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新闻 | 隋建国出任2019年度ART POWER 100 轮值主席(附独家访问)

你好!未来 ART POWER 100 2021-09-26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权利榜、2019年度ART POWER 100 榜单评选工作在京正式启动,11月13日,组委会宣布,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先生出任新一届轮值主席。

作为中国艺术家跨向国际舞台且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隋建国除了不断在创作材料和艺术观念上推陈出新,还常年耕耘在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一线,并发起公益基金会推动中国贫困地区艺术普及和发展,资助当代艺术的创作、创新和人才培养。 


基于对中国艺术权利榜专业、非盈利的艺术生态第三方评价系统的认可,和对“人人都有艺术的权利”愿景理念的高度认同,隋建国欣然接受组委会邀请,出任2019年度ART POWER 100轮值主席。他表示,自己将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媒体评审委员会和学术评审委员会诸位专家一起,对本年度评选工作全程监督、把关,共同推动中国艺术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本届中国艺术权利榜主题词为“你好!未来”,在继续梳理艺术生态榜单的同时,还将盘点影响未来的100件设计,同时联合清华大学社会美育研究所,共同推出FUTURE 100指数报告,向公众集中展示全球前沿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


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为期5个月的无界艺术季内,ART POWER 100除了举办颁奖典礼和出版年度白皮书,还将推出多场艺术与科学、教育的跨界论坛,并延续发掘中国青年创意人才的“艺术发现”公益巡展等。




轮值主席隋建国诠释年度主题词



ART POWER 100:2019年度第十三届 ART POWER 100 的年度主题词是“你好!未来”,作为本届轮值主席,同时也是一位在材料和观念上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家,您怎么看待未来?


隋建国:“你好!未来”代表了一种乐观的态度。不管我们现在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或是已经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总归要面对未知的远方。此时,当你挺起胸膛,喊出“你好”的时候,就已经把眼光放到了明天。道一声“你好”,勇敢地面对它,这是一种最起码的自信和向上的姿态,也才具备了对现实超越的可能性。


ART POWER 100:新一届的 ART POWER 100 除了继续对中国艺术行业生态和年度榜单进行专业梳理,还将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发布“未来100”年度指数,聚焦科学技术在文旅、教育、环保、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并通过 DESIGN POWER 100 推出“影响未来的100件设计”。面向未来,您期待科学与艺术之间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隋建国: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并不仅仅是科学家听听音乐学画画,也绝非是艺术家懂点科技常识那么简单。在未来,艺术与科学必然是深度融合、彼此拥抱的关系。艺术可以作为科学家面对世界的一扇窗,一道桥梁;而科学本身和科技手段,也可以成为艺术的实验对象甚至主体。当代艺术是没有边界的,艺术也必然会介入到科学内部。眼下,伴随着强大的愿力,二者的关联正在不断显现,未来的中国,增长的爆发力就在这里。


ART POWER 100: 中国艺术权利榜每一年都会启动对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发掘和公益推广计划,新一届的“艺术发现”单元,将以“传统”为命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以中国元素启发灵感的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在您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未来的青年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隋建国: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未来的青年艺术家,首先要有自信,就是我作为中国人不比任何人逊色的那种自信。在中国长大的年轻人,自身就携带了传统的密码,关键是能否在自己的身体里发现这个密码,并让它自由生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可以毫无顾忌,古今中外,全部人类文明,都可以作为成长的营养。当代中国的年轻人,真正的内核,其实就是一颗“中国芯”,他想要拥抱什么,就是中国想要拥抱什么。






