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朝鲜脱北诗人的文字,看哭了

2017-10-10 全球政商内参



来源:凯迪社区


张进成毕业于金日成大学,曾经是朝鲜官方专业作家,两度“晋见”金正日。他很快发现:在并无天灾的情况下,朝鲜多次出现大饥荒,饿死了三百万人。从此张进成开始秘密写作。后来,他放弃了劳动党中央文化艺术部的官职,冒着生命危险,带诗作横渡鸭绿江,然后辗转抵达南韩。收录百多首佳作的诗集《百元卖女》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同时被译为英文。


德国总理勃朗特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惊呼:“饥饿也是战争!”六十年前的韩战爆发之后,饥饿的战争在朝鲜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在这种意义上,张进成的诗歌属于另类反战诗歌。朝鲜逃荒的饥民经历的,从南韩影片《北逃》中的镜头中可见一斑:一个人民军士兵一边脚踢被抓获的孕妇们的肚子,一边骂道:“难道吃饱饭比祖国还重要吗?”在这个祖国神话之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金正日“将军”,他以军事术语“苦难的行军”给大饥荒命名。




张进成诗集的题名诗《百元卖女》,叙述集市上一位母亲挂牌标价卖女的故事。这个母亲因此招来众人的咒骂。一个士兵见状,把一百元塞到母亲手里说:“我买的是你的母性/不是你的女儿”。这句话显然带有讽刺和轻蔑意味:你的母性竟然可以如此贱卖!当时一百旧朝元,仅相当于零点七美分,在当时实行供给制的朝鲜,工人平均月薪在一万元上下,竟不足一美元。母亲接到那一百元,立即用来买了块面包,匆忙把它塞到女儿嘴里──由此可见,母亲忍痛卖女的唯一动机,就是为了让孩子活下去。


据作者自述,他目击的真实事件发生在平壤大东门区。那个母亲卖女之后嚎啕痛哭,许多围观者跟着流泪。但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个场面写入诗中,其叙事笔调是冷峻的。英译诗题采用第一人称,即母亲挂的牌子上的一句话“For 100 won, my daughter I sell”,但全诗是以目击者的第三人称叙述的,诗人巧妙地先抑后扬,塑造了一个充满母爱却可怜无助的母亲形象。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在描绘中流露出来。




煮树皮吃人肉的人间地狱


在《我们的饭》一诗中,诗人设身处地进入饥民的厨房,以“我们”的视角写到他们“用盛满悲伤的水”煮树皮吃的过程:为了使树皮变软,就得一边煮一边用铁锤敲打,反覆敲打过后,再放入苏打水,和着眼泪咽下去。长此以往,“国家的山岗都秃顶了,草木不生饿死了数百万人。”同一题材的《所谓饭》,短短几行诗捕捉到一个令人伤感、启迪思考的画面:


所谓饭

孩子们只知道青草熬粥

生日那天能吃口米饭

孩子们却边跺脚边说不要

大声哭着要吃饭


在上述两首短诗中,由于饥饿的经验,语言学所说的“能指”与“所指”不能对应的情况,或言与意之间的差距,显得更突出了。米饭或冷面原本是北韩主食。由于主食紧缺,“饭”一词的所指模糊不清,甚至成了树皮草叶。不难想像,在谎言充斥的专制社会,事物和事件命名的话语权操控在统治者手里,被扭曲被污染的话语显得更离谱更尴尬。


饥荒中,朝鲜饥民不得不吃人肉,早就有骇人听闻的报导:在大饥荒中,某些地区的居民家里死了人,要等到尸体腐烂才能埋葬,否则就会被人挖出来食用。在《泪流不已》一诗中,张进成描写了乞丐抢吃人肉的惨象:


躺在街巷的尸体

吊在没有果实的树上的尸体

在黑压压苍蝇密布的垃圾上

叫化子争先恐后的一双双手

枪口前被撕碎的死囚的一片片肉……


这些死难者或为饿殍,或为古拉格无辜的犯人。在那里,求生比求死更艰难。


在《起火的丰年》中,诗人揭示了造成大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祸,在于国家以各种名义强取豪夺:大米上缴给国家、供养军队献给干部之后,还有这个米那个米的苛捐杂税,结果,农民所剩无几。他们痛心地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一公顷产一吨/内心的忧愁也是一吨。”最后,沉重的忧愁堵塞不住宣泄出来:


农民内心升起熊熊怒火

到处放火

通通烧起来吧!

