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人:生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AI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人的精细度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数字人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2001年以来,我国数字人领域共申请相关专利3万余件,总体上,专利申请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数字人技术创新发展已由萌芽起步期(2001至2015年)步入了快速发展期(2016年后)。在2016年之后,伴随科技企业积极布局,数字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专利布局也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这与众多需求快速攀升密切相关。

图 1 中国数字人专利技术申请-公开趋势
百度、虎牙、腾讯、追一等代表企业数字人应用创新活跃。腾讯、华为入场较早,2012年前,两家公司已进行少量数字人专利布局。2014年至今,以百度公司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数字人领域专利申请增长迅速,成为研究的主要力量。2016年,深圳追一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并快速进行了专利申请和布局。众多创新主体的技术加码,有力地推动了数字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铺就更美好的应用前景。

图 2 中国数字人专利主要申请人排名
当前,数字人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不断丰富,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在持续演进和多元化。包括虚拟主播、虚拟助手、虚拟偶像、虚拟主持等在内的应用是国内数字人主要应用场景。
从形象写实到理解智能,从手工制作到自动生产,整个AI数字人的进化历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L1级:主要以人工制作为主;L2级:依靠动捕设备采集表情、肢体等动作,例如电影动画制作;L3级:可依靠算法驱动口型、表情和动作,例如虚拟化身实时互动;L4级:实现部分智能化交互,在垂直领域创新服务模式;L5级:实现完全智能化交互,打造真正的个性化虚拟助手。达到L4级别,意味着数字人实现了AI仿真动画生成能力与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结合。此时的数字人,可通过学习大量真人会话、语气、表情和动作,根据表达内容生成相应神态和全身动作,输出栩栩如生的拟人效果。同时,结合AI算法在制作流程中的深度融合(AIGC),制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图 3 中国数字人专利技术分布趋势
百度旗下数字人度晓晓就是虚拟数字人之一,依托数字人人像生成引擎等技术,百度将超写实人像生成效率大幅提高,能一键生成六大风格的超高清人像。另外,针对虚拟偶像的IP打造与运营,百度推出了数字明星运营平台,在百变妆容系统、虚拟偶像特效库、虚拟偶像玩法库以及主播工作台进行了创新、丰富。百度AI数字人希加加便是诞生于数字明星运营平台。

图 4 百度智能云曦灵数字人家族
华为2014年3月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定义了数字人模型,该数字人模型包括多个维度的用户画像模型;获取特定用户的来自多个数据源的多个维度的数据。在2022年6月,华为云在合作伙伴暨开发者大会推出数字内容生产线MetaStudio,以及全新版的数字人“云笙”,满足了各行业对数字内容生产、协同、融合以及应用的广泛需求。

图 5 华为数字人
数字人的应用给传统领域注入全新活力,通过虚拟数字人产品与生产生活相融合,其规模化、可定制化、可复制化的能力能够推动改善传统环节流程、提升效能、降低成本,大幅提升业务体验,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添加新动能。


长按二维码,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官方微信


本公众号定期推送知识产权及竞争政策相关的法律政策与政府文件、最新全球行业信息、国外国防产权动态、原创文章与专家观点、业内高端活动消息、《电子知识产权》(月刊)&《竞争政策研究》(双月刊)文章节选及重磅全文、专利态势发布、中心最新成果发布及相关新闻报道等诸多内容,欢迎各界人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