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 对联:文学·人学·心学——刘太品《中国对联作品集》(2016年卷)前言
中华楹联报2017年10月15日
贤联益世共欣赏
◇方留聚
与江西曾宜华先生结识,是源于他参加三门峡市楹联学会组织的“金象杯”、“中天杯”、“金融杯”、“天鹅杯”、“和谐税务杯”等几次全国性的楹联大赛。作为一个省外的楹联爱好者,凭藉他对三门峡的钟爱和文字功底,遥隔万水千山异地作业,而能次次入围、获奖,实属不易!试举2011年“金象杯”全国春联大赛,他题“三门峡市黄金大酒店”:虎酒闹丰年,更香雪撩人,黄金醉我;兔毫抒胜景,有和谐开宴,诚信迎宾。联语声情并茂,饱含浓郁的年味,而又准切酒店经营特色。又举2010年三门峡市“金融杯”全国楹联大赛,他的参赛作品:信用三门扶三门百业,崤山广绿惠风畅;汇通九曲活九曲万家,函谷新红时雨勤。联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三门九曲万紫千红,金融信贷情深意重的和谐画面;联中有意重复“三门”、“九曲”等字眼,增强了表达效果,而且使句式回环自如琅琅上口。再举2011年三门峡市“三农杯”征联,他题“新农村·三门峡农业发展”:喜科普扶犁,仙果时蔬种向崤峰函谷;看品牌亮市,美金欧镑汇来九曲三门。联文说的是三门峡农业经济发展的可喜成果,讲的是三门峡农民科技创汇的豪迈心情,与三门峡农业发展气息最贴,感受犹深。
2014年5月,曾宜华先生将17年来所积累的2400多副楹联力作,细选精编830多副,纂成《文田联草》一书,并拷上我的电脑,诚邀我惠正并为之撰序。我考虑一个楹联爱好者的执着和诚恳,不好推辞,尽力而为吧。
我们知道,楹联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是中华国粹,并非雕虫小技。写一副对联不容易,真正能欣赏一副好对联也不容易,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觉知深”。一副好的楹联,就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大至山川名胜见一副对联,可使河山增色;亭台轩榭悬一副对联,可使楼阁生辉。小至客所书房挂一副对联,可以陶冶性情,启发智慧。春节有春联,喜庆有喜联,吊唁有挽联……楹联最大的特点是能以少胜多,言有尽而意无穷。形式争奇斗艳,内容包罗万象,或感慨,或诙谐,或议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通览曾宜华先生的《文田联草》,文字活泼,题材广泛,涉山川吟咏、行业题颂、红白吉庆、庙堂怀古、师友酬赠等,除个别作品因特殊语境不得不违“联律”外,均符合“文字相等、平仄相对、词类相适、内容相关”的楹联特质,并有相当多的作品堪称上乘。走进《文田联草》,我们尽可以跟随作者游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与历史先贤对话,感受祖国的崛起、黎民的幸福,分享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譬如:他题井冈山“天街”:天问井冈,五百里杜鹃红谁染?街成阆苑,万千家陶朱富我圆。作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引领读者追慕革命先烈的同时,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再如:他题“祖国六十岁”:国逢花甲喜如潮,想那三军开世,二岛还珠,更神舟奔月,奥运拿金,昔日病夫东亚起;民步小康福若海,看这万水飞帆,千山抟凤,共南北争春,城乡比业,今朝龙裔大同兴。联语抚今追远,心情豪迈,爱国之情溢于联外。