他们疯了似地狂舞

在这片土地上拼命稼穑

何曾见过这样的秋天

在如此世道里堆积满腔怒火

哎嗨,起火的丰年


丰年反而饥饿,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反讽。对于苦难,朝鲜妇女也许比男人更坚忍一些。在《白开水买卖》〉一诗中,诗人写到市场上卖洗漱用水的女人。她们家里早就没别的可卖了。同样反讽的是,“将命运盛在水里的女人们”,起早贪黑,“巴望别人用自己的水洗漱,/自己却连洗漱的时间也没有。”而造成这种命运的捉弄的,正是国家的污浊:“比起人们的脸/首先要清洗的是整个国家”。诗人甚至设想,假如那些女人去放火的话,那么,“火花就会使人们/瞥见国家耀眼的新黎明”。




金正日的厨师和金正日的女人


饥饿之所以可以喻为战争,是因为饥民不但要在生死线上挣扎,而且要与造成饥荒的战犯──持枪抢劫国民财富的统治者抗争。在金正日的餐桌,始终摆满这样的战利品。曾担任御厨的藤本健二逃到日本,撰写了《金正日的厨师》,从该书和别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大饥荒期间金正日却派遣外交官四处搜寻珍肴:到丹麦购买猪肉,到法国购买乾酪和葡萄酒,到伊朗购买鲨鱼子,到日本购买海鲜,到东南亚购买热带水果等,然后空运回朝鲜。他的菜单上的鱼刺汤等菜肴,动辄二、三十万韩币一道。一个网站推出金正日钟爱的三十道菜肴时,引用《春香传》中的诗: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张进成的长叙事诗《金正日最后的女人》,揭发独裁者腐败和残忍的另一面。诗中哀怨的女主人公、著名歌手尹惠英同时是春香一样抗暴的烈女。她拒绝独裁者的恩宠,选择了自己的真爱,最后被迫双双自杀殉情。




可以与金正日指挥的高歌或金日成诞辰“太阳节”的浮华灯火形成对照的,是诗人张进成“灵魂的萤火虫”之光:


它是微弱的

却是希望的斑点

胜过

极度的黑暗


由于严密的新闻封锁和文艺检查制度,朝鲜民众很难了解他们的外部世界。但是,毕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悬在他们头上的是一颗黑太阳。


附:张进成诗选


我的女儿100元


她很憔悴

——我的女儿100元

脖子上挂着纸牌

年幼的女儿守在身边

那个女人站在市场


她是哑巴

展示着待售的女儿

和正在出卖的母爱

面对人们的诅咒

她也只是低头看地


她没有眼泪

我的妈妈得了绝症

女儿呼喊,哀号

她用裙角裹紧女儿

只有嘴唇在瑟瑟发抖


她不知道感激

我买的不是你女儿

而是母爱

有位军人塞过100元

女人接过钱,不知跑去了哪儿


她是母亲

拿着卖女儿的100元

买了面包,慌忙跑回来

塞进即将离别的女儿嘴里

——原谅我吧!女人痛哭


(注:2012年,《我的女儿100元》入选伦敦奥运会“诗雨”活动,同年获得“牛津文学奖”。)


世界上最好吃的


三个月前我弟弟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

是热乎乎的玉米


两个月前我弟弟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

是用火烤熟的蝗虫


一个月前我弟弟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

是昨天夜里吃的梦


如果弟弟活到现在

活到这个月,他会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什么……


宫殿


那宫殿

并非为活人而建

也不是为了赚几兆而投入亿万


为了埋葬一个死人

生生饿死了三百万

华丽的宫殿

高高地耸立


无论是谁

都会沉痛地仰望

这座三百万人的坟墓


(作家的话:即使在300万人大饿死事件当中,金正日政权仍然耗尽国库,修建了保存金日成尸体的锦绣山纪念宫殿。如果用这些钱买米,也许能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


