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诗三百首 |《登高》杜甫

点击关注 ☞ 诗文流韵
2024-11-26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想必今天大家已经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最后一集。冠军总算是揭晓了,真正的英雄都是千锤百炼,成功的时候水到渠成。那么在这第十集中,我也点评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就包括杜甫的《登高》。杜甫的《登高》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换言之,就是写的最好的七律诗。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何处呢?今天呀,咱们还得跟你唠叨唠叨。诗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的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它的感情特别地深沉,诗写到这个份上,把一生的感慨和家国的感慨都勾连到了一起,将七律所有的规则和情感的所有的韵律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也就是公元767年,当时正是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季节。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抒怀,他当时住在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大家都知道,杜甫和四川关系最紧密的就是成都草堂,也有人叫杜甫草堂,都一样了。给人的感觉是杜甫在四川就住在成都,这是不准确的。杜甫刚刚到四川的时候,的确是住在成都,不仅得到了岑参、高适还有很多朋友的帮助,所以他盖起了成都草堂。你送点树苗,我送点椽子,你打个地基,我送套家具,是大家一起帮他建起来的。当然,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他的朋友高适和严武。可是后来,高适调走了(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六十岁。二月,迁任剑南节度使。十二月,松、维、保三州等地为吐蕃所陷,高适不能救。唐朝广德二年(764年),六十一岁。春,高适为严武所代,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严武也去世了(严武:上元二年(761年)十二月,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父子时隔十四日相继去世。七月,严武被召回京,入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实际是命他充陵桥道使,监修玄宗、肃宗父子的陵墓。广德二年(764年)初再次入蜀。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突患疾病,死于成都,时年四十岁。),他在蜀中就没有了依靠,特别是在成都失去依靠。我们都说杜甫任工部员外郎,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还真是严武给他上报朝廷得来的。现在严武死了,他只好离开了成都,打算出川。他出川往哪出啊,那就得从夔门往外走,出了夔门就出了四川,他打算沿着长江一直向南走,这是后话了。他在夔州前后也就只待了两年的时间,但写了好几百首诗,那么这首诗就写在他在夔州的时候。

诗的第一句说,“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天登髙啊,看来不是个好天气。风特别地急,天特别地高,最关键的是,站在这夔门,呆在这夔州都能听到巫峡两岸的猿声哀鸣。李白不是说过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听见猿哀鸣,人禁不住要掉眼泪的!所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人们听到猿的啼鸣、哀鸣,肠子都断了。“风急天高猿啸哀”起笔很髙,一下就把当时作者当时的心情就写出来了,很肃杀。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江中的小洲,小岛。飞回,不是鸟飞回来了,是鸟在天空盘旋。沙白是什么意思啊?实际上就是江边水底的沙子,水底的沙子看上去特别地明澈。我们现在一看就知道,这个写作是从高空的高度来写的。换句话说,这是从鸟飞回这个鸟的的视角来写的,鸟飞得很高,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大的风、很高的天,看到了巫峡两岸的猿猴,听到了他们的哀鸣。还看到了小岛之上、江水之底白色的沙子,这鸟在这来回盘旋。这不叫登高嘛,他登在高处他就也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很壮大,但是也带点悲壮的意味。

紧接着说“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就是风哗哗地吹动树叶子的声音。落木,落叶,《楚辞•九歌》中湘夫人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起,洞庭湖边上纷纷地落叶。在《山鬼》中也说到,“风飒飒兮木萧萧”,我们可以想见无边的落木萧萧而下。作者登高看到当时夔门、夔州这个地方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景象异乎寻常地壮大。层层叠叠的落叶,在哗哗大风的吹动之下,树叶飞动,落到地上。

“不尽长江滚滚来”,远望长江滚滚而来。流不尽的长江水真是让我们想起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杜甫当时想没想到千古风流人物咱们不知道,可他自己没能成为当时的风流人物,心里是有遗憾的,是有悲凉的。所以你看这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

