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唐朝的高考诗—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蒙曼解读)
这首诗的诗题是《近试上张籍水部》,就是快考试了,给水部郎中张籍写的诗。那这里头考试呢,自然是指科举考试,在唐朝归礼部主管哪。而水部郎中呢,是主管水利的官员。一个水部郎中,跟科举考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考试之前,要给他写诗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了。唐朝的科举,跟今天的高考不大一样。它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要参考平时成绩。而且呢,还要根据举子们的平时成绩,制作一个榜单,给一个预先的排名,这个榜单叫做“通榜”。那录取的时候,参考通榜的情况和临场发挥,最后再决定录取的人选。那“通榜”的排名又是谁定的呢?理论上当然是由主考官定夺,但是,但凡社会贤达、文化名人,都可以向主考官推荐自己心中的人选。比方说大文豪韩愈,就是当时文人的知心朋友,推荐过孟郊啊、贾岛啊好多诗人。诗题中的水部郎中张籍,当年也是承蒙韩愈的推荐,才得以进士及第,两个人因此还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咱们都熟悉的那个“天街小雨润如酥”,不就是韩愈写给张籍的嘛。因为有这种“通榜”的制度,所以举子们在考试之前,都拼命去结交社会名流,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赏。
问题是啊,虽然有的举子早已名闻天下、自带光环,但大多数还是默默无闻的后生小辈呀,怎么样才能让名流了解自己呢?这就催生出唐朝科举考试的另外一个风俗,叫 “行卷”。所谓“行卷”哪,就是参加考试的举子把自己平时写的诗文精心编辑、写成卷轴,呈现给文坛前辈求了解,当然也是求推荐。因为“行卷”意义重大嘛,所以凡是入选的诗文,都是举子的得意之作,务必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是“行卷”的举子那么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那么容易吧。怎么办呢?到唐朝中后期,举子们为了吸引社会贤达的目光,就不光写诗写文,干脆改讲传奇故事了。写俊男靓女的悲欢离合,在中间穿插进去诗文和议论,一篇文章要记叙有记叙、要议论有议论、要抒情有抒情,这不是更好看、更能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嘛。有学者认为啊,唐传奇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可是即便这样,举子们还是不放心哪!毕竟社会贤达事情多呀,就算当时看好了我的诗文,过几天又把我忘了,怎么办哪?于是呢,举子们又创造出另外一种风俗,叫“温卷”。就是“行卷”之后过几天,快考试的时候,再给前辈写一首诗,加深一下印象。
朱庆馀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其实就是一篇“温卷”之作。(注:“温卷”其实不一定是快考试的时候再给前辈写的诗,只是在“行卷”之后过几天又写的,也可能在考试前,也可能是在考试后,这一首诗其实是在考试之后写的。)那这样的诗写什么呢?看前两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所谓“停”,就是放置的意思了。那“舅姑”呢?在古代指公公婆婆嘛。所以这两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昨晚洞房花烛、彻夜通明,今天天还没亮,新娘子就等着到堂前拜见公婆了”。这在讲什么呀?这其实在讲唐朝的婚礼礼俗。咱们今天的结婚仪式都大大简化了,一般在婚礼现场就直接举行三拜之礼。所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是夫妻对拜”,就送入洞房了,但在唐朝啊,完成一桩婚礼远比这要复杂。要经过“六礼”、“谒舅姑”和“庙见”(庙见,古代婚礼仪式之一,成妇之礼中的重要仪式。即婚后至迟三个月,须择日率新娘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以表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三个环节。所谓“六礼”(六礼,中国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彩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六个步骤嘛,从提亲开始,直到婚礼当天新郎把新娘子接回家。这些环节已经很复杂了吧,但这些只是完成了成妻之礼,也就是说新娘从此成了新郎的妻子。那到了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谒舅姑”之礼,正式拜见公婆,只有经过这一道仪式,新娘子才算是被接纳为这一家的儿媳妇,有了家庭身份,所以“谒舅姑”又叫“成妇之礼”。