此类联句,在曾宜华先生的《文田联草》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他以积极、健康、激扬向上的联笔,“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多角度地写出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情景,多侧面地展现时代主旋律。在此,我们不妨还来欣赏几例:如写行业联,他题“大连中远地产”:别墅中兴,春多青蓝,秋多红紫,郁郁书香薰远远;康庄共大,入则尊贵,出则繁华,熙熙郡望喜连连。题“陕西西凤酒文化”:三千年国酒辉西岳,最崇周室犒军,秦庭贺喜;九十里柳林散凤香,长忆裴郎放咏,苏子纵怀。词语舒展优雅,嵌字自然,用典熨帖;如歌如颂,使人遐想。写庆贺联,他题贺“辽宁朝阳市创省级文明城市”:红山烂漫,笑邀花鸟聊天,笛声又引春风马背;凌水清华,闲把诗联寄柳,鱼伯犹迷星月龙城。题庆“江西九江长江二桥开工现场会”:凝聚井冈精神,群贤励志,试看九江天堑飞架金桥桥阔海;壮览赣鄱风貌,万象舒心,敢集八面英才雄铺高路路通衢。作品对喜庆气氛的烘托、对人文环境的歌颂,起了很好的宣染作用。写祠宇联,他题山东“管仲纪念馆”:官山海,惠工商,功昭昭在国;鄙士乡,兼礼法,心耿耿于民。题山西“姜太公神庙”:振武修德,千秋感慕磻溪客;理国安世,万代尊崇尚父才。联语雅致古朴,既颂扬前贤,慰怀古人;又语重心长,激励后辈。写风物联,他题“西域华山”:闻有巨灵,一声云外吼;望无止境,九曲日边来。题“北京大华山”:万亩蟠桃,吸风饮露逍遥乐;九重花雨,消闷解忧归去难。作品语奇意壮,神采不凡,读之令人登高望远,振袂放歌。写题赠联,他赠“契友黄从周”:从甘棠树底读东周,自是清风入梦;于汉楚河滨摭鸿藻,更兼明月萦怀。赠“杭州亲戚陈旭、张莉莉伉俪”:旭日初红,年新又灿雷峰塔;莉香正衍,春至更馨西子湖。赠语托物言志,襟期高远。写先贤伟人联, 他题“晚清名臣曾国藩”:长技以自强,崇慎习勤,德望双峰天马跃;箴言由冰鉴,齐家治国,贤能四海紫阳骄。题“开国领袖毛泽东”: 问出水芙蓉,谁能继茂叔美文,意象托红霞天雪;思开国领袖,自更钦伟人壮慨,风华耀漫道雄关。作品以婉丽柔美的方式讲述历史,含蓄赞颂先贤伟人之功绩,情深意重,独见新颖。写新婚新居联,他题“张名铭、田蕾新婚”:红豆播吉州,钟情铭矣;青庐迎春蕾,密爱许之。题“国平、国安兄弟新居”:平沐金霞棠与棣;安餐玉露喜加福。以白描的手法,将现代社会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和平民百姓的幸福生活充分表现了出来。写墓园墓圹联,他题山西太原“极乐山庄”:南山放鹤,汾水牧鹅,回梦仙仙极乐去;白月悬灯,松风洗泪,酬恩志志最思来。题同乡“文荣、汉英夫妇墓圹”:文德千秋,荣魄留东岳;汉章百世,英风漾上河。联语委婉会心,既赞美毓秀钟灵之地,也传达了逝者“入土为安”,回归“极乐世界”的超凡脱俗。
妙对传千载,联书耀世间。总体说来,曾宜华先生的《文田联草》在状物、述史、抒怀及内容编选等方面颇具个性,别有特点:一是实用性强:楹联都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编写的,人民喜闻乐见、贴切适用的对联比比皆是。二是有创新性:纵观现行对联书绝大多数只备少量横批供用者自行选用,而本书实用联都配有横批,使用极为方便。三是门类齐全:在通常联书的内容之外,增添了墓碑、庙会、哀挽、行业、励志、修养、街市、添丁、开财门、题画、节庆、状元酒、应征联等,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
余与曾宜华先生幸会未曾,然感佩其勤毅精神、撩人成绩,遂以浅言推崇。《文田联草》堪为益世贤联,传家珍品,读者诸君展卷诵读之余,或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我相信曾宜华先生一定有更精彩之作,不负我们的期待。
后 记