隋建国在壹美美术馆  


独家访问丨隋建国:谁铺的路就是谁的


2019年,隋建国很忙。


四个大型个展跨越南北,不同的策展方式,使得每一个展览都痕迹鲜明:深圳OCAT美术馆集中展示了隋建国近十年的艺术创作作品,而北京民生美术馆则将目光又往前回溯了十年,将隋建国二十年间对艺术的思考路径做了清晰明确的梳理;融入当下生活场景的合艺术空间,用一场跨界艺术对话,告诉世人他的作品并非与生活对峙,更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壹美美术馆巨大体量的3D雕塑作品,则完全以拥抱未来的态度面对日新月异的又一轮科技革命,隋建国试图透过艺术赞颂生命的永恒至美。


隋建国的忙,源于他的思考不断。经历过对当代热潮的探索、对多媒体艺术的尝试,目前明确地回到了对身体直觉经验的关注,同时继续着新锐的创作——民生美术馆的展览之后,首次3D打印以金属为材料的雕塑作品近日在壹美美术馆亮相。这让隋建国很兴奋,因为他的每一次新展,都力图解决一个新的问题,激活一次新的思考。价格不菲的金属3D打印雕塑,很可能又将花甲之年的隋建国带入另外一个自由境地。


隋建国自知、自省,乐观又坦荡。他公开说自己的艺术其实走了“很大的弯路”,也坦诚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花费很大精力翻译海外雕塑文献,就是为了让后人在借鉴的基础上,更快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作为艺术教育家和学科探索者,他的真诚与贡献经常被提起。隋建国不仅是艺术圈里的“劳动模范”,也是艺术圈出了名的“厚道人”。


隋建国深邃而丰富的属性,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逐渐凸显。在专访中,我们发现了他有趣的文学偏好与多年的阅读线索,他对佛教的领悟以及对传统作为活着的肉身的模型想象。同时,没有分别心的他,对跨界与未来的见解,也是如此的平和与稳健。


带着这些迈出当代艺术圈子的素养和思考,隋建国无可置疑地重新出现在时代中心。



我捏出来的就是这块泥的像,泥本身的像。


ART POWER 100:早期的作品,不管是体量上,还是张力上,有种喷薄的生命力,都很强大。但是从2008年《盲人摸象》之后,逐渐有一种内在的回归。这种转变跟生命逐渐衰减有关吗?

 

隋建国:那是一种深入。深入之后,就感觉社会上不停变换、生灭的东西不重要了,我关注的是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跟这个世界的关系,本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佛教里边有个说法叫生灭与真如,真如是永恒,生灭随时变化,所谓的生灭就是现实世界。可能也是年龄的关系,悟到这一层。



盲人肖像,铸铜,高5米,2014年10月于纽约中央公园



ART POWER 100:在《云中花园》系列作品中,您强调重视人的身体直觉。作为一个受过严谨造型训练的人,会不会觉得人本身的这种身体经验,或者说有一些宗教色彩?这种所谓神之手的期待为什么会重新被人重视?

 

隋建国:我读本科、读研究生所受的艺术训练,都是要求你实现一个目标,中间加泥,减泥,拿锤子、拿木棍敲,拿雕塑刀做,越做越细。据说最细的艺术家,为了把形体做饱满,最后拿针尖那么大的雕塑刀,一点一点往上加泥。总之就是,把目标放在最终完成那个形象上。

 

我现在捏泥,是把做泥这个过程当做一个目标,就最后完成,碰上什么就是什么。 你要说最后的目标就不重要了吗?也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所以你多捏一下,少捏一下,那不重要,它就是剩下那点结果。但你要把结果当做最重要的时候,多一下,少一下绝对不行。这就是差别。

 

我把我身体当作一个最主要的东西了,现在把我的身体叫做肉。如果我用眼睛,用脑子,用受过的训练来指挥我这个身体的行动,我其实是替训练我的那个力量在工作,整个现实主义系统。我闭上眼,不让这个东西管我,让手自己去工作,这时候我的手,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你有名字,是个女孩,多大年龄,这都是社会标签,本质上你是你自己的身体。



云中花园系列作品在 壹美美术馆



ART POWER 100:那这种创作方式是不是更加凸显了人的主体性?

