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读第八期 | 洞察人心,将心比心——《看见》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


书目:《看见》


题材:自传集文学


推荐语:

为了实现自由,心灵的自由与独立,实现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就在这里。等待,坦然,自然,跌跌荡荡,又是一个来回的开启。


推荐度:★★★★


推荐人:刘潇韩




本书主要分为三重内涵:

01


 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




02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03


 我们自己的故事



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








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更有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本书是柴静通过她所看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向我们呈现了她看到的社会。黑与白,喜与悲,抑或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介于喜与悲之间的“无”。 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刚正、不愿屈服,不愿低头的柴静,便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记者形象。



点击发现更多精彩↓↓↓

学五四精神,争做新青年

青读第七期 | 愿你能成为自己的太阳——人间至美是清欢

青读第六期 | “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到达远方的人”——皮囊

图文编辑 | 李可莹
图文审版 | 谢馨雨
图文责编 | 陈   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