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报|百纳知识:本周学术科技大事件

2016-10-02 深海里的学渣鱼 百纳知识


摘要

小纳君对9月26号到10月2号的科研热点新闻事件作盘点,以供回首。

1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近日在西安举办


 时空北京时间9月24日至9月26日,中国西安
关键词科协年会 西安

9月24日至26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是“创新发展·科技引领”,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代表共约2400人参加本届年会有关活动,大会共分设了16个分会场。 


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本次展会突出前沿科技和两用技术,设置五大板块八个领域,搭建交流平台,服务军民融合。展会包含中国核工业,中国航天,中国航空等在内的军工集团,国防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国内200余家军民融合领域高科技企业参展,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共展出300多项实物和模型展品。


2


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设备招标被指暗箱操作




 时空9月26日,河北科技大学
关键词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  设备招标  暗箱操作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近两千万元的进口设备采购项目已起争议。有参与投标的公司向该项目代理机构河北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提交质疑函,认为该项目在采购活动中没有执行原先公示的最低评标价法。


其中一家提出质疑的公司:石家庄建海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其经理李某表示,该公司负责该项目的业务员的确在9月21日当天写了这份质疑函。然而另一家在质疑函中落款的公司却否认拟写过这份质疑函。这让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的设备招标是否真的暗箱操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管真如报道所说的“黑幕”抑或是“吃不到葡萄”的未中标采购商,都势必将会大大延缓设备的采购进度。此次设备招标有关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在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韩春雨能获得这笔资助,是基于其发明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是真实可靠的,否则“完善及应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韩春雨的成果早日验证,才可能有关谣言烟消云散。

3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时空9月26日,中国
关键词碳酸氢钠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癌细胞

近日,一则《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小苏打治癌症靠谱吗?真的可以饿死癌细胞?下面就是真相了。


在抗癌上,碳酸氢钠只是一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所谓“饿死”癌细胞,也并不是指口服碳酸氢钠,而是把碳酸氢钠通过肿瘤滋养血管注入瘤体,改变肿瘤内部的pH值。用碱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此项技术,是由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发现的癌细胞创新治疗方法TILA-TACE。胡讯教授解释道:“临床研究,有大样本研究、小样本研究,我们这次是一个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我们开展的研究是探索性、前沿性研究。我们只是引领性的作用,向大家报告了这么一种现象。另外,本研究中有非常严格的定义,针对原发性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他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个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有普遍意义。”所以,大家别被标题党欺骗啦。

4

神经网络“训练”谷歌翻译,机器翻译实现颠覆性突破


 时空9月27日,美国
关键词神经网络 机器翻译  GNMT系统

9月27日,谷歌在 arXiv.org 上发表论文《Google`s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介绍谷歌的神经网络翻译系统(GNMT)。9月28日,谷歌发布新版神经机器翻译(GNMT)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训练技术,能够实现到目前为止机器翻译质量的最大提升。


谷歌的新翻译系统基于“深度学习(DeepLearning)”,它利用松散的数学函数网络进行语言分析,使得翻译系统可以独立于工程师的设计而进行自我思考。这种“独立性”让系统的设计者都不知道它正在做些什么,但是结果胜过一切。谷歌研究人员说道:“这让人听起来有些迷惑不解。然而,我们反复的测试证明,新系统就是好用。”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希望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能力和交流的复杂程度,然而真正的成果并不多。因此,这次谷歌新翻译系统的出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机器理解人类语言仍然是个未知数。

5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木卫二表面疑似羽状水汽喷流


 时空:9月27日,美国
关键词哈勃望远镜  木卫二 羽状水汽喷流

北京时间9月27日,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发布有关木卫二“欧罗巴”研究的重要进展,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在木星的一颗卫星表面发现了疑似羽状水汽喷流现象,这项发现或许将为未来飞往这颗冰卫星,并探查其冰层下海洋的探测项目提供全新的选择。


观测显示这些喷流的高度约有125英里(约合200公里),大量物质在被喷射到高空之后再落回木卫二表面。木卫二拥有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估算显示其中的水量相当于地球水量的两倍,但这个海洋被一个巨厚而坚硬的冰层外壳所覆盖。而此次疑似喷流的发现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珍贵的机会,能够在未来不必钻探厚厚的冰层而直接获取这颗星球冰层下海洋的水样样本。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天体物理学分部主管保罗·赫兹表示:“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独特能力使其能够捕捉到这些喷流的信号,这再一次展示了哈勃望远镜在其设计目标之外作出重要发现的能力。”

6


国际宇航大会上,马斯克提出太阳系征服计划



 时空9月29日,国际宇航大会
关键词国际宇航大会  马斯克  太阳系征服计划

在2016年国际宇航大会上,SpaceX和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雄心勃勃地向人们介绍了他推动人类成为多行星文明的太阳系征服计划。


马斯克的计划将从火星开始,他说:“假如我们能够让火星变得温暖,那么它就会产生一个浓厚的大气层,以及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海洋。”马斯克认为,火星只是一个开始。类似的载人航天技术,能够降落在太阳系所有固态行星的表面,即便这些行星的表面有海洋也不在话下。根据马斯克的时间表,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测试将在2022年完成。首次火星任务将于2022年末或2023年启动,而货舱2018年就已送达。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猎鹰重型火箭能够如期通过测试和服役。马斯克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每两年一次的火星发射窗口,以获得最佳的成本效益。

7


”追星”十二年,”罗塞塔号”长眠在彗星上



 时空9月30日,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67P
关键词罗塞塔号  十二年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67P

9月30日,“罗塞塔号”关闭信号,投入她追逐了十二年的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67P)的怀抱,结束了她十二年的传奇旅程。


这颗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发射升空,其任务是追上“67P”并投放“菲莱”着陆器,探求太阳系起源的奥秘。“罗塞塔”重约3吨,体积约12立方米。它共装备了10个科学探测仪器,这些仪器能分析彗星的物理和化学构成及其电磁、引力特性。2014年“罗塞塔”释放“菲莱”成功登陆彗核,时任欧航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说,“我们雄心勃勃的罗塞塔任务已在历史书上占据一席之地”。确实,这一彗星得到的多项探测项目成果加深了人类对彗星的认识。

本微信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网络,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百纳知识推送的所有文章的相关电子版等,如您需要,欢迎联系我们获取。百纳知识保留文章的版权,转载需联系作者或百纳知识微信公众号。
小编:一方歌舞百纳知识 一个让你拥有更多知识的地方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百纳知识》由清华、中科、上交、华科、同济、中南、南大、西电等高校的老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四十余人组成的公益组织联合运营。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百纳知识》愿意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不用太久,不用太难,瞬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