楹联虽是“两行文字”,然因其有“庄谐多趣、雅俗共赏”的独特的文学特色,常为许多有志之士用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回想我这些年来撰写对联的体会,也确如此。一副好的对联,能给人们最浓郁的美感,最丰富的启迪;能让人沉思,让人回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说起这“两行文字”走入我的生活,使我痴迷,还得从1998年我为“油漆洗车店”创作春联说起:记得是腊月29日下午,一位老板模样的俊后生来到我的地摊前,翻了几本对联书后,问我能否为他的“油漆洗车店”新作一副别有行业特点的春联,还说若合意,他会十倍付酬的。哎呀,这“十倍酬金”就是一张百元大钞呢!合我一个月的工资(当年我所在的单位效益差,每月只发100元的基本生活费)。盖我胸无“成竹”,一边怯怯地回答:“让我试试吧。”一边回想近年来从《对联》杂志上所学到的构联撰对的有关技巧,片刻间,我编出一副“八字”对联:两洗三冲,全新面貌;西涂东抹,尽焕春光。俊后生拍手叫好,慷慨付我一张百元大钞。……
自此之后,楹联与我结缘,给我乐趣,《对联》杂志也成了我随身相携的“好朋友”。2003年我下岗时,年龄偏大,而且双耳重听,难能再就业,可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空虚、寂寞和失落。我把我身边的红白喜庆之事,作为吟联撰对的好素材,乐在其中,乐而无忧。县安监局乔迁文田新区,我送去一副贺联:新厦喜成众志奋;安监遥嘱九天勤。县革命纪念中心落成,仰望栩栩如生的先烈石像,我思绪万千,写联怀念:革命早成功,劝烈士归来,好同东岳牧牛,公园放鹤;泰和多幸福,留先贤安息,更植青松万顷,翠竹千竿。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心花泛起,写联祝贺:天坛捧酒,王府捧花,奥运空前开笑靥;北海腾龙,景山腾凤,福娃举世竞风流。同事谢晓浩孙女生日,我送去贺联:晓风开嘉运,吉祥三宝;浩气普琪花,富贵千金。同乡好友曾兴江儿子新婚,我写联道喜:明月圆时,合欢蓓朵美;春风醉里,比翼燕儿娇。惊闻诚信办厂的私营老板胡国伟病逝,我受邀写去一副墓碑联:一生重德,诚信立身天道远;六艺传人,克勤置业福恩长。
自2003年以来的10多年中,我垫纸垫墨,义务为亲朋好友写作红白喜庆对联累积2000多副。总之,吟联撰对,充实了我的后半生,它给了我太多太多播种的希冀和收获的喜悦。一缕真情抒盛世;两行文字写余生。楹联世界是我眷恋的家园,我会“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本集子选录了830多副联文,其中80%的作品,就是我2003年下岗后在泰和县文田开发区打工时所创作的,故此书名《文田联草》。选入书中的联文,以合符联律、对仗工整、门类广泛、词语鲜活、有纪念意义和实用意义为原则。我常对儿女们说,老爸这一生物质贫乏,可精神富有。这《文田联草》也算是我百年之后的一份精神财产吧。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方留聚为拙作题写序言,并作点评、赏析,抬爱之手,使我联草生香;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王庆新院长为拙作题写书名,惠赐墨宝,关爱之意,使我深为感戴;《对联》杂志特邀校对姚苏丹老师费心审视拙作初稿,提携之力,使我获益匪浅;何沁学、卜用可、曾小云、雷银喜等楹联师友惠赐精美贺联,厚爱之情,使我倍受激励;出版社的老师为拙作全盘筹划和设计彩页,使之增辉添色;我的两个女儿、女婿和相关亲友,在电子编务等诸多方面给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笔者之举,前文已说到,是欲为儿女后裔留下一份纪念和精神财产。由此于书中安排了“外二章”集萃笔者1987年以来的诗文、随笔和新闻作品,亦收录了多帧笔者以为有纪念意义的“情亲掠影”,我想联人同道和读者是可以理解的。但限于自身阅历和知识水平,书中疏漏、欠妥之处,肯定不少,诚恳广大师友、同道及读者指瑕惠正,是为幸矣。
曾宜华
2017年秋月于上海闵行银都新村
作者联系电话:18121270753
对联天地(dltdwxgzh)编发,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重点推荐:
* 对联:文学·人学·心学——刘太品《中国对联作品集》(2016年卷)前言
中华楹联报2017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