死囚


人群聚集之处

必然有枪声


今天又有谁

被公开枪毙


绝对不能同情,死了

也要用义愤再杀一次


砰,枪声说出了

布告没有说完的话


面对他,为什么今天

看客的沉默格外沉重


因为偷窃一袋大米

挨了九十发子弹


这个人的职业

是农民


我是杀人犯


我是杀人犯

自己审判

已经判了死刑


上班的时候

我像恶棍似的默默走过

那个除了眼泪别无所有

甚至放弃伸手乞讨的人

等到下班的时候

那个人已经死了


从清晨到夜晚

不知道一天会死多少人

每天每夜,每条街道

数不清是几百还是几千


哦,饭

在这片吃人的土地上

哪里还有良心

清晨啊,请判我死刑

夜晚啊,将我埋葬吧


孝女


挤奶水的女人

半是呜咽

半是嚎啕


她焦急地抱着

空荡荡的乳房

撕破了皮肤

挤出了鲜血

挤出了脓水


旁边不是嗷嗷待哺的孩子

她想救活刚刚断气的妈妈

她边挤边哭

这个长着乳房的女儿

除了乳房一无所有的女儿


乞丐的心愿


我想有一碗热饭

吃饱肚子

我想用开水泡饭

蘸着大酱慢慢吃


哪怕只有一穗玉米

我想每天咬一粒

吃着玉米找妈妈


哪怕只有两穗玉米

也许就能见到妈妈


如果白皑皑的雪

都是大米


或者是源源不断

的零花钱


如果今夜的梦里

能够吃上青蛙

如果吃梦就能活着

如果活着时我是别人……


我们的愿望

没有尽头


然而乞丐真正的心愿

还是给别人点儿什么

哪怕只有一次


(作家的话:在朝鲜,极度贫穷导致家庭解体的现象逐年增多,不仅是孤儿,很多父母健在的孩子也浪迹街头。根据朝鲜党中央内部演讲会正式发表的统计结果,这样的孩子超过25万人。)


剩饭


来历不明的

一团冷饭

递到妻子面前

丈夫轻松地说

——我吃过了


整天在田里劳作的

公婆从后山回来

儿媳好像吃饱似的

递上饭团

——只剩这些了


仿佛饿着孕育中的孙儿

便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内心纠结的老夫妇

珍藏起宝贝,说

——这就够当早饭了


那天,吃不上饭的人家

剩饭了



看着吃奶的孩子

有一天,儿子问我

眨着山葡萄似的黑眼睛

他三岁,只会说几句话


——爸爸,我也吃过奶吗?

刹那间,我无言以对

只是点了点头

紧握着儿子的手

心里涌起颤抖的话语


——你,吃过妈妈的眼泪


点名册


奔跑的火车停下了

工厂的烟囱咽气了

就连学校和医院

也纷纷关门了


白发的教授

每天站在讲台上

翻开点名册

张开起泡的嘴唇

呼唤学生们的名字


如果没有回答

他会感到钻心的痛

教授焦急地呼吁

再饿也应该学习啊


今天,白发的教授

缺席了

曾以人格

和至诚

和师道

赢得学生仰望的讲桌上

只有故人的肖像


点名册依然翻开

名字们还在等待

唯独听不见呼唤声

每个地方都响起

激动的呜咽

那是急切的思念


他以生命殉职

呼唤祖国的未来

面对老师的点名册

谁都没有权利

让良心缺席


学生们纷纷起立

哭泣着举手高喊

——老师,我来了

——老师,我来了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这里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每个号文章都不重复,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小伙伴儿们都等着你呢!我知道,您一定会来。

 顶尖野史秘闻

  

 简介:揭开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历史小道消息
  

简介:我也是刚刚听说的...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机密历史档案
  

简介:每天分享男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中外政史大揭秘


 简介:鲜为人知的史料,你懂的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全球华人阅读


 简介:关注我,就不会再取消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