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如何诠释“有趣的时代”
破题解题
吴洪亮:水是生命的起源,通过艺术作品带你回到原初,希望观者还有那么一点点悸动,也就是所谓的波澜。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展在即。今年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鲁戈夫有着英式的幽默,他并非希望艺术家去表现小清新、小确幸这样简单的艺术作品,而是希望大家通过反向的思维给自己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给时代一个别样角度的审视机会。
其实国家馆的策展人对这样的主题并非需要直接的应和,而本届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觉得这个主题还是很有深意的,所以在认真思考之后,用东方人的智慧巧妙给予回应。
策展人吴洪亮:对于我来说,面对“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这一主题,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在这个有趣的时代,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什么才是正确处理未来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或许是因为学美术史出身,其实每一次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简单的去解决它,而是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生存系统在哪里,所以就要回望,应该先去“Re”一下。然后再确定未来怎么做。基于这样的思考逻辑,“Re”这个词就跳出来了。然后我又在中国字里找了一个发声相似且概念相连的字“睿”。毕竟对于这个有趣的世界,的确应该用一种聪明、智慧的方式去面对。
在设计上,Re的造型像是一个拱门,又像是一座桥,有链接之意。
其实,中国国家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时间并不长,今年是第四次参展。在以往的执行策划中,一个不断挑起的话题便是,当我们站在世界的艺术场域中,以什么样的艺术样貌呈现给世界。吴洪亮以及他的艺术家团队回避了这样一个对立的角度,而是从人类本体与文明起源的源点出发找到世界的共通性。
策展人吴洪亮:我觉得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之前习惯性从东西方、古今的不同出发探讨问题,在我看来,人的本质是一致的。我希望通过回头看,找到人类文明起源的源点。我希望人类是可以交流的,大家说的话彼此是可以懂得的,我觉得世界太相似了。
参展艺术家陈琦 《生成与弥散》
空间探索
吴洪亮:我希望用最简的方式,在全世界最标准的当代白盒子逻辑里,营造一个具有东方精神的空间,但作品选择上,却没有一件具有简单的东方符号。
“Re”字有回的意蕴,回在中国园林、中国纹饰中有着往复、不息的深意。本次展览就像是一幅舒卷开合的立体画卷,艺术作品在回旋往复的徘徊中一件件展开,又相互映衬。它的有趣之处在于不能一览无余,时而逼仄,时而豁然开朗,只有漫步其中,用心体会,方能感悟。
参展艺术家费俊 《睿建》
中国国家馆的展场位于整个展场的深处,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子和错综的水道桥梁之间穿行,很容易迷路,艺术家费俊利用手机App创作了作品《睿寻》,将威尼斯的桥与导航功能相结合,不仅可以游戏般体会人类过往创造中“桥”的相似,更能指引观者去往中国国家馆方向。这个《有趣的世界》简单而又错综复杂,它们会以桥相连,沟通彼此。
艺术家费俊介绍他的作品时说,他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艺术作品方式来参展。背后几十人的团队在协助完成这样的作品。不管是寻找、研究、生成的整个过程,都注重了系统交互性,构建了展览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站在整个展厅的制高点,俯视艺术家耿雪的《金色之名》,这件作品通过泥塑与影像装置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过程。作品整体是黑白的,但从脐带往里看,却是一个金色的世界,这应该是艺术家对于生命原初的回望,也就是“Re”。
参展艺术家耿雪 《金色之名》视频截屏
水是这一区域的主题,无论观者在桥上还是桥下,都会透过漏窗,看到艺术家陈琦巨大超写实的、源自中国传统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生成与弥散》。如果观者走近它,身与心会同时荡漾起来。
参展艺术家陈琦在接到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任务时,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作品代表中国,此次参展作品包括大型装置和水印木刻,这两种艺术都源于中国人的思维,他希望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呈现中国的灿烂文明,以及中国人的所思所想。
参展艺术家何翔宇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观者可以穿过桥,沿着窄窄的夹道进入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空间。这是艺术家何翔宇的装置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何翔宇是近年来生活在柏林的中国艺术家,此作将身体内部的触觉感知外化,将触觉感受到的形状转译出来做成铸铜雕塑。艺术家在六年间像日课一样持续完成这种身体知觉的可视转化。观者可以坐下来,触摸那些雕塑,达成与艺术家触觉的共知。
参展艺术家陈琦 《别处》
中国国家馆的室外花园的草坪上将安置一只淡粉色的八角盒子,盒子内部却是阳光穿过“虫洞”投影出的虚静空间。陈琦老师说,这是他送给世界的一份来自中国的礼物。