 

隋建国:主体性都不算,主体性说明你还能管得了你的身体,我认为你是管不了你的身体的。比方说你心跳70下,你现在能让它跳50下吗?不能。你吃东西,这胃就会动,你管不了,你的头发在长,你现在一动不动,它也在长。

 

身体恰恰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的主体只不过是人为加上的一个东西。身体归造物主,跟宇宙是同频的。你越适合这个自然,你的身体就越正常。佛教有一句话,传到日本产生的,叫自力本愿和他力本愿,这是把佛教转成汉语,然后由日本人给补充出来的。自力本愿就是说我的意识,他力本愿是你那个意识能控制的范围之外,肉体其实就属于他力。就像自然,各种花,各种草,你能说小草不好,只有大树好吗?

 

ART POWER 100:如果说不是为了最终的结果而创作,那您创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隋建国:我捏的这些泥,很多人都觉得是抽象,我认为其实不是抽象,是写实,为什么说是写实?我捏出来的就是这块泥的像,它不是人的像,它是这块泥的像,泥本身的像。我拿块石头给你,不就是这块石头的肖像吗?现在艺术已经越来越复杂,你哪怕拿一个最基本的肖像,别人也会有各种联想给你放进来。



《肉身成道》视频截屏  2012



它是一个特别适合我的事,跟游戏差不多。


ART POWER 100:但这种凭借直觉创作的休止符在哪儿,什么时候让您感觉这件作品成了?

 

隋建国:捏第一个的时候,捏着捏着,突然想,我根本不知道我在捏什么,按说我受过那么好的训练,每一块泥我都知道应该怎么捏,因为训练得好。但是我闭上眼,第一次意识到,我不知道在捏什么。摘下那个眼罩来看一眼,好坏就它了,看到这个东西就不能再动了。要睁开眼再修,一年也修不完。后来我也想了好多办法,比如定上闹钟,到时间好坏不能动。

 

ART POWER 100:您这样的一种创作方法,对年轻艺术家有没有一种误导?他们会不会觉得,随意出来的东西就可以成为艺术品?

 

隋建国:当然这首先是个人选择,我要是艺术家,我看到有人这么做,我也不一定想去这样,因为这是他的做法,如果从追求个性化和个人价值来说,我一定得找到我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我是饶了一个巨大的弯路才走过来,发现其实这样捏就可以了。也可能你越单纯,越简单,观众想像得还越多。因为你这个作品简单,通过3D放大这些东西,把那些复杂性反而给放大了。把触觉变成了视觉,所以你就可以想的更多。



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ART POWER 100:雕塑与材料更新、空间营造密切相关,是一个可能不停被新潮流冲击的艺术门类。您一生中有没有感觉特别疲劳的时候?

 

隋建国:没有。我从小就手巧,心灵不灵不知道,肯定手巧,这是遗传。我16岁顶替我母亲进了工厂,才知道我母亲在车间里最受欢迎。因为她儿女双全,手又特别巧,很多人结婚都要找我母亲给新媳妇做棉被、缝棉袄。


我的手也闲不住,做什么东西都比别人要好,所以就更想去做。现在跟小时候做玩具那个劲儿是一样的,它就是一个特别适合我的一件事。也不能说劳动,一说劳动好像就是体力活了,一说工作就是派下来的任务,跟游戏差不多。

 

ART POWER 100:曾经看过您一段用泥巴创作的视频,比如从二楼往下摔,用脚往上踹,好像回到了童真时代。

 

隋建国:那时候,我就是为了找这个不控制的感觉。那个往下摔的力量,是地球干的事儿,地球吸引力,我不控制它,还能完成新的作品,就此我找了好多办法。那时候我想怎么不用眼睛就能做出作品来。你不能老闭着眼睛工作,又不是真的盲人,真的盲人就不这样了,他会想办法闭着眼也能捏出个梅花来,那个巧劲儿和我又不一样。我就想,得睁开眼,但是又不看,或者让眼睛不起作用,那我就想办法,我这十年就这么来的。要不然不用十年,所以这是最笨的办法。



不锈钢3D打印作品《岛屿》   壹美美术馆  

生灭与真如——隋建国雕塑展

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ART POWER 100:这就是您一直强调的弯路吗?

