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新技术的第一滴血,新青年的《第一滴血》

2016-11-15 电影忍者1989 电影忍者的幕府

新技术的第一滴血


所在城市没有120帧,最多只有60帧的影院。进影院前,有意压低了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期望,抱着看李安怎么吃螃蟹的心态,甚至已经准备好装了生理不适。


不知道是不是60帧的设备影院使不惯,开演后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银幕上先是一条细长的马赛克,然后广电那条龙鬼畜地飞了两次,还没有声音。正片开始后,3D成像颠倒,景深在前,人物给摁到后面去了,光怪陆离的变形视觉比前边看的《奇异博士》的魔法空间还厉害。演了半个小时,影院终于调了回来,又从头开始放。


结果倒也有点焉知非福,经过半个小时的试验,再重新观看,对新技术打造的画面要适应多了。3D、4K、120帧的顶配拍摄技术是什么概念,不清楚。看起来的直观感受就是超级清晰,镜头中所有的存在都太过真实,画面中“画”的质感的确少了很多,感觉就像以前商场的家庭影院在播放录像。一开始觉得像是摁了快进键,一会也就习惯了。




再者就是特别的亮,但鉴于中国的3D影院有黑糊糊的传统,所以不知道这其中两者相互中和了多少。


根据以往看3D的感受,挑了5排的位置,就是特地准备去被射一脸,最后也还好,橄榄球、枪炮等有意制造出画感的场面并未过于刺激。而全片的临场感确实非常强烈,无论是美国体育场的喧嚣鼓噪,还是伊拉克战场的生死危急,其中比利.林恩救人与杀人的戏,仿佛是戴上了VR常备。不由遐想,如此技术,将来用到动作电影以及…动作电影上面,会是怎样的效果。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画面一旦习惯,其实并没有感受到对观看有多么大的影响,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也没有先前扑街的口碑说得那么突兀。这就是一种尝试。李安已经为了这门传说中顶配的拍摄技术开光了第一滴血,静观它在未来的生长就好,以及期待李安练手之后的下一部影片,如何用顶配技术去展现拳击的世纪之战。




新青年版本的《第一滴血》


尽管《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次技术实验,但仍然有讲了一个好故事。李安选择这个故事来练手,绝对不是一拍大腿拉郎配。


影片以比利.林恩和其B班战友参加超级碗中场表演为主线,中间穿插比利在战场与回国后的经历,如是构成。硕大的体育场:球场,观众席,更衣室,主席台,新闻发布会现场,办公室,地下停车场,卸货地,中场搭建的升降舞台,提供了集中而丰富的场景变换,再加上战争回忆中伊拉克的军营、街头与战壕。


游走于多个环境跨度大的场景的同时,也游弋于美国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看似走马观花,其实目光精准,不动声色地捕捉到了一片平和的乱象,裁剪了一组玩味的群像。




19岁的比利.林恩因为在战场上营救战友的行动被摄影机意外录下,成了美国网红,所在的B班士兵被邀请回国,经历了一番与“国家英雄”的赞誉完全不相应的古怪遭遇。整个过程中,这支军人小队,面对“欢迎”他们的社会各部,始终显得游离,这种游离,凸显了美国社会内部悄然蔓延的疏离。


这可能是李安电影中社会政治话题性最强的一次,但这些风景依附的核心,仍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利.林恩之于伊战,一如王佳芝之于抗战,玉娇龙之于礼教,关于个人情感与世俗社会规则的摩擦摩擦。




没有读过原著小说,但电影拍出来确实很小说,情节上的戏剧性偏弱。虽有一条贯穿的主线,但实际上大量的情节发展,都由比利.林恩的心理活动发动,呈现出相当的意识流。


而这种意识流则是来自于比利.林恩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大量主观镜头让观众跟随人物,置身于不知所措的喧闹奔波中,诸多相似画面的转场衔接,将心绪乱流具象化,清晰度发指的画面,径直切开精神创伤的剖面。


这种心理刺激,在中场休息的表演中达到高潮,舞台的彩带烟火,欢唱狂舞,与战场的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缠斗一处,在比利.林恩的大脑中撞出一起连环车祸。原本一个被迫上台的偶像,站定成一尊流泪的石像,在表演落幕之后久久难以将其拔开。




这种精神分析似的拍法,使得《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挂着反战这个沉重的题材,演出的姿态却是轻盈灵动,举重若轻。尽管新技术的尝试限制了镜头的调度,抽调了叙事的精力,处理得不如李安以往作品那样珠圆玉润,但略显粗糙锐利的棱角,也加强了切割剖析之感。




美国对外争议战争的参战军人回国后无所适从,深陷战争创伤,这样的故事,依稀有些想起了《第一滴血》。


B班士兵在体育场被观众嘲讽,被工人围殴,被富豪压榨式索取电影授权想起了兰博在第一部尾声时的爆发控诉,战场上操作着上天入地的装备,回国后受尽白眼,却连个停车场的工作都找不到。