粉红色有着少女般的纯洁、真诚与美好,更象征了中国人的桃花源。鲜丽的色彩与内部的虚静形成反差,走在里面就像是走入时间的内部,体验到光影的变化。在这里,无有终始,无有来去。
策展人吴洪亮:这次展览第一个支撑就是回到人本身,其次是回到一个文明的共同的发言状态,然后还有回到生命等等。还有我觉得很多我们今天能得以交流的那些共同的东西,其实就是在各自的文化中,比如说威尼斯的水跟中国苏州的水,威尼斯的桥和中国绍兴的桥,比如咱们的乌篷船和他们的船等。我们总有一个生存的共同的理由,那个理由是我关心的,然后这个理由用艺术家的方式阐释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是可以沟通的。
艺术与科技
吴洪亮:我不想用人工智能给这个展览栓上一个符号,我使用它,就是因为我需要它。
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是为了增强体验感和参与感,更重要的是解决当代艺术的语言与文化表述,如何让各个层面的观众找到人类共有的认知问题。
在这次中国馆的展览中,不仅有费俊老师的作品《睿寻》,带你走入中国馆,策展人还尝试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给部分观众制作了体验手环。通过与手机的联动,可以根据观者参观过程中的生理数据测算出情绪状态,并转换成一幅以陈琦老师作品为基础的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画”。
策展人吴洪亮:艺术与科技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明晰的界限,技与道本身就是并行重叠以及互动的过程,二者不能偏废。利用一些科技化成果进入这次展览,只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并非是为了传播的热点,更不是为了什么噱头,只是我们在布展中需要它而已。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搭建方案双场馆3D图
志同道合
吴洪亮:我现在觉得终于可以开始做了,与项目本身、与人可以发生最直接的关系了。
吴洪亮是中国艺术领域年轻的老策展人。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在北京画院执行的众多展览,都带有一种历史中走来的幽深的诗意,用他自己的话说:温温的,暖暖的。
吴洪亮觉得策展人其实是一个服务者,服务好艺术家、服务好观众。
就在去年,吴洪亮在威尼斯提交策展方案的最后一段话,阐述的不是策展理念,而是如何将展览能够落地完成的种种预案。
他很欣慰的是,四位艺术家都是独立表达并且完成度很高的同道之人,同心协力的人一起做事很关键,大家可以奔着一个目标,相互补充、相互扶持,共同把方案落实到位,把它完成好。
策展人吴洪亮:我不是那种很玄的人,我更向往触摸真实的世界。本着真挚的心去做事,自己觉得不亏欠就好了。
各美其美
吴洪亮:我一直推崇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这句话。任何有能量能激发人触动和思考的艺术作品都是值得尊重的。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都在面临某些共有问题的升级,中国馆利用互动体验希望强调这种共有性和艺术本体的人文精神,尝试地将不同领域的成果融于作品与展览,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虚拟与现实完美调和,为观者构建一个感知的场域,从而更好的思考自己、世界以及这个“有趣的时代”。
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就是这样的一个有趣的艺术盛事,但同时又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探索中国艺术能否给世界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
策展人吴洪亮:你回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有多么波澜壮阔的故事,也停过又重新开放,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也很曲折,包括我们今天做这个展览也遇到太多的困难,但现在我觉得我可能还是属于心态好的策展人,我还是充满希望,尽量做到别让大家太失望。
回、向后
回环往复
wisdom
思想智慧
从Re到睿的思考
营造一段
让观者回归本心源点的路径
策展人和艺术家简介
吴洪亮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1973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陈琦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
1963年生于南京。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秘书长。
费俊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
1970年生于中国湖北荆州。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专业方向教授,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耿雪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
1983生于吉林,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主要包括陶瓷、雕塑和影像等。耿雪作品被诸多重要国内外公共机构收藏,作品受邀参加世界各地艺术展。
何翔宇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
1986 年生于辽宁省。何翔宇的创作实践可以被视作各类个体、社会和政治主题的材料测试场和观念实验室。
主编 丨 尹菱
排版 丨 阿爽
栏目合作 丨 media@artpower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