头前这四句写的是秋景,接下来四句就不是秋景了,是秋怀啊。先写景,后边这四句是写他的情怀、怀抱,他在想什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台是没错的。他本来这诗的名字就是《登高》。万里,是说这夔州离长安太遥远了。杜甫对长安有很特殊的感情的,因为他这个杜氏的祖宗就是京兆杜氏。当然杜甫本人后来就分支了,因为这杜氏有很多分支,他是襄阳杜。“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他也承认自己最老最老那老家在哪?在杜陵。但是京兆杜氏尤为尊贵,他自己也说“秦中自古帝王都”啊。他对长安有感情。他在长安待了整整十多年,所以长安算是他的第二故乡,虽然说仕途无名,可是情感在这摆着。“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万里这是夔州离长安远,我估计他心里想离洛阳也远,洛阳是他真正的故乡。“万里悲秋常作客”,他自从离开了长安,去了天水,辗转又来到成都,现在又来到夔州,就再也没能回去。“万里悲秋常作客”,我到这悲秋的季节,想起我的故乡,想念我的长安。我常年漂泊在外,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用得好,我们经常说人生百年,百年好合,其实指的就是一辈子。我这一生多病啊,不仅是身体有病,心里也有病啊,我怀才不遇、老大无成,我现在都五十多了,年近花甲了,还在这漂泊呢。再一个是真的有病,据学者们研究考证,此刻的杜甫由于长期漂泊,缺医少药,营养不良,颠沛流离,他患有最严重的是糖尿病,也就是所谓的“消渴病”。这个病有个特点,老是不停地口渴,老得不停地喝水。肺病、疟疾、耳聋。还有一些轻微的,可能也未必是轻微的,总之他有一条胳膊总是有点麻痹,就是风痹之症,那为此他还在家里养了乌鸡用以治这个病。

所以说他这个诗是很有意味的,“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什么意思?“常作客”的“常”是说时间久,“独登台”的“独”是说孤独,悲秋是因为什么?是太不堪了。就像古人说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用于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表达了自然规律让人无奈、感伤。东晋大司马桓温以柳自比而发出的感叹。《世说新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是不是?常作客,而悲秋尤为难堪,多病更不堪,多病而登高更是情何以堪。所以我们说,“常作客”说明他没有家,“独登台”说明连朋友也没有。你说说他,带着一家子人颠沛流离,落得个“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把这烦恼的人生算是写尽了。那为什么能落得这个下场,那不都得怪这“安史之乱”嘛,这战乱和动荡让诗人远离家园。在这万里之遥,重阳登髙,寄托的是孤独的情怀。

最后两句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不用说了。苦恨是什么?恨到家了,恨透了。苦恨也可以说恨苦,苦中有恨,恨中有苦,总之味道是苦的。“繁霜鬓”,头发全都白完了。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很坦率,确实够潦倒的。能不潦倒吗?眼前是“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天高猿啸哀”,又是远离故乡,远离长安,悲秋在这客乡。这一辈子身体多病,现在独自登到高台上,举目一望,真是满目萧索。既然潦倒,不免要借酒镑愁。曹操早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可是有时候酒越喝越醉,越喝越愁。李白又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梢愁愁更愁。”有人可能会说,说,这“潦倒新停浊酒杯”难不成是作者越喝越醉,越喝越愁?我想固然有这个道理,但最主要的是、最凄惨的是作者连喝酒的本事都没有了。

咱们刚才说到百年多病的时候举了他的很多病,他有糖尿病,古代又叫消渴病,他又得了这个风痹之症,他还有头风。而且他自己还有肺病,还患了疟疾,眼睛也有病,耳朵半聋不灵的,这每一样病都是忌酒的。所以诗人为什么在这要提出“新停浊酒杯”呢?他是想拿起这酒杯来喝,要不然在这就不用说了,那可以在序里边说,最近我刚刚把酒戒了,所以呢今天这诗里头啊我就不再写酒了。没有,他把这酒还专门写进去,就是说明如果之前不戒酒的话,他今天是非要潦倒新举浊酒杯,对不对?他为什么故意写新停浊酒杯?他太愁了,太苦了,他太想借酒浇愁了。他现在只能盯着这杯酒发呆,看着这杯酒不能动,那心里边就更难受了。所以要么说作者写诗非常地巧妙,这一句话既给大家交代了他最近身体更不好了,繁霜鬓啊,病更重了,重到已经不能再喝酒了,另外一方面又表达如此渴望酒的一种心情。这就是大诗人,不动声色地就同时交代了两件事情。等到哪天他这病都治好了,这诗就可以改为“潦倒新举浊酒杯”、“焕发新举浊酒杯”。