 

隋建国:它就是我的路。因为没有一条是真正现成的路。而铺就好的路,那就是个人的路,谁铺的才是谁的。

 

ART POWE R 100:您对之前走过的路有过后悔吗?

 

隋建国:不能说是后悔或者否定。为什么我做隋建国基金会要翻译现当代雕塑理论?我用30年的时间去做雕塑与物质、与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后来一看人家当年也都接触过这些问题,我要是有这些书读,会知道这些问题人家都处理过。没书读,你就得沿着自己的路径,这叫因地制宜。人家曾经想过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这个问题如果值得继续思考,你给出你的答案。如果他们这些问题有些是思考完了,也就结束了,那你也知道不用再去思考了,这就是教育真正的功能。

 

从这一点上,我想我是绕了这么大个弯,要是有老师教我,我就直接走到这儿了。我捏泥,我从这么大的盲人肖像,最后要变成这么小的块,我这个一点点越小是自己摸索过来的,而且我都不知道我会越做越小。它越小,越是在身体里边,它不是你的一个对象,这是我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你的一个对象。但是我现在工作的时候,它不是我的对象,完成了,它才是我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他力本愿,它不是我的对象,它是内部的东西。



不锈钢3D打印作品《手迹5》 壹美美术馆




因为生命的紧迫,我觉得抓住3D,才能让我的生命发挥更多的能量。


ART POWER 100:雕塑创作对艺术家身体气力等条件是有要求的,有没有担心过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不可抗力的矛盾会显现得更强烈一些?

 

隋建国:还好。因为有3D技术。我觉得真的是运气,这个时候,3D它就来了。

 

ART POWER 100:您与3D的接触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

 

隋建国:2008年,我在卓越空间做展览,做盲人肖像,我当时从泥塑直接放成那么大。因为它是泥,很新鲜,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像一个巨人,就是靠手这么捏的。有人告诉我说,有一个3D技术,我一听就很惊喜,就抓住了。

 

ART POWER 100:传统雕塑与3D打印,二者间最大区别是什么?


隋建国: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它是一个新的造物,包括用的这种数字材料,甚至比方未来金属打印的金属粉。有一个科学家,我跟他聊过,他说你这个3D打印是高熵产品,它叫熵,是消耗,为什么?他说一瞬间就要产生出一个新东西,一定是高熵的。其实造物主真正造这个宇宙,或者造这个地球的时候,它是靠漫长的时间来消减,减少这个熵,地球46亿年,慢慢的这些山、树才出来。要不然如果一天造一个山,你得需要多大的能量。它是靠慢来减缓这个代价,咱们现在这个时代都想快,代价是高的。


像3D打印这种技术,它就属于全新的材料,它就是高熵、高秩序,它就是数学。你看那个3D的面容,最后就是三角面,就是为了计算的需要。高秩序,高熵,才能达成我要造一个新事物的心愿。



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ART POWER 100:其实和您的工作逻辑还是有一些反差的,是不是反而会带来新的灵感呢?


隋建国:因为生命的紧迫,我觉得抓住3D,才能让我的生命发挥更多的能量。要没有这个,我去刻一个石头,古代人刻一个石头,大概十年五年刻一个,现在机器好了,那也得一个月、20天刻一个,而3D打印,一天就出来了。你看我消耗的熵多了,我的生命代谢的频率就快了,产出的就多了。


这个技术真是帮我达成了这个心愿。要不然捏一块泥,什么痕迹也看不到。与3D的巧合,真的是巧夺天工,比雕塑家细多了,这个手纹放得越大越清楚。2009年的时候我找我两个研究生把这个手纹做出来,费了半天劲做成那个样,我说算了,因为什么?太不自然了,就像木刻似的。泥是软的,手也是软的,手纹在泥里的轻重缓急清晰可见,这个靠人工模仿太难了。



云中花园系列作品    壹美美术馆




我一下联想到造物主的力量,人类的传宗接代不就是上传下载吗?


