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
音频转码中,可继续编辑其它信息卫东 第7篇下00:0012:13未加入话题
原文
涉江
作者:[战国]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jiá)之陆离兮,冠(guàn)切云之崔嵬(wéi)。被(p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hùn)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qióng)兮骖(cān)白螭(chī),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è zhǔ)而反顾兮,欸(āi)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dǐ)余车兮方林。
乘舲(líng)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tài)。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níng)滞。
朝发枉陼(zhǔ)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xù)浦/余/儃(chán)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yuán yòu)之所居。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xiàn)雪纷其无垠(yín)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yú)/髡(kūn)首兮,桑扈(hù) 臝(luǒ)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zū hǎi)。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bó)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bó)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chà chì),忽乎吾将行兮。
[1] 铗(jiá):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
[2] 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3] 被:同“披”,戴着。
[4] 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5] 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chī):一种龙。
[6] 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7] 绪风:余风
[8] 容与:缓慢,舒缓。
[9] 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
[10] 狖(yòu):长尾猿。
[11] 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
[12] 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
[13] 桑扈:古代的隐士。
[14] 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
[15] 佗傺:惆怅失意。
【翻译】
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
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我要同重华一道去周游仙境。
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
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
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
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
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晚上才歇宿在辰阳。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
树林幽深而阴暗啊,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
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
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
可叹我的生活毫无愉快啊,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走路。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伍子胥遭到灾祸啊,比干被剁成肉泥。
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
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
尾声:鸾鸟、凤凰,一天天远去啊;
燕雀、乌鹊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
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
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
黑夜白昼变了位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
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只好飘然远行他方。
【配乐】
赤壁怀古 - 龚一
九华苍松 - 龚一;罗守诚
赏析
很高兴继续与大家一起阅读传统经典《楚辞》。今天要分享的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九章》中的一篇作品:《涉江》。
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说过,因为深受楚怀王的信任和倚重,屈原受到了上官大夫的毁谤而最终被疏远。而等到楚怀王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屈原就更被排挤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说:“(屈原)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而“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于是屈原被第二次流放。《涉江》这一篇便是屈原被楚顷襄王“怒而迁之”的途中所作。
涉江,就是渡江的意思。江,是长江。先秦经典中的“江”一般就是指长江,“河”就是指黄河。《涉江》中吟咏的是诗人渡过长江、溯沅水而上、西入溆(音序)浦一带的行程与所思所感。主要讲述了四个层面的内容。
最开始诗人写自己的美德与被流放的原因,从“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到“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诗人写道,自己穿着独一无二的服装,带着长剑,驾着马车,义无反顾地前行,然而在这个浊世,尤其在这蛮荒的流放之地,并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世溷浊而莫余知兮”的感慨使我们不由想起屈原另一篇《渔父》中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句。有意思的是,诗歌从首先“奇服”开始写起,其实屈原的作品中经常会提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服饰,这是一种有象征意味的表达,显示着诗人不肯随波逐流或者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与品德。
接下来从“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写的是放逐的行程及诗人的所思所感:秋冬之际寒风萧瑟,诗人登上鄂渚,回头眺望故土,独自哀叹。只有乘船沅水,逆流西向。早上从枉陼(音主)出发,一整天的飘荡后,晚上才抵达辰阳。行到溆浦的时候,诗人徘徊不知所往,接下来改向何处去呢?这个深林蔽日、雨雪无垠之地,只适合猿猴居住罢了。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助与伤感,但仍然勉励自己:“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虽然被流放南荒之地,但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内心的正直。
然后诗人从自己的处境想到了古人的相似遭遇。诗歌从“接舆髡(音昆)首兮,桑扈裸行”到正文末尾“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分别写到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四位历史上遭受不公的忠贞之士,以此来安慰自己说:“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向前。诗人用历史的眼光注视这个严酷的世界,并且决心坚守正道,即使付出一生也在所不惜。
最后一层内容是末尾的乱辞,诗人集中批判了小人得位、贤人失志的不公现实,所谓“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不得不瓢泼远行。
我们读屈原的作品,第一感觉是写得很长,因为屈原无辜蒙冤,遭到放逐,心中有说不尽的眷恋、愤懑与无可奈何,比如我们已经分享过的伟大作品《离骚》,一共就有370多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皇皇巨著。
和《九章》中的其他作品,如《惜往日》《悲回风》等相比,《涉江》的篇幅还算不上太长,但内容同样丰厚曲折。与其他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涉江》中的屈原虽然内心仍充满了愤懑、无彷徨、矛盾,最终仍然不忘初心,坚持理想,继续前行,永不放弃。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史记》中司马迁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确实很能给人向上的力量。
好了,今天楚辞节目就分享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