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太好,它的景都透着孤独,它的情都透着悲凉,这个重阳节对于杜甫来说太痛苦了,但是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把自己心里所要想的全都写出来了,全都吐露出来了,而且他吐露出来的不光是苦,不光是痛,不光是艰难,还有卓越的诗情。所以我们千百年后读这首诗,虽然为诗人的遭际而感到悲伤而引发我们对这秋景也生出了一些悲慨之情。但总的来讲,我们惊叹于他这样的诗意,我们也感慨于作者的这种深沉的情感。这样的情感、这样高超的诗意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对诗人,特别是病中的诗人产生了惊叹,产生了佩服。

诗人为什么老说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想想安史之乱之后,他就没消停过,从长安出发,带着家人先去了凤翔,又到秦州,又到成都,又到嘉州,又到渝州、忠州,云安、夔州、江陵、岳州、潭州,最后湖南耒阳,湖南的平江,终老于平江,死在一条船上。可不就是”万里悲秋常作客”吗?

刚才说到他的疾病病痛,诗人在很多诗里边都说到了这所谓的消渴病,“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所以在他的诗里边给我们吐露出他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什么?像他这样的生活他没有保障,饱一顿,饥—顿,睡觉的时候一会被子是干的,一会是“长夜沾湿何由彻”,能不得病吗?

这些都还算好,最关键的是他身边的那些老朋友,一个一个的都先后凋零了,可不就是“百年多病独登台”。大家说都谁呀?他算小的。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去世,李白那是他的偶像。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储光羲、房琯去世,特别是房琯对他是有恩情的。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他的挚友郑虔(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唐代都畿道郑州荥阳县人 ,盛唐著名高士,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去世,他的好朋友苏源明(苏源明(?——约公元764年),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附近)人,生平不详,中唐时期诗人。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前后,苏源明饿死于长安,有时人赋诗吊唁他。大约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在长安去世。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他的两个好朋友,都对他是有很大的恩情的高适(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严武(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两次镇蜀,以军功封郑国公。永泰元年(765年),因暴病逝于成都,年四十。追赠尚书左仆射。严武虽是武夫,亦能诗。他与诗人杜甫友善,常以诗歌唱和。《全唐诗》中录存六首。)都去世了。你看看,从762到765,就这三四年间,他去世的朋友就有七八位。

杜甫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感到孤独!俗话说兔死狐悲啊。盛唐的一代一代的这些枭雄们,这些伟大的诗人们、政治家们都离开了诗坛和政坛,杜甫虽然在当时算不上是一个大政治家,甚至在当时的时侯,人们的眼中,他算不上一个超一流的大诗人,但毕竟跟这些诗人、这些朋友有着很深的情谊。杜甫,北方人,生活在夔州,虽然当时的夔州都督、御史中丞柏茂琳对他有很多的帮助,但是他在这生活的并不愉快。这不愉快不是说生活上没有保障,第一是因为老且病也,身体状况很恶劣。第二,他太想老家了,他想回家。第三,夔州这个地方的风俗人情与北方有异,特别是他长期生活在长安、洛阳,他适应不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第四,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他也不怎么适应。人年纪大了就想家了,即便是老人已经不在了,也想念老人、想念祖宗啊,所以他就想回去。正是在这样一个秋风起的重阳节里,作者登高写下了这一首感慨一生的著名的诗篇。 

所以你看这一首《登高》读下来,作者的内心的世界全部都展露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诗圣的情怀,这也是当时诗圣眼中的世界,和我们隔了千年之后所能感受到的作者远离长安,远离故乡那种独特的心情。

今天这首诗讲的时间不短了,就先这样吧,咱们下次再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诗文流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