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诗三百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点击关注 ☞ 诗文流韵
2024-11-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朗诵:虹云  方明 丁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大家都知道,杜甫号称“诗圣”,以苍生为念,忧国忧民。既然忧国忧民,就不免愁肠百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罢,还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也罢,反正他的诗里头大部分都是感时伤逝,所以才会那么沉郁顿挫,但是呢,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号称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

 

那这首诗畅快在哪儿呢?题目就畅快。题目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是什么军队啊?那是唐朝的政府军啊,河南河北是哪儿啊?河南河北当然是黄河的南北两岸,这个地理范围呀,不仅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还包括今天的山东省乃至辽宁省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收是从谁手里收呢?从安史叛军手里收。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唐朝的北方遭受战火涂炭,两京相继失守,百姓流离失所,杜甫一家不也辗转流落到四川么,那到了762年,唐朝政府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河南,随即挺进黄河以北。763年,安史叛军的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纷纷投降,安史叛军的老巢河北归复了中央,自此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所以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个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但背后却是从755到763年,整整八个年头的安史之乱战争史。八年战乱终于结束,唐朝终于挺过了这场劫难。社会的疮痍终于有望平复,漂泊的百姓终于可以回家。听到这个消息,杜甫能不畅快吗?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说,这个诗题就畅快。那这样的畅快怎么写出来呢?

  

 先看首联吧: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就是剑门关以南啊,安史之乱中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梓洲也就是今天四川省的三台,正是剑门关的西南方向,杜甫呢,就是在这儿听说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那为什么这消息是忽传呢?因为啊,安史之乱的结束,不是官军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推进,最后直捣黄龙。而是叛军内乱,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投降的结果。换句话说,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就显得特别突然。这个局面像什么呢?其实有点像抗日战争,当时中国军队虽然进入了反攻,但是敌人依旧强大呀,离把强盗赶出的结局似乎还很远啊,可是由于国际局势的改变,苏联和美国参战,原子弹爆炸,日本决定投降,抗日战争一下子就结束了。比预期中要快很多,所以当时的老百姓也觉得突然,换言之,这不是一个大家心理准备都非常充分足的好消息,而是有如春雷炸响,倏忽而至,这就是“剑外忽传收蓟北”。但是呢,也正因为有点突然有点意外,才会一下子让人陷入狂喜的状态呀,大家肯定都知道有一首著名的贺年歌曲,叫做《恭喜恭喜》,“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这其实是当年抗战胜利的歌曲啊。每个人见面都恭喜恭喜,这就是狂喜啊,。可是呢,杜甫不写恭喜恭喜,他写什么?他写“初闻涕泪满衣裳”。什么叫“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一听之后,马上泪如雨下,涕下沾襟啊,这首诗写的真丰富,真传神,胜利了,诗人是什么心情啊?这心情太复杂啦,不是简单的恭喜恭喜,听到好消息的第一时间,自然是喜悦激动,可是接着呢,接着一定会想到八年的颠沛流离啊,那又会悲从中来啊,可是呢,再想想,最难的日子终于要过去了,新的生活马上要开始了,这时候人又会转悲为喜,而且,喜不自胜。就这样百转千回,悲喜交加的心情,诗人只一句,“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形象描写,马上我们都看懂了,也都感受到这种喜悦了,这就是首联。

 