那成妇之礼对新娘子重不重要呢?太重要了。因为在中国古代呀,新娘嫁给新郎,是要进入丈夫的家庭,她以后能否在这个家里幸福生活下去,不仅仅取决于丈夫的喜爱,更取决于公婆的认可。我们不是知道太多这样的悲剧嘛,焦仲卿很喜欢刘兰芝,但是焦母不喜欢,两个人就只好“孔雀东南飞”;同样,陆游也很喜欢唐婉,但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两个人也只能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中国历来提倡孝道啊,丈夫是晚辈,在家里的地位远不及公婆,所以公婆的认可对新娘子尤为重要。有了这个大前提,再来看这两句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是不是就能读出一点儿紧张感了!新娘子天不亮就起床了,眼巴巴地看着还在燃烧的红蜡烛,就等着时间一到,马上就去拜见公婆。这是不是有点“枕戈待旦”的感觉呀?想想看,她这时候心里多紧张啊,多期待自己能给公婆留下一个好印象啊!那怎么才能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嫁妆已经送完了,家务还没开始做,这时候还能干点什么呀?看后两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人都是看脸的呀。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精心化妆,把自己尽量打扮得漂亮一点儿了。那怎么打扮呢?唐朝最重视眉妆啊,有什么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等等几十种画法。新娘子是精描细画呀,画过之后还不放心,还要低低地问一声身旁的丈夫,你看我这眉毛画的是深是浅,可还时髦吗?这就是“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两句诗写得真漂亮。漂亮在哪呢?一个动作“画眉”、一个声音“低声”、一个问句“入时无”,这三处最漂亮。那“画眉”为什么漂亮啊?因为用“画眉”来代指女子化妆,不仅仅是因为唐朝重视画眉,更因为有汉朝张敞给妻子画眉的典故,所以“画眉”还代指夫妻恩爱。这首诗的另外一个题目就叫《闺意献张水部》,这一笔“画眉”,马上闺房之意就出来了,这是“画眉”的好处。那“低声”的好处在哪呢?“低声”啊,是写新娘子的羞涩。你看李白《长干行》刻画新娘子,不是“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吗?“低头”也罢, “低声”也罢,都是精雕细刻、入情入理,写尽了新娘子的娇羞之美。而且呢,这一“低声”,还让这一问显得更加私密,目前在这个新的家庭里,你可是我唯一的亲人哪!我可不是随意问人的,我只问你。你觉得我的眉毛可还时髦吗?那再说“入时无”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最好、最微妙,是全诗的灵魂!微妙在哪啊?什么叫“入时”,什么叫“不入时”啊?这没有客观标准的,还不是要看个人的喜好。公婆若是喜欢淡妆,那淡眉就是时髦;公婆若是喜欢浓妆,浓眉才是时髦啊!你怎么知道这家的公公婆婆,是偏保守还是偏时尚呢?新娘子无从知晓,当然要问问丈夫,征求一下丈夫的意见,这是一回事儿。但是,大家觉得新娘子真的是在一本正经地征求意见吗?又不尽然吧,其实新娘子对自己已经挺满意了,她已经化完妆了,她觉得自己很美,很讨人喜欢。但是呢,尽管如此,她还需要丈夫再帮她确认一下、鼓励一下她。所以呢,这一问又有点像现在说,你是喜欢我呀,还是喜欢我呀,还是喜欢我呀?带着点儿撒娇的意味,不许你说不。但偏偏还要问,这也是闺意啊。仔细想一想,这么一写,是不是风流旖旎,又风情万种啊。
那诗写得真好,但问题也来了。朱庆馀是考生啊,张籍是社会贤达呀,你一个考生,在考试之前不表雄心壮志、不秀知识储备,写这样一篇闺意算怎么回事儿啊?其实这首诗妙就妙在这儿啊,它可不仅仅是闺意,而是一语双关、一箭双雕啊!中国从《楚辞》开始,就有拿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比喻上下级关系的传统。一个举子参加考试,就和年轻姑娘出嫁一样,都是终身大事啊!考生面对主考官的心情,也正如新娘子见公婆,有多少紧张、又有多少期待呀!而且呢,这个时候又多需要有人鼓励和安慰呀。所以朱庆馀究竟是在写什么呀?他其实是在玄想自己考完试交完卷的心情啊。什么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啊?就是昨天我已经参加完科举考试,已经交了卷子了。什么是“待晓堂前拜舅姑”啊?就是我现在只等主考官的宣判了。那什么是“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啊?就是我已经尽力发挥,觉得自己已经写得蛮不错了,现在只想问问我最信任的你—张籍老师,您觉得我写得好不好,是否符合主考官的口味啊?
在这首诗里呀,朱庆馀是自比新娘,把张籍比成了亲爱的丈夫,又把主考官比成了威严的公公婆婆,还把精心完成的考卷比成了新娘子精心描画的眉毛。这些比喻都多巧妙啊,态度谦卑,但又不失身份,我觉得自己已经够美了,张籍老师你觉得呢?“冠盖满京华”,我只认得你哪!你会在主考官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吗?所以你看这不是一首闺意,这分明是一首打探情报的诗啊!通篇都在关心考试却又通篇不说一句跟考试相关的话,谁也挑不出毛病,还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大唐的考生,大唐的才子啊!
公众号菜单有唐诗三百首
公众号主页回复“唐诗三百首”,可获取合集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