ART POWER 100:听说您也在网上也会阅读一些穿越类的小说。


隋建国:现在我会上网去看一下网络小说,有玄幻的,有情色的,也有那种穿越之类的,就想看看他们在写什么,想什么,什么样的小说点击量高。最近有一类穿越小说,人一死,托生到一个古代的躯壳上。我就发现大家都想找到特别省劲的方法,获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个可有意思了。

 

ART POWER 100:从您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意识和身体是并行的,没有主次。您相信永生吗?


隋建国:对,意识跟身体是并行的,很难用现在的科学理念来描述它,这是软件,这是硬件,但在人身上不能互相分离。有一天人可以永生,人的所有意识、所有思维全部上传到一个电脑上去,然后你的肉体就消失了,你就永生了。我想过这个问题,感觉不错。但要是没有肉体有什么意思?所有的痛苦、幸福,都是从肉体里面感受和获得的。我后来又替他们多想了一下,我想的是,如果我把意识上传到电脑里去了,干脆我再找个肉体下载下来?那么我又在肉体里活了,能上传就能下载。


我又一下联想到造物主的力量,人类的传宗接代不就是下载吗?相当于精神找一个肉体自我下载,你还允许它纠错。我们一直说的生生不息,就是逐代下载,你妈妈下载给你了,而且还是你爸跟你妈一起下载给你。


我想到这突然意识到,怪不得所有的科学家,真正做发明创造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是创造,都说他们只是发现,包括毕加索也好,爱因斯坦也好,仿佛上帝早就放在那了,再有本事你也是发现它。



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 展览准备中



ART POWER 100:您一直提到,传统文化永远在经历蜕皮生长,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


隋建国:博物馆里的那些陈列,其实都不是所谓的传统,那是传统蜕下来的壳,就是蝉蜕或者蛇蜕。真正的传统是我们的肉身,活着的生命。现在2019年出生的人,1岁,1919年出生的人如果还活着,100岁,这100年就是我们肉身的一个极限,随着时空在运转。明年1岁的人2岁了,又有新的1岁出生了,101岁的人去世了,99就变成100了,这个肉身是延续移动的。


如果咱们回头看,推到5000年前,它还是这样,但那时候人的寿命可能只有50岁,那个肉虫短一点。5000年前和咱们没关系,再过50年,咱们没了,肉虫也走到这儿了。我觉得这个肉身才是传统。因为你的生活习惯,你的思维习惯,所有这些东西,都与肉身同在。


ART POWER 100:您对当代艺术与各个领域、文化形态的跨界是如何看待的?


隋建国:我觉得就是一个潮流。跨界这个东西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把你手头做好、做得精妙,然后跨界的时候,双方都是更好的东西合在一起。所以跨界绝对不意味着放弃和放松你现在的专业素养,只不过是要做得更好,然后再去杂交,再去融合,再去链接,再去跨界。



隋建国与云中花园系列作品在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出品人/ 马继东

主编/ 尹菱

——

采写/ 尹菱&周融荣

责编/ 伊墨

编辑/ 阿爽、瑛子、雯霖

实习编辑/ 增烨

实习设计/ 芷君

人像摄影/ 李欧文摄影工作室

图片提供/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视觉设计/ 光子视觉

——

特约撰稿人

谢媛 (上海驻地)

黄梅 (欧洲驻地)

——

监制/ 舒剑

首席运营/ 李海虹

——

官方网站   www.artpower100.com

栏目合作/ 项目咨询   media@artpower100.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