比利.林恩凌乱于烟花与战火的强烈对比蒙太奇,莫不是重演兰博在面对警察欺凌时想起越南战俘营虐待恐怖的噩梦闪回。最后比利.林恩放弃了通过战后创伤鉴定提前退役,不是毅然而是安然地回到B班,和战友一起回到了危险的伊拉克战场,那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安宁的地方。想起了第二部里兰博救出越南战俘后不愿返回美国,留在东南亚清苦度日,留下一句震耳发聩的【我希望国家爱我们,像我们爱她一样】。




只是不同于《第一滴血》浓重的忧郁气质,打着越战伤痕文学的烙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则是东方式含蓄下的西方浮世绘,伊战的新青年在新信息技术时代中的无奈。


兰博是被当狗看,比利.林恩和B班则是被当猴耍。战友牺牲的战斗,并不是以缅怀和致敬的形式流传,而是被当做猎奇的花边被一再提起,几乎搞成了【感动美国】式的丧事喜办。每个问候的面孔都带着某种比白眼更复杂的不怀好意,比利.林恩更要疲于面对【你杀死敌人时有什么感想】这种滑稽而残忍的问题。


就连和比利.林恩一见钟情,打得火热的的啦啦队妹子,也只是一个献身【国家英雄】的迷妹粉丝,她的幸福感是能和一个挨炮弹的军人打炮,而不是和一个叫比利.林恩的大男孩谈恋爱。




娱乐至死的祖国,粉饰太平的故乡,舞台更让军人仓惶。鲜花焰火,灯光话筒,还是让比利.林恩和B班走上了和老前辈同样的心路,战场更安静。




说起来《第一滴血》第一部的主题歌的名字《It's a Long Road》,也和《漫长的中场休息》有些异曲同工之意。






依然李安,依然好电影


这部反战题材的电影如果落在好莱坞主流类型片导演的手里,很可能被改编成苦大仇深又政治正确的反对战争,把政府和军队批判一番。而经李安之手,则是真正的在反思战争。影片的视角冷峻而温情,一面剖开人物和社会淋漓的创口,一面往上面冲清水,依然是李安一贯的招牌特色,润物细无声,平地起惊雷。


这样一部电影,在2016美国大选刚刚结束的时候上映,就更有些意思了。李安作为华人,功业大成又背靠于美国的文化产业体系,此番的观察者视角,相当的微妙。《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的口碑扑街,除了技术原因,我更多怀疑是电影的表达不够政治正确。




而我们中国的观众,不吃那恶心的一套(虽然吃恶心的另一套),又有李安的光环加持,反倒更买账一些。而且这片子的演员不少都是熟脸,也不至于无聊。范.迪塞尔,中国观众的老朋友。比利.林恩的姐姐是正在努力逃脱超级大烂片的的暮光女。B班的活动经纪人克里斯·塔克,《尖峰时刻》里成龙大哥的搭档。




迪塞尔扮演的B班老大哥蘑菇,仿佛就是保罗.沃克去世后弃车从军来疗伤的。这颗蘑菇,隐约会让人回忆起《少年派》里的老虎。他是比利.林恩的人生导师,携带着印度神明毗湿奴这个李安电影中二度现身的意象,作为精神信仰的化身,向比利.林恩人生传达着人生的轮回与无常,也暗示了后来的战地死亡,以及回国后的众生怪像。


两人在沙地绿树下的谈话,仿佛菩提树下点迷津,禅意如风。在这部技术先行的电影中,依然可见这种形而上的美感。




塔克的角色依然是黑人自带嘻哈的鼓噪,却也有点李安的夫子自道。经纪人帮B班谈电影授权的这条线索,给电影带来了点戏中戏的意味,在B班拒绝了橄榄球队老板的白菜价之后,经纪人表示去中国拉投资也要帮助他们,那一番陈词贡献了全片最暖心的笑点。




就个人而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最近在影院最舒畅最有回味的体验。一方面,专程前往唯一能放60帧的一家影院,这种仪式感依稀有些想起当年为了《阿凡达》寻找3D和IMAX。


另一方面,在技术之外,影片的故事内容以及叙述表达,比我想象的要丰富细腻的多。剧终之时,载着B班士兵的轿车和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一起扬长而去,盯着滚动的黑白字幕思考人生,这依然是那种能让人想起为什么喜欢电影的传统感觉。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安发挥几成功力的作品都要比大多数电影好看。我从来不是李安的拥趸,在我心里一百部《卧虎藏龙》也不够换一部徐克的《黄飞鸿》,但是没有人能否认李安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深厚的电影修为





近期文章:

从《越狱》的Company到美国大选,中国人内心的桑海桑田

《奇异博士》.夏洛克与汉尼拔齐飞,盗梦空间共月光宝盒一色

《钢铁侠》.漫威电影宇宙的奇点,商业类型片的教科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