那再看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过神来,诗人就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几年来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了,可是呢,回头一看,还用说吗?妻子和儿女的脸上早已挂满了笑容,是啊,这个消息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听到的啊,感情也是人所共有的啊,诗人既然狂喜,妻子儿女怎么可能忧愁呢?几年来,压在全家心头的愁云惨雾一扫而光。大家一块笑逐颜开,那亲人的喜悦,又增加了诗人的喜悦,诗人怎么表达的呀?他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要知道,唐朝的书还不是我们熟悉的线装书,它是卷轴装,看的时候像画卷一样展开,看完之后再卷起来用丝带缠好,这才有利于保存,可是诗人既然狂喜,就没有办法那样把书好好的收拾起来了,他拿起平时珍重的诗书,胡乱就把它们卷成一卷,这还是以形写神啊,那问题是,他漫卷诗书是要干什么呀?看颈联吧。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漫卷诗书啊,这是在收拾行李,在打包啊,胜利了,诗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任何事情,而是要回家啊,怎么回呢?他要唱着歌回,他要喝着酒回,他要在铺天盖地的春色里,自由自在的回,这就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要知道,杜甫这一年已经52岁了,在古代这已经是白头老翁了,但是呢,胜利的喜悦压倒一切,还乡的喜悦压倒一切,所以诗人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他要痛饮狂歌,他要不顾一切,他要让满目的春光作伴,快快的回到家乡去。你看白日、青春、放歌、纵酒,这是何等明媚的词句,何等喜悦的心情啊,那当然,这句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叫做“白首放歌须纵酒”,对不对?其实也对,说自己已经是白头翁了,但还要放歌还要纵酒,这也是一种喜悦的表达方式,而且呢,用白首对青春,也工整,但是,我个人觉得,白首还是不如白日好,为什么呀?因为这里头的青春不是指人的青年时代,而是指万物生长的春天,诗人实际上是拿白日和春天相对,用自然景色的美好,来衬托自己心情的美好,而一个白首,它会顿时让人产生衰颓的感觉,就和诗的整体基调不符了,所以还是放歌纵酒春日还乡,那诗到这儿,已经是欣快之极了,怎么收尾呢?看尾联吧!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在干什么呀?这是诗人在头脑里勾画的回乡路线啊,诗人身在何处?在梓洲。诗人心在何处?在洛阳啊,杜甫出生在河南巩义,那是属于洛阳的,另外呢,诗人在洛阳有田庄,所以算洛阳人,身在梓州,心飞洛阳,那怎么走呢?诗人在两句诗中连用了四个地名,巴峡和巫峡,这是两个峡,襄阳和洛阳,这是两个阳,既是句内对偶,又是两句对仗,真漂亮。那连续拿四个地名作诗,谁敢这么干哪?李白敢哪,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不是说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你看也是四个地名连用,真是说不尽的风流啊,问题呢,这四个地名还分在四句诗里。杜甫更厉害啊,四个地名就两句诗,这多难驾驭啊,可是他写的多流畅啊。这四个地名,从四川到湖北,再从湖北到河南,彼此之间都有漫长的距离吧?但是诗人却用“即从,穿,便下,向”四个动作一下子就把它们串联到一块了,就好像电影镜头一样啊,一个个地方飞驰而过,犹如大江放舟,平原走马,气势奔腾而又氤氲铿锵,真是一首回乡狂想曲啊。而且你仔细想,这几个动词用的多准啊,从巴峡到巫峡,是长江中上游的一段水路,峡谷险峻,水流湍急,所以小船像飞梭一样,当然是用“穿”,而从巫峡到襄阳一段啊,还是水路,但已经是水深江阔了,可以顺流而下,所以用“下”,那从襄阳到洛阳呢?这是由水路改走陆路了,一步一步,都是朝向洛阳的方向,这不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吗?它既是狂想,又是现实,这才是老杜啊。

  

 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国之喜事,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家之喜事,诗人与国休戚,以一个喜字统领全篇。这才有全诗欢快明朗的节奏和一泻如注的气势,才有这所谓平生第一快诗。那要是从还乡这个角度说呢,一听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马上就收拾行装而且马上就神游在路上,这就是中国人对家乡的情义啊,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回乡之旅,这是安史之乱后多少中原流民的回乡梦和回乡路,又是千百年来多少游子的回乡梦和回乡路啊,老杜,用他的至情至性,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和奔腾的喜悦表现的酣畅淋漓,所以也算是千古还乡诗之首。那最后,再通读一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回家,真是一个令人喜悦的话题,问题是,人真要踏上漫漫长途,还能依然保存这种单纯的喜悦吗?下一期,我就要和大家分享,宋之问的《渡汉江》,踏上一条更为复杂的心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诗文流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