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历越高反而越穷”不符合系统的社会学调查得出的结论

2016-11-02 徐磊 百纳知识

黄学龙获得推荐的博文《读“学历越高反而会越穷”现象引发的思考”》中所谈及的“学历越高反而越穷”的说法是个伪命题,中国社会现状并不能支持这一个结论。这既不符合我的亲身观察,也不符合系统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报道得出的结论


这里我援引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对长三角地区1980-1989年生人就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的综合调查的数据。该报告于2014年4月发布,目前看到的报告都是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尽管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收入数据应该上比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整体水平要高,由于其调查采取随机选取住址,调查对象也是随机选择,并且调查数据取自2367份有效问卷,我相信调查得出的学历和收入的正相关性在中国社会具有普遍性,而非地区特殊性。上海抽样数据来源各地区分布图见下图:


该调查将高收入定义为月收入超过1万,3千至1万定义为中等收入,低于3千为偏低收入。学历与收入水平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见下图。


当然,这份调查研究没有对博士和硕士学历进行进一步的区分,是否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一群体内部博士和硕士学历也遵循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这一规律不得而知。但是总体来说,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依然是成立的。尽管该报告另有数据显示受调查者收入水平与其父亲职业存在关联度。


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看对于上海地区收入调查量化分析的结果,会发现即使父亲是企事业负责人,其子女为“高收入”者的比例(接近50%)依然低于本人为高学历者(接近80%),显示出在上海地区,尽管父亲的职业对于子女的收入水平存在影响,学历依然是决定收入水平更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推及到上海以外的大陆地区,我不好妄加猜测。但就我个人的生活观察,我相信在全国各地,个人努力的因素对于决定个人收入水平依然会是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因素。我也不认为用巨富之家,比如王健林、马云,马化腾之类的家庭反例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具有什么参考意义。须知,根据该报告,月收入达到1万人民币已经成功进入了上海前10%的收入群体,如果年收入达到30万,已经成功进入前1%的人群。基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可以推知,在上海进入前10%的群体,那么在全国统计来看,恐怕属于前5%的群体了。


当然,我一点也不反对高学历者哭“穷”。我个人是支持给科研工作者涨工资的,科研研究直面的是全球竞争,而不是区域内竞争,中国的本土科学家应该拿到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收入,考虑到中国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至少可以是以购买力计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支持给中国绝大多数行业的从业者涨工资。在瑞典做最低级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拿到手的收入按汇率计算也可以在上海排进前10%,但是他们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一点不比中国相同职业的体力劳动者更多,甚至必然更少——因为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完全不能和其中国同行比。西方国家的工资收入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但是按照汇率计算,却具有实实在在的购买力。我完全支持全国性的更大幅度,但受到调控的涨工资,即便在中国购买力不会有实质性的增加,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可以彻底挤压掉西方国家的收入泡沫。当然,如果真的实行,中国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粉碎机,可能促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是我危言耸听。为维护世界和平,如何在西方国家可以忍受的限度内,稳步提升中国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同时做到一步一步压缩掉西方的收入泡沫,让国际收入分配回归劳动自身的价值,是摆在中国政治家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转自科学网徐磊博客,经徐磊授权转载。小编:千翻


今日互动


各位读者,

对于学历对收入的影响

你有什么看法

期待您在下面的留言......


百纳知识 一个让你拥有更多知识的地方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百纳知识》由清华、中科、上交、华科、同济、北航、中南、南大、西电等高校的老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四十余人组成的公益组织联合运营。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百纳知识》愿意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不用太久,不用太难,瞬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