局罢香清茶又熟,一帘疏雨看丹枫。”明万历年间,一个深秋的午后,天高云淡,明净高远。范氏世祖范凤翼泛舟于濠河,品味茶香,感叹秋色之美,留下《舟中》一诗。

 

      时光流过了一百多年,清乾隆十九年,59岁李方膺回到故乡,寺街柳家巷29号。冬日的庭院满目萧条,只有庭前的梅花绽放得格外灿烂,李方膺欣然提笔画梅“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世事流转,几度春秋,斯人已去,濠河清风犹在,而梅花楼已不复存在。然而,那落于纸上的梅啊,香气犹在,风骨犹在!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作者)

     寺街,一幕一幕阳春白雪的记忆,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生活。它,是一篇巷名文化的创作史;是一方绵延千百年的文化吉祥地;是一处明清民居建筑的立体卷宗;是一册南通历史文化名人的群芳谱。

您也可以把您喜欢的诗歌、文章

或是原创作品

发送给我们后台


我们也会邀请主播朗读给您听哦~

原创一经采用

有奖品哦~

编辑:圈圈

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 即可欣赏

